建构聋生“三合一”职业教育模式

2016-03-03 17:31杨苏芬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三合一聋生油画

●杨苏芬

建构聋生“三合一”职业教育模式

●杨苏芬

如何让更大的特殊人群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掌握更多技能、实现就业,是特殊教育学校当前一大重要课题。浙江省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依托地方产业经济特点,量身打造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构筑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构“三合一”职业教育模式,形成了系列化的特色产品,让特殊人群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建设者和创业者,取得了较显著成效。

聋生;三合一;职业教育;模式

本着“让残疾人有效立足、有所作为”的教育目标,我校自2005年起开设了聋生职业高中班,因人施教,让聋生掌握一项技能,引导毕业生在陶艺、教育、网站、设计等行业就业或自主创业。据统计,近3年我校聋生职业高中班毕业生就业创业率达100%。

一、紧扣就业,量身打造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秉承“为残疾孩子创造幸福明天”的办学理念,我校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用导向、就业导向,对残疾学生开展技能教学,致力于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在职业高中主导专业选择上,我校结合丽水古堰画乡的产业优势和聋人学生不易受到外界干扰的身心特点,开设了高中商品油画专业。这一专业补偿了聋生的听觉缺陷,听不到外界声音,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油画作品创作,成为聋生的一个职业培养优势。在商品油画专业课程的带动下,我校不断推动美术教学的发展,形成儿童画、国画、素描、色彩和商品油画的美术教学课程体系。1—3年级开设儿童画课程,4—5年级开设国画课程,6—7年级开设素描课程,8—9年级开设色彩课程,高中三个年级开设商品油画课程。将美术专业教育融入每一个学段,“从小学抓起,从兴趣抓起”,强化职业能力,为聋生毕业后就业创业或继续深造夯实基础。

近几年来,我校每年至少有5名毕业生进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等高校就读。如2008届毕业生金荣花,毕业后到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美术专业继续深造,2012年大学毕业后,成为景德镇一瓷器厂的工艺美术师。

二、整合资源,努力构筑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我校根据校情、生情,争取各方教育资源,建成了“可依托有实效”的实训基地。

(一)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我校设有专用基础画教室、油画教室12间,建筑面积1213平方米,配备齐全、先进的教学设备。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除现有4名本科毕业在职美术专业教师外,另高薪聘请3名在全市颇具声望的油画家作为实训指导老师定时赴校授课。

(二)开拓画乡油画基地

我校在古堰画乡建立了商品油画创作实习基地,与“古堰画乡”油画创作及生产基地联合办学,聘请基地专职油画家为授课教师,聘请丽水油画院院长为顾问,以技能训练为切入点,实现多样化教学,建立了立体化培训模式。“聋人油画基地”被写入古堰画乡的旅游介绍中,扩大了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创新机制,形成“三合一”职业教育模式

如何创新职业化教育模式,让特殊人群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成为我校近年来不断摸索的课题,教学在校内、写生在校外、窗口在画乡,“三合一”的全方位职业教育模式由此应运而生。

(一)教学在校内——建设特色课程

我校将美术、商品油画作为学校特色课程,增加美术专业课时,推动美术校本课程建设,贴近聋生实际,编写商品油画校本教材。在课堂上,改革美术教学方式,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适当提前教授油画绘画技巧,打好基本功。在教学考核中,实施目标化技能教学任务,开展技能竞赛,进行每月优秀美术作品展示,让学生在比中长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

(二)写生在校外——开办展示窗口

校外写生,是校内教学的一种延续,更是实训实践的必行之径。学生面对丰富、直接的描绘对象时,能准确、敏锐、生动地捕捉表现本质特征的景物。本着“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原则,我校充分利用丽水“处处是风光遍地可入画”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聋生写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坚持每学期至少一次的户外写生机会,让学生直面大自然景观和乡土生活场景进行创作,激发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体验。从白云山到大港头,从石牛到河阳,从深垟到仙都……处处留下了聋生写生创作的身影,整个处州大地成为聋生油画创作的课程资源。

(三)窗口在画乡——创新创业平台

为巩固实训成效,做好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结合,依托古堰画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校在此建立商品油画展示窗口。在这里,聋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熟悉并掌握本行业的主要技能、专业技术,有利于他们在毕业后,在最短的时间、以最佳的技能适应社会,自食其力。窗口内还整齐地陈列着学生优秀的油画作品、樟木板画和石头画等,吸引了大量各地游客的驻足、观看、购买,为我校摸清市场行情创造了条件。

四、创新载体,形成了系列化的特色产品

商品油画,作为聋生职业教育的主导课程,其取向多元化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对聋生就业的多重保障。我校以巴比松油画为基础,打造“一幅画、一片板、一块石、一袋香(利用樟木画板的边角料制作的小产品)”的系列化教学产品,以此丰富教学成果、打造特校品牌、提升就业能力,从而实现了“三赢”局面。

一幅画。在画布上作画,是商品油画系列化产品中的“奠基式”课程。从高一开始,聋生接受“一幅画”职业教育内容:在校内画室作画,依照风景油画的特点进行构图、造型、色彩、空间等分项练习,由浅入深地进行油画风景基础训练,并在实践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所学到的油画理论知识;开展校外基地写生,开阔视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片板。把香樟树锯成片,稍加清洗、打磨后,就可变成“画布”,用来作画,这就是香樟木板油画——我校职业教育赋予商品油画的“新产物”,是其迈出多元化系列教学产品的第一步。不变的是传统的油画颜料,变化的是作画的载体,这样结合而成的“一片板”,从感官上来说,它同时散发着香樟树和油画的香味;从功能上来说,它既可装饰又可驱虫防霉,可谓是“集艺术观赏与生活实用于一体”。

一块石。石头油画,是我校当下正在火热开展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同时积极肩负起“就地取材”的任务:利用课余时间到瓯江边“寻石”。每块石头,都适合不同的油画题材,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如何画,还要让他们领悟:这块石头适合画什么。石头油画取材容易,操作性强,且市场价值可观,是毕业生潘通林如今“谋生”的好手段。游客或孩子在石头上画好后,只需支付20至30元不等的价格,便可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因此非常受欢迎。这种直接迎合市场需要的特色教育产品,就是我校为聋生“量身打造”的。

一袋香。当香樟树被截成木板用于油画创作后,废弃的边角料和枝条就被打造成“一袋香”产品,其清馨怡人的气味使人神清心宁,作为家居日用再合适不过。作为附加值式的课程产品,是对“一片板”的再利用,更是对职业教育产品的补充和完善。

我校“三合一”的职业教育模式完全契合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带给聋生的是能永续一生的技能,让他们能在社会中创造价值,实现自我供养和回报社会。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323000)

G762

猜你喜欢
三合一聋生油画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岁月长又长》(油画)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基于“三合一”导师制的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柏林要建世界首座“三合一”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