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一大事而建——吴瑞莲教育思想研讨会综述
张蕾
(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上海 200234)
自上海市七宝外国语小学(以下简称“七外”)成立至今,吴瑞莲担任校长10年来,她坚持育人从宏观着眼、管理从细节着手,本着为人民创建优质基础教育的信念,将七外打造成为一所优质民办小学。她的教育理念对于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对于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深刻的影响。
一、研讨会回顾
七宝教育集团理事长仇忠海首先对吴瑞莲校长的教育经历进行了介绍,并对吴瑞莲校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进行了解读。在创办七外之前,吴瑞莲担任过三所学校的领导,1989年任向阳小学主管教学副校长,并带领教师开展“兴趣教育”教改实验;1993年与王小平校长共同创办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她从高、从严、从实要求自己,与王小平一起在探索中前行,历经几年使得该校声誉鹊起,成为上海市民办小学的标兵;2001年远赴深圳管理处于困境的百仕达小学,使之成为广东省省级示范学校。2005年接受七宝镇政府的邀请,回上海创办七宝外国语小学,那时候吴瑞莲已经67岁了。吴校长从教近60年来可以概括为4句话,这就是:涉猎广泛、治校勤奋、育人严谨、工作认真。《学校为一大事而建——我与七外这十年》一书体现了吴瑞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教育就是培养人,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就是要为学生的人生成长奠定基础,为学生一生的发展作充分准备,包括知识储备的准备、道德准则的准备、人际关系的准备等等,一句话就是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才——对国家、对人民的有用之才,学校就是为这一大事而建。吴瑞莲的理想就是学校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成长世界,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为学生提供有品质的教学。“有品质的教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让学生在最恰当的时机接受最恰当的教育,也就是教育的时机要把握得正确,这有利于让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第二个层次,就是要明确培养具有什么样素质的人,要培养他们开阔的视野、为社会贡献的意识,并且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而这需要大量的能力与知识储备,更需要建立适合的目标,坚忍不拔地完成。
七宝外国语小学常务副校长王慧对吴瑞莲的教育思想进行了详细系统介绍,她指出,吴校长在办学思想中坚持“育人从宏观着眼,管理从细节着手”。育人,要从宏观着眼,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使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心唯学生而为。吴校长的管理重细节、求精致、追极致。细节,反映出来的就是管理理念。吴校长创设了富有实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架构,即取消教导处,实行校长室领导下的教研室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以备课组为单位落实课堂教学的要求,教研、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吴瑞莲校长以“随心而动,静待花开”为主题作了发言。她首先对所有为七外小学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的朋友们表达了感恩之心,继而回忆了自己的基础教育改革历程:在向阳小学担任副校长时负责教育和科研,在一次小升初改革会议中,通过和与会者交流提出了向阳小学改革的一系列做法,使向阳小学公开、公平、透明地解决了当时小升初考试改革的一系列问题。吴校长还回顾了自己走上科研之路的过程,在专家帮助下将自己最初的愉快教育理论进一步深入,发展到追求学生心理上的、乃至于内心世界中的真正的愉快,从而进行兴趣教育的研究。吴瑞莲校长认为教育事业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需要优质的教育,需要接受家门口的好教育,作为教育者就应该给人民一个满意的答案,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在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担任副校长期间,吴校长认识到当时德育中存在内容空洞、形式虚假等问题,摸索出一套新的德育理论和做法,借用体操口令融合行为规范,形成新的德育形式,并发起了一个新的行为养成活动,即“一二三四手拉手,大步向前走”,由此来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吴校长办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里不仅有教育专家的指导,还有学校每一位教师的努力。教育专家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有力推进了教育实践的发展,学校每个年级课题组的课题研究贴近实际,使科研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推动二者共同发展。吴瑞莲校长还介绍了七外教学中所采取的跨界思想,也就是将企业的文化用到学校里来,自己去制订自己的任务,提出自己任务的目标、措施以及评价的方式。这一思想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以及不同层次、不同学力学生练习册的选择中都得到了有效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世界级的小学生数学比赛、桥牌比赛中,分别拿到第一名和冠军的出色表现,使上海市七宝外国语小学成为上海市青少年桥牌运动基地。
在听取了吴校长的发言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顾泠沅发表了自己的感悟。其一,现代社会处于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但越是数据占主要地位时就越应该多去考虑细节之处。在吴校长的办学思想中,数据就是一面放大镜、显微镜,她对学生、班级、学校作了难得的细微观察。这是很重要的方面,在大数据时代,不仅要数据,还要有一种显微的技术,吴校长这种显微的技术来源于朝思暮问。其二,吴校长的自身修养是其成功之道。教育家都应具有仁爱之心,吴校长能清楚地记得全校学生的名字,清晰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长短之处等,真正使教育达到了个别化、个性化。这里体现了吴瑞莲校长对宏观和细节的辩证把握,育人从宏观着想,管理从细节着手,这是宏观与微观的辩证法。没有微观,宏观是支撑不起来的,但只有微观又会迷失方向,所以在处理两者关系时,需要既有理想和方向,又需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其三,教育家从低地走来。教育家都是从一所具体的学校,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教育改革应致力于不同的层面,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产生自我改进的动力和超高速度。
原上海市教育局局长袁采认为,上海教育的发展需要每位校长都有自己的思想,他将吴瑞莲校长的教育思想总结为坚守本源、科学办学、与时俱进三个层面。第一,很多教育者不能坚守教育的本源,现在的教育中有层出不穷的新口号、新提法,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吴校长现在正是回归到教育本身,做别人没有做但却是最根本的事情。第二,吴校长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教学规律,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第三,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与时俱进。我们的社会结构在变,经济发展水平在变,科技发展水平也在变,所有的“变”最后落脚到我们的学生在变。教育服务的对象就是学生,需要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细微的变化,因而教育理念、教育模式都需要根据时代需求作出相应变化。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社长何云峰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何云峰认为,吴瑞莲校长是当今时代少有的有思想、有激情、有梦想、有行动、有魄力和有实力的校长,她能够把握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教育为了人的终身幸福,实现人本身的发展,她能够通过有力的行动将激情和梦想转化为现实。何云峰教授认为教育应面向学生,研究学生的特点,通过分析把握了解学生的内心,才能实现教育的成功。另外,何云峰倡议,从事基础教育杂志的工作者,应该通过学术杂志架起一座桥梁,沟通专家高层理论和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先进的科学理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此外,闵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德妹、闵行区教育局局长王浩、原上海市教委普教处处长、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陈宝英,在最后也作了重要讲话。特别是杨德妹副区长引用周敦颐的《爱莲说》这一名篇,赞扬了吴瑞莲校长“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高洁品质;更希望吴校长的教育思想能得到很好地传承。
二、吴瑞莲教育思想探析
通过这次研讨会,吴瑞莲校长同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展现了吴校长的教育思想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
1.吴瑞莲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吴瑞莲教育思想的意义,就在于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成功。吴瑞莲从教50多年,之前曾担任过几所学校的领导,并且在她任教期间,对所在学校和教育事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向阳小学担任主管教务副校长期间,吴瑞莲带领教师进行兴趣教育教改实验,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受到广泛的好评,为教改实验和推广树立了成功的榜样。1993年,在上海市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吴瑞莲校长同王小平校长一起创办民办世界外国语小学,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取得良好的成效,使其成为上海市民办小学的标杆。2001年,吴瑞莲校长应百仕达集团的邀请南下,接手了当时基础非常薄弱的百仕达小学,经过5年的努力,使百仕达小学实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反转,“从薄弱校到合格校,从合格校到区一级学校,从罗湖区一级学校到深圳市一级学校,再从深圳市一级学校跨越到广东省一级学校,并在那里成功地探索了不同于世界外国语小学的小班制教育。”[1](P3)2005年吴瑞莲校长回到上海,在其恩师——世界外国语小学第一任董事长施伯云先生的支持和鼓励下,创办了民办七宝外国语小学。经历10年时间,七宝外国语小学已经成长为一所广受赞誉的优质民办小学。吴瑞莲校长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摸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发展。
吴瑞莲校长所作的努力就是办优质教育,服务人民,回报社会。吴瑞莲校长坚持办好基础教育,她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人,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就是要为学生的人生成长奠定基础,为学生一生发展作充分准备,包括知识储备的准备、道德准则的准备、人际关系的准备等等,一句话就是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才,成为对国家、对人民的有用之才。学校就是为这一大事而建。如今我们就面临着这样一件紧迫的事情,就是为了每位学生健康而充分的发展,要更多地从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上作出思考、应答。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尽教育责任是每个教育者的良心,一所好的学校应为孩子成长创立美好的世界,让每一个学生都优秀,因此每一位教师要为学生成长创立美好的环境,每一位家长积极参与做好家校互动,让学校成为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展现自己的场所。七外的养成教育成为七外的名片,在坚持中七外走出了一条良性循环的特色道路,在坚持中彰显了外国语学校的内涵和品牌优势。育人从宏观着眼,管理从细节着手,是吴校长正确科学的教育思想。“育人从宏观着眼”即教育从学生的人生长远发展出发,“管理从细节着手”即认真对待学校教学和管理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2.吴瑞莲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探析
(1)教育活动以德育为核心
七外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将德育放在首位,吴瑞莲校长把“七外”的德育活动分为三种,一是常规性德育活动,即抓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和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以“一二三四手拉手,大步向前走”和“朝思暮问”为内容开展系列活动,着眼于促进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二是以各种色彩为标志的主体性德育活动,即抓住传统节日或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为主题,指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原则组织活动,发展他们“求真、求实、求美”的道德情操和人际交往能力。三是开展“值周制”活动,即让学校成为社会的缩影,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从“示范一日常规、检查各班风纪、主持学校升旗、负责早操领操、策划主持广播”等环节的实践中获得人际交往、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养成为社会大众服务的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判断和行为品质。“在养成教育方面,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道德品行、行为习惯已为家长所津津乐道,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与行为习惯已成为学生自觉与不自觉的行动。”[2]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从学生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入手,通过多种教育和训练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事先做人,对此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养成教育。学校不仅要教育学生怎么学习,还要教会学生怎么做人,做对社会和人民有贡献的人。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针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基础行为习惯养成要求,层层推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学生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习惯养成教育也是绅士淑女教育,这不是简单对西方贵族绅士淑女教育的简单效仿,而是既吸取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君子之风,又融合了西方文明的绅士淑女要求,旨在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国际意识的高素养新人。
“朝思暮问”是七外的校训,“沐浴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样努力;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什么进步”。[1](P111)这是让学生每天都有所收获,每天的努力都有意义。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朝思暮问”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我反省的思维方式。自省既是前一段实践活动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接下来实践活动的调整和修正,使实践活动在最大程度上达到预期的效果。朝思暮问是通过反思形成自我道德和行为习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一方法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推崇。
为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七外提出了“精彩人生,从每天的‘一二三四’起步”这一口号。一指的是“一句话,一声真诚的问候,一句诚挚的话语,希望学生用得体、礼貌的话语,传递美好的情感,传播人间的真情”。这是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起点,即在处理同他人关系时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二指的是“两双鞋,进学校时穿一双鞋,进专用教室换另一双鞋”。这是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公共意识,在社会活动中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具有整体观念。三指的是“三块布,每位学生在上学时自带手帕、餐布和抹布,‘三块布’不仅培养了孩子们讲卫生、爱劳动、自己事情自己做、班级事情争着做的良好习惯,而且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为保护地球献上了一份心力。”这“三块布”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还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和环保意识,这在学生将来的人生中,是良好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指的是“每位学生应该养成四种终身学习必备的习惯,即带齐课业用品、科学有序的学习、追求学习效率、善思考爱发问,以呼唤内心的责任感,促使学业成绩优良。”这既是对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培养。这4个要求让学生们互帮互助,同时不失自我,在学习中践行良好的习惯要求,在习惯培养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以色彩为标志开展主体性德育活动,即“色块性模块”,其中“‘色块’指的是具体的主题,赋予颜色为标志,即不同的主题,变换不同的颜色。即使同一主题,在不同的学年,也可能赋予不同的色彩”。[1](P318)“色块性模块”包含有“季节性模块”和“年级性模块”等组成部分。“季节性模块”即根据自然中一年四季的变化特点设计和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然。“年级性模块”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征所创设的各类主题性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是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学校以这些具有趣味性的活动为依托,赋予其不同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在有兴趣的活动中得到成长和发展。
“值周制”的推出意在使学生参与学校日常管理,作为“体验性模块”,这一制度的实行是为了引导学生在模拟社会的各种生活情境中参与、表现、展示才能和当家做主,从而获得真知灼见和真才实学。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一制度使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发挥了创造力,同时也发展了自身。
(2)教育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吴瑞莲校长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自身学力,因材施教。在练习册的选择上并不是不加区别统一规定,而是采用A册和B册的形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讲求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特点,进行具体的学习开展过程。吴校长带领七外对学生进行“有品质的教育”,开展了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提倡课程的创新。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自身所处的七宝古镇的地区特点,聘请各个学科的专家,集中本校的教研力量,对课程学科、内容、要求、课时、课型、师资、资源等要素,在作了大量深入的理论探讨之后,将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对学校课程作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在学生的培养中,注重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和力量,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之得到最好的发展。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七外注重建立家校互动模式,同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互动。家校互动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开展“家长参与学习活动日”,让家长参与到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建立班级家委会等一系列活动和措施,让家长参与到日常的学习和管理当中,增加家长和学校的互动,使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有效的管理理念
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科学的理论是有效实践的先导。吴瑞莲校长在带领七外前行的过程中,始终注重理论同现实的结合。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积极学习教育专家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应用到教学和工作当中,先进理论的指导,是七外获得飞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专家的理论固然重要,然而,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所形成的问题和方法同样能够促进教学发展。吴瑞莲校长对此形成了特色管理方式,管理“重细节、求精致、追极致”,细节反映出来的就是管理理念。她创立富有实效的管理制度,即学校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架构,学校取消教务处,实行校长领导下的教研室负责的管理制度,教研组以原生的形式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变成课题开展研究。备课组抓教研,教研组抓科研,教研、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其结果是迅速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作为一个教育者,吴瑞莲校长努力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教育,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凭着一直秉持的这一教育理念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吴瑞莲校长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创新教育理念,为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吴瑞莲.学校为一大事而建 我与“七外”这十年[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
[2]王小平,吴瑞莲,夏惠贤.构建德育新模式,塑造“有教养的人”[J].上海教育,1997,(1).
[3]吴瑞莲.在孩子心田播下思想的种子[J].现代教学,2014,(12).
[4]吴瑞莲.不一样的校训:“朝思暮问”[J].现代教学,2014,(24).
[5]吴瑞莲.精彩人生,从每天的“一二三四”起步[J].现代教学,2014,(10).
[6]吴瑞莲.“值周制”:一个激发与展示孩子潜能的管理平台[J].现代教学,2014,(22).
[7]吴瑞莲.“养成”是奠定精彩人生的基石[J].思想理论教育,2013,(22).
[8]夏惠贤,王小平,吴瑞莲.着眼于国际型人才的基础素质,积极发展学生个性[J].上海教育,1995,(4).
[9]吴瑞莲.养成教育:一项“着眼于孩子终生”的前瞻性实验[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2,(4).
作者简介:张蕾,山东临清人,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哲学认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