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文本教写作
——记叙文作文教学的思考

2016-03-03 13:53武培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6期
关键词:用书阿长典范

武培芳

(山东省新泰市青云中学 山东泰安 271200)

透析文本教写作
——记叙文作文教学的思考

武培芳

(山东省新泰市青云中学 山东泰安 271200)

在以往的初中作文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常常见到老师们使尽各种花招来装点作文课的现象。老师们陶醉于自己构建的授课模式,而且高深的理论、华丽的作文套路也使学生犹如走进了世外桃源。的确眼前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让人神往,可是一节课下来,结果是老师身心疲惫,学生收效甚微。

所以,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粗浅地谈谈写人记叙文写作教学的认识。作为语文老师决不能让作文课成为“世外桃源”,虽然美丽,实则镜中花、水中月。用什么教、该怎么教我们不必舍近求远、舍本逐末,应立足于教材中典范的文本。

一、解读文本,阅读带动写作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解读文本是备课的最重要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教材中的经典文本作为作者智慧的创造,体现着最优化的思维模型和典范的思维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思维操作的范本。可以说这些典范佳作不仅仅用来阅读教学,它同样能有效的运用到写作教学中。

当然教师在设计作文教学理念和内容时,一定要切口小,针对性强。这看起来简单,其实对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要求很高。实际教学操作中,我们应先确立授课目标和内容,然后归纳与此相关的典范文本,采用循循善导的方法,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指引在不知不觉中去解读文本。

请看笔者写人记叙文的作文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作文课,老师先不让你们拿笔写文章,而是陪着老师去拜访我们的“老朋友”。

(学生们面面相觑,对这节课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师:现在老师把这些朋友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板书:王几何老师 阿长 朱老先生)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认识这些朋友的。

(学生们纷纷举手,表现出胸有成竹的样子。)

生1:阿长,我喜欢叫她“长妈妈”。我是在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里认识她的。

生2:我最喜欢王几何老师。我是在马及时的《王几何》里认识他的。

生3:老师,朱老先生你是不是写错了。“三味书屋”里的先生不姓朱啊。

师:谢谢你的提醒。这位朱老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用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宽厚的父爱。

生4:是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

师:同学们,你们很快就说出了与老朋友初识的情景。老师想问问你们,你最欣赏朋友的哪一点呢?文中怎样描写的呢?

生5:我喜欢王几何老师,他高超的专业技能让我折服。文中是这样写到:“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寥寥几笔,就说明了王老师水平高业务熟。

生6:我喜欢“长妈妈”。她虽然有很多小毛病,但是她对孩子的爱是真诚的。文中是这样写到:“‘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知阿长是一个容易满足的,爱孩子的保姆。

……

(学生情绪高涨,踊跃发言。)

在上例中,笔者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到自己的阅读收获。这几篇经典佳作,人物形象贴近实际生活,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因此,确定作文教学的内容之后,精选与此相关的典范文本至关重要。

二、赏析文本,精彩提炼技巧

陶行知说:“旧时代之学生之生长的过程有三个阶段,一是读死书,二是死读书,三是读书死。而新时代之学生也离不开书,所不同的是,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虽然时隔久远,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中“书”,在写作教学上,笔者把它定为教材中的经典文本。例如在描写人物时,老师可以把马及时的《王几何》几段精彩描写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并归纳其描写技巧。这种方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提高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更有实效。

经典文本通常具有内涵的丰富性、时空的跨越性、实质的创造性与无限的可读性四个主要特征。这四个特征其实也同时揭示了教学这类经典文本的着力点,即通过不同的方法与手段,带领学生领略一番经典的魅力。因此,在引导学生解读完文本之后,就要归纳出写作技巧。

三、依托文本,模拟提升能力

科学的理论认为,学生作文思维发展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表现为:积累-模仿-借鉴-创造。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创造起始于模仿。当然这种模仿决不能生搬硬套,而是一种智能型的模仿。可以这么说模仿是中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学习的必须途径。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典范佳作,都是文质兼美,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

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完文本,归纳出写作技巧之后,就要指导学生进行智能型的模仿了。

请看学生习作展示:

望着月色下母亲不再年轻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回过头看了我一眼,随后就把自己身上穿的外套脱下来,披在我的身上并嘱咐我:“拉好拉链,戴上帽子。”随后让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她才骑上自行车,用力地蹬着车子,看着母亲弯曲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模写《背影》片断)

……

学生在模写这些经典文本时,教师应指导他们可抓一两个点即可。如果学生能模拟好肖像描写片断、语言描写片断等,一定会找到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技巧。然后再经过整体训练,围绕一个中心,串联成文,学生一定会写出好作文来。

总之,经典文本就是最好的写作示范,虽然大师的文章很难模仿,或者说是学生缺乏那样的阅历,但是人类的感悟是相通的,以情写人,以情动人。如果我们学到其中的一点,就会对我们的写作提供很大的帮助。因此,学生如果能学会利用好这些材料,就能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

四、脱离文本,创新塑造自我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学生的作文中也要体现出这种独特的个性。学生在模拟佳作之后,就要寻求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了。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老师就应该多鼓励他们,找出亮点,让他们感到自己通过高效的阅读收获而滋生的写作收获。这样,学生就会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综合性的高层次的思维性习惯。

作为一名负责的语文老师,就应责无旁贷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水区进行探究,只有这样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必能达到心灵深处的感动。这不正是陶老说的:“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吗?

猜你喜欢
用书阿长典范
典范秦山 创新之源
高铁阿长过生日
阿长与沙县小吃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例
吃书与用书
一般型三维簇的三典范映射
吃书与用书
阿长买《山海经》
尊老爱幼的好典范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