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芬
(吉林省洮南市第一小学 吉林洮南 137100)
让阳光洒进每一个孩子心里
——转变“学困生”的有效方法
李凤芬
(吉林省洮南市第一小学 吉林洮南 137100)
践行阳光教育的宗旨就是让教师播洒阳光般的爱,让学生绽放阳光般的笑脸,形成阳光般的性格,让师爱陪伴每一个孩子渡过美好的小学时光,满载着知识和梦想携一缕阳光前行。
师爱 阳光 温暖 等待 期等 赏识
“拯救差生的圣手”李圣珍老师说得好:其实坏学生和好学生只有一步之遥,没有一个学生天生就是坏学生,他们缺少的就是爱。只要你付出足够的爱,他们就能迷途知返,向着太阳的地方走去。我们洮南一小正是在践行阳光教育,为的是让阳光洒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现在的“学困生”不再是单单的因智力缺欠而学习困难,他们大多是因为家庭和生活环境等原因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他们缺少的不是知识,缺少的是尊重、是关爱、是心灵的沟通。我校2012年成立至今的阳光飞翔联盟,每一个教职工至少牵手一名特殊儿童,这个联盟,不是单方面的给予和施舍,是通过心手相牵,共同获得一种温暖,共同收获一种成长。不管是校长还是普通教师,对牵手的孩子都关爱有加,不光在学习上经常辅导、过问,为孩子买来学习用品和衣物,重要的是关注他们思想动态和品质的养成,我们经常在课间活动时来到孩子身边,问寒问暖,与孩子谈心。当孩子有了进步要及时肯定。作为成年人,我们在受到别人的表扬时,也会高兴不已,听到别人对自己的鼓励,也会暗下决心,努力去做的更好。大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孩子,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会引起更加积极的反响,而且劲头会越来越足,并产生群体效应。我们经常说,对于学生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这真的很重要,学困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几乎得不到表扬,如果老师能经常关注他们,肯定他们,一定会使他们对学习态度有所改变,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教师只有把“师爱”洒向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当爱流入学生心田时,便会化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老师的尊敬、对同学的友爱,这种爱会像阳光一样温暖学生的心灵,这种爱是转化学困生的灵丹妙药。
暑假看了余承志老师的一篇文章《师爱是一种等待》,看后感受颇多。教育更是一种等待,尤其是对学困生的教育。
学困生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差,通常由于知识的加深,难度加大,他们会遇到很多困难,造成很大心理压力,使得他们更加不愿意学习,因而造成成绩越来越差,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必须意识到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在教学中注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不能让学生长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失败,而要在课堂中实施分层,关注学困生,设置好习题,如一些前置性作业,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不同的能力,尽管深度各有不同,但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同时结合错题收集,固定跟踪学困生的学习,改进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开展辅导。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时而进发出来的思想智慧和行为火花,他们一直处于老师不太重视的部分,我们应该认真观察他们的表现,对于他们的小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不管这小小的进步是一个简单的回答,一道正确的习题,亦或是一点及时的响应和进取的苗头。
别拿他们和其他孩子比,他们最大的进步是超越昨天的自己。这些孩子是迟开的花,需要我们用耐心、智慧、坚持和宽容去浇灌,迟早我们会等到绚丽绽放的那一天;他们是与我们手牵手的“蜗牛”,正是因为他们的陪伴,才使我们拥有了观赏“沿途风景”的机会,有了更多的教育故事去回味。
“罗森塔尔”效应给教育注入了新的艺术:学会赏识。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让好孩子越来越好;也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实证明,学困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学生”,相反,他们的动手创作能力、运动能力和想象力会比其他孩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每年学校都有独特的节日文化让孩子们的童年如阳光般散发夺目的光彩。“男孩节”我们在军训中让孩子学会坚强,“女孩节”利用女孩隐私课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读书节,义卖会、好书漂流、好书交换、大型竞赛,厚实孩子们的精神底色;科技节,航模飞行比赛、创意发明、纸飞机制作、降落伞滞空大赛,丰富的赛制激发孩子们学科学、爱科学的渴望;游戏节,同舟共济、拔河、班级创意游戏大赛,让孩子们在玩中懂得团队的力量;面具节,孩子们戴着自己喜欢的面具,扮演自己喜欢的卡通角色,共同分享糖果的甜蜜;六一儿童节,不再是少部分人的才艺展示,而是通过连续一周的六一七天乐把快乐真正还给所有的孩子们。以“一小有我更精彩”为口号的节日文化盛宴,给了学困生展示自己特长的空间,展现出了他们别样的魅力,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
我们教师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指导者,支持者,陪伴者,用师爱温暖孩子的心灵,如润物的春雨,耐心等待小树的发芽;用我们广博的师爱见证成功,见证奇迹。有人说师爱是一首歌,我觉得师爱更像一缕阳光,热情如冬日暖阳涌入学生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