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莹
(北京体育大学 山东烟台 264000)
跆拳道教学中的“快乐体育” 教学理念渗透思考
徐晓莹
(北京体育大学 山东烟台 264000)
跆拳道学习和锻炼相当于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通过不断掌握和锻炼探索进步,从而熟练运用技能。学校跆拳道教学在达到普通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还应该满足特定的学习练习特点,能够使学生在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当中学会相应的技能。因此,本文主要对跆拳道教学中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渗透进行分析,旨在给其教学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跆拳道教学 快乐体育 教学理念
使用拳脚进行肢体搏击的过程中存在强烈的对抗性特点,这些均是跆拳道的明显特点。其核心的目的就是利用竞赛和跆拳道训练去完成对于跆拳道学员的意志磨练,并且提升其身体素质,打造良好的体魄。学校在开展跆拳道教学时,一定要最大限度思考自身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断更新,结合快乐体育教学方式。进而使学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当中学到相应的知识。因此,下面将进一步思考跆拳道教学中快乐体育教学理念渗透。[1]
这里所说的快乐体育,实际上就是要使学生如通过运动能够感受到其乐趣,掌握体育的精华。使学生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均能够获得放松和快乐。让学生通过参与和了解以及掌握和创新学习,慢慢领悟到体育的精髓。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必须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之前的师生关系,强加师生的沟通,共同进步,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跆拳道教师来讲,若想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必须要和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关系,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度,这样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对于教师的畏惧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和创新学习的意识。虽然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主体性,但是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不可以过分重视学生主体性,这样对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课程的进行都十分不利。特别是针对跆拳道教学,教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不断进步,这对于建立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十分有利。
2.转变教学方式
针对以往的教学方法来讲,重点是将教师当作核心,其运用自身的教学方式强制学生进行学习,没有重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既没有重视学生作用,同时对于学生发展也有着严重的影响。对于快乐体育来说,注重的就是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获得好的感受以及提供一个愉快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重视学生兴趣,根据其兴趣编制合理的课程,这样不断能够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并且对于学生技能和智力方面的提升也十分有力。在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充足的自我发挥以及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指定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具有针对的开展教学,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跆拳道动作练习。
3.个性化教学
针对跆拳道学习来讲,属于学生个体发展最为有效的项目,不可以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应该最大限度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爱好和兴趣,针对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方式及内容。在跆拳道课程中,部分学生是依照自身的兴趣进行选择的,缺乏良好的基础性,针对这些学生来讲,教师必须要给予其鼓励和指导教学,并且在具体教学的时候,发现问题,教师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思考具体问题和需求,随时调整课程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快乐。
4.调整跆拳道课程评价准则
由于学生之间具有极强的差异性,在具体对跆拳道进行考核的时候,若依然根据之前的考核准则,教师没有重视学生个性之间存在的差异,就会导致评价机制没有办法将学生真实的水平反映出来,也体现不出评价方法的公平性。这样的评价准则,针对学生而言不具备较强的激励效果。如果在跆拳道教学中使用快乐体育这种教学方式,不过分注重最终考试的结果,那样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压力,能够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制定考核规定方面,应该针对学生个体基础水平和参与度以及锻炼成效,还有具体的学习情况等多样化的标准实施评价,那样学生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去学习,这对于学生自己发展以及跆拳道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十分有力,并且还能够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3]
通过本文对跆拳道教学中快乐体育教育理念渗透的进一步思考,使我们了解到想要在跆拳道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这一教学理念,必须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差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改进其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跆拳道教学的质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1]王彬. 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如何贯彻“快乐体育”理念[J]. 当代体育科技,2015,02:72+74.
[2]唐敏敏. “三生教育”理念融入跆拳道教学理论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杜非. 延边大学跆拳道体育公共课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