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冀州市南午村学区第一小学 周保国
略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河北省冀州市南午村学区第一小学 周保国
在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要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开拓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下面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上的一些探索。
思维的深刻性就是思维的深度,是发现和辨别事物本质的能力。例如: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两车同时从相距500千米的地方出发,经过2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这道题由于条件不明确,从而存在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两车相对而行,两车相距为500-(70+80)×2=200(千米)。第二种是两车背向而行,两车相距为500+(70+80)× 2=800(千米)。第三种是两车同向而行,如果货车在前,则两车相距为500-70× 2+80×2=520(千米);如果客车在前,则两车相距为500-80×2+70×2=480(千米)。通过设计条件开放的练习,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给题目补充合适的条件或舍去多余的条件,并创设一个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共同提高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能从多方面、多种联系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学生解题的思路广、方法多、解法好,就是思维灵活的表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倡一题多解。同时,设计开放性练习,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表现在数学学习中能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正确、合理、巧妙地运用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基本知识,简缩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使运算既准又快。因此,强化技能训练是培养思维敏捷性的主要手段。强化技能训练一定要在学生切实理解运算法则、定律、性质等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平时坚持适量的口算和应用题练习,通过视算、听算、口答、速算比赛等,采用“定时间比做题数量”、“定做题数量比完成时间”的训练方式,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达到培养思维敏捷性的目的。
总之,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基础课程,教师应该不断地分析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探寻开展思维训练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养成积极钻研的学习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