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方式”课堂教学环节的灵活组织与设计

2016-03-03 01:27:12江苏省新沂市高流初级中学
学苑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学讲方式移项代数式

江苏省新沂市高流初级中学 陈 林

“学讲方式”课堂教学环节的灵活组织与设计

江苏省新沂市高流初级中学陈林

学讲方式要求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一般为: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但这不意味着一节课只能由这几个环节组成,要按这样的顺序呈现,这是由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每节课我们都应该加以精心的研究与设计,通过好的课堂教学环节的进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讲教学环节课堂

徐州市教育局提出的“学讲方式”要求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一般为: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本人认为一堂有效的学讲课,并不是只由这几个环节组成,也并非只能按这样的顺序呈现。其中“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这几个环节有可能经历一次,也有可能是多次的循环反复出现。这是由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根据课堂内容实际情形灵活地组织与设计。

比如初一上学期学习的“利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这是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重要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移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出示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目标自主先学,教师为了了解有疑问的同学问题出在哪里,必须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让会做的学生代表讲解出来,通过这种由学生自主先学提出问题、再由组内合作助学探究问题、到使学会的学生讲出来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交流能力,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第一步,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100~101页例2和例3,研究如何移项,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作下标记,并提出问题;第二步,小组合作讨论如何移项;第三步,学生间交流展示如何移项,由小组代表展示,此时学生的学习研究还是模糊的,不深刻的,到底如何利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学生还是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操作和正确地解答。这时候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可以出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讨:例2:(1)每个方程左右两边分别有几项,分别是哪几项?(2)有哪些项要移项?向哪移?(3)哪些项不需要移项?(4)要移的项怎么处理?(5)不移的项怎么处理?学生根据这些问题一步一步的进行学习、讨论,这样学生能大致理解例2;例3:接着交流展示,我们可以让组长到黑板前讲解,小组代表总结,从而弄清利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操作要领:一般情况下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往等式的左边移,常数项往等式的右边移;要移的项一定要变号,不移的项不变,照抄。这时候不能只重视移动的项,因为学生移项很快就能学会,而没有移的项如何处理常常出现问题,还有疑问的充分利用一对一帮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进来,讲出去。从上面可以看出“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这几个环节循环了两次。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问题三》学习画线段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画线段图分析题意是一种十分形象的手段,应尽可能让学生学习掌握。本节课开始可以让学生补充不完整的线段图,让学生对线段图有初步的认识和体会,有困难的学生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到黑板上画图展示,从而为例题的学习作铺垫。这里有自学,有交流,有展示。紧接着让学生根据如下的学习提纲学习问题三:1.读懂题意,研究课本已经画好的部分线段图;2.把题中第二个数量关系句中的数量关系在课本的线段图上画出来;3.根据题中两个关系句利用两种方法表示中国结的个数;如果每人做5个,那么比计划多做了9个,用代数式表示:该小组计划做“中国结”的个数__________;如果每人做4个,那么比计划少了15个,用代数式表示:该小组计划做“中国结”的个数 ________;4.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学生开始“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展示环节可让每组各选一位代表到黑板前展示线段图、两个代数式、相等关系、列方程。教师进行评议时,解决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有疑问的问题,小组讨论纠正即可,不需要老师怎么深刻的讲解。这里我们之所以先给学生学习提纲,是因为问题三的学习难度较大,如果不给点思路引导学生,学生的学习可能会茫然无序,事倍功半。如果再让学生深入探讨:本题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学生也可能手足无措,不妨给出如下学习提纲:1.设该小组计划做“中国结”x个,如果每人做5个,那么比计划多做了9个,用代数式表示:该小组共有的人数________;2.如果计划做“中国结”x个,如果每人做4个,那么比计划少了15个,用代数式表示:该小组共有的人数__________;3.想一想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我想按照这个思路学生应该能找到第二种解法,从而突破难点。这里当然也有“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这节课“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可以说有三次大的循环反复使用。检测反馈,主要是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典型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设计的练习要适中,有代表性,有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环节的恰当、灵活的设计实施是落实“学讲方式”的具体举措,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发展的根本途径。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每节课我们都应该加以精心的研究与设计,通过恰当的课堂教学环节的进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法可依、有路可走,在合作中获得知识,从中体验收获的喜悦。

猜你喜欢
学讲方式移项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要点过关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初试锋芒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检测题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检测题
对一个代数式上下界的改进研究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导学案的创新设计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10:01:26
我所运用的“学讲方式”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27:16
代数式中的“温柔陷阱”
例说代数式的求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