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北中学 秦 波
中学物理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江苏省淮北中学秦波
针对中学物理高效课堂的建构,可试着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预习来实现课堂的讨论和观点碰撞的局面;课堂情境的创设;物理的核心价值——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情感和思想的并重,达到对物理学理解的理性提升。
预习情境科学性和人文性情感和思想
中学物理课改一直在进行着,我们一直在为寻找一个高效、自主的新课堂而不断摸索。而高效课堂则是课改的核心。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是师生交流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未来、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是向未知世界挺进的航程。平等、自主、沟通、愉快是高效课堂最显著的标志,没有人被遗忘,更没有人会受到“严训”式的拷问,让学生走出课堂仍自主地去探索未知世界。要达到这些目标,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注重课前预习:改变学习的方式,也是未来课改的方向。叶圣陶曾说:“指导预习实施了,上课情形就不一样了。上课做什么?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学生充分预习后的课堂将会是师生对话的天堂,是学生的理解和老师观点的思想碰撞。
第二,运用音乐等艺术手段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科学和艺术都是相通的,在课堂中,恰当运用音乐,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带入教学中。如《噪声的危害》这一课导入时,播放一段空袭音乐,学生看到战争的残酷环境,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去学习。这样的教学,学生就容易入境,展开想象,比起一般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开启学习之门。
第三,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科学性是物理课的基本特点,也是物理教学的核心价值和落脚点。但若没有人文性,科学性也难以进入学生的世界。中学物理课的人文性至少包涵三层含义:
1.展人文之“文”。强调用物理课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
2.追求科学自由的精神。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精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反思的质疑精神。
3.强调每个孩子独特的生命状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
其他学科的教学是教材言语内容的教学,懂得它“说什么”就好了,而物理课要明白它“说什么”很重要,但却是为理解它“怎么说”。 就物理教学而言,要教好那“是什么”,就必须教学生知道那“是为什么”。“是为什么”即“课标”说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只能在科学中去探究,“是什么”即人文,“是为什么”即科学。二者是相互依存,“课标”谓之“统一”。科学性强调物理的技能性和实用性。若单纯把物理学定位于科学性,会导致物理学与审美和精神的丧失,也会使孩子的心灵感受和精神成长失去联系,使物理学变得毫无魅力可言。
第四,思想与情感的并重,使物理课堂由感性提升到理性。研究表明: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一类是认识活动本身的,如感觉、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的认识系统;另一类是有关学习的积极性,如情感、意志和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系统。“学生的成才,不仅要依赖于智力因素,而且要依靠非智力因素。”“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影响学生,使其健康发展,同时注重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并把这些贯串到教学过程。实践亦证明:智力相同的人,有的人能成才,有的人不能成才,而具有一般智力水平的人反获成功。这都是情感因素的作用。还有一类,需回到生活。让物理课回到生活,会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物理课本来与生活天然融合密不可分,但由于应试的重压而变得味同嚼蜡!教师在物理课上引导学生思考、沟通,把鲜活的生活气息带进教室、师生对话、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有生活情境体验。从而达到和学生深度的、全方位的情感交流。
有师生的情感交流,物理课一定是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的。但若仅停在表面,教师往往很难带领学生走出思想的荆棘。于漪老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看课上得如何漂亮,如何热闹,而要看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有无增长,能力有无提高,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思想情操方面有无泛起涟漪,乃至掀起波澜。”经常看到一些公开课、示范课,几乎都气氛热烈、神采飞扬,教的过程与方法,设计得都很完美。从新课的导入,知识的衔接,师生间的默契等都设计的细致,令人叹为观止。但是,课终人散,但总有若有所失的感觉: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好像学到,又好像没学到,花里胡哨,没留下多少痕迹。这些课,目标设计一定写得很明确,但在教学中却把它丢在一边。过多地考虑教学过程,觉得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于是,课堂变成杂货铺什么都有,多目标成了无目标。
只有情感熏陶而未深入挖掘物理现象的本质,不深入思考就判断,则不免会蜻蜓点水,缺少厚度和深邃;而只有理性分析的课堂,又难以触碰学生的心灵,所以,情感和思想的并重,才是物理课堂的佳境。情感是为思想提升作准备,思想是对情感的升华。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效率是课堂追寻的目标,教与学无定法,只要效率高,就能取得好成绩,就能有好的学习效果。高效课堂要关注和思考的地方很多,这里仅就几个要点加以陈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方式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