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德育研究与反思

2016-03-03 01:21张忠华曹斯旻
关键词:反思德育

张忠华,曹斯旻

(江苏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我国生态德育研究与反思

张忠华,曹斯旻

(江苏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江苏 镇江212013)

摘要:生态德育即是进行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情感和践行生态道德行为能力与习惯的一种教育活动。加强生态德育是人类对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和传统德育弊端反思的结果,也是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和现代哲学反思的结果。我国生态德育研究经历了启蒙探索、初步研究和兴盛时期三个阶段。生态德育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理论基础、含义、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等方面。其研究存在的问题是:论文研究成果多,理论著作成果少;理论研究比较散乱,没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经验描述多,实证量化研究少;注重制定法律、政策等强制性规范手段,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与实施体系;学校生态德育氛围不浓、教师和生态德育资源比较匮乏等。今后结合我国实际强化生态德育的科学理论研究和具体落实是其工作重点。

关键词:德育;生态德育;反思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人、社会、自然的和谐,需要建构人、社会、自然的有机生态系统。加强生态德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建设生态社会有着重大意义,是实现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为生态德育对于个体形成新的生态世界观、审美价值观以及实践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德育研究兴起的背景

1.加强生态德育,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运用给当代生态带来严重危机反思的结果。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大大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也加快了人类破坏生态和毁灭自身的力量,最终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自身生存的危机。面对生态危机与生存危机,我们不仅要用法律的手段去解决,将生态德育融入学校教育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2.环境伦理学的兴起和国际会议的倡导,直接导致人们对生态德育的关注。国外生态德育研究起步很早,他们一般称之为环境伦理学(或生态伦理学),但都包括生态德育的内容。施韦兹在《文明的哲学:伦理学与文化》一书中指出,人和生物是十分密切的关系,进而他倡导“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思想。教育与环境的关系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到,直到20世纪下半叶一些环境伦理学家才提出了用道德手段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促进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随着环境伦理学研究成果的增多,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对生态德育的研讨与倡议,也有力地支撑了生态德育的研究与发展。

3.强化生态德育是对传统道德教育反思的结果。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内容重点放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方面,相对地忽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教育学生为他人与社会承担责任,却忽视对自然的尊重,使学生缺乏生态平衡意识。

4.对哲学的二元论的批判以及对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反思,也是导致生态德育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我们在哲学上坚持主观客观二分,把自然与人对立起来。把“自然界作为人的实践的对象,自然界只能是一个被动的被改造的客体……而人作为工艺之神,由于被赋予了‘神’的权力,故导致了人对自然的疯狂的征服和统治”[1]。在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掠夺中,虽然人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却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与这种哲学观相适应,我们信奉人类中心主义,造成人类对自然的恶性破坏,人类面临着平衡生态生物圈的消失。同时,人类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展开对自然资源的疯狂争夺,这种竞争与矛盾也是导致现代殖民主义、大规模奴役和战争的主要原因[2]219。

二、我国生态德育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CNKI)上,把时间限定在1992—2014年,以“篇名”为“生态德育”或者“生态道德教育”,“模糊”匹配,进行检索可得到文献787条,有211条发表在“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上。在“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以“题名”为“生态德育”(生态道德教育)进行检索,得到2篇博士论文,77篇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对这些相关文献及一些著作的整理与学习,生态德育研究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1.生态德育的提出与启蒙探索阶段(1992—2001年)。这十年共发表论文26篇,从发表文献来看,多半是对生态德育的提出,并论证生态德育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杨学良于1992年最早发文提出“应该重视生态道德教育”[3],1994年鲁洁教授撰文提出了“德育的自然性功能”,同年,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成立,通过多种观点的辩论,最终认为人类道德是要扩展的,要推广到自然界。同时,我国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的文件,倡导与践行环境教育和生态德育。在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大力提倡生态环境道德教育。

2.生态德育初步研究与探索阶段(2002—2005年)。生态德育经过近十年的启蒙与探索,人们逐步接受了生态德育理念,使得生态德育的研究进入研究与探索阶段。2002年3月,陈寿朋教授认为生态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并建议在小学教育内容中加入环保与生态德育的内容。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首次在中央文件中认可“生态道德”一词。教育部在2003年印发的《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指出: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学科教学渗透环境伦理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和专题教育的形式,引导学生关爱自然,对全社会的生态环境充分关注,正确认识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使得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平衡发展相得益彰,逐步养成学生的生态伦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

3.生态德育研究的兴盛时期(2006—今)。这是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时期。2006年成立的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把生态德育引向深入、营造生态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加强环境教育的国际合作与联系,创建生态道德教育的新体系作为三项任务。2007年上海市创建“生态道德教育特色学校”,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后来,中国儿童中心牵头开展了“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计划项目”,建构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模式,以推动全民生态素养的提升。2010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又发起了“中国校园健康行动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学校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学生养成环保、绿色的习惯[4]。

三、生态德育研究的主题内容

(一)生态德育理论基础的研究

1.历史基础。主要从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的生态德育思想找渊源,为当今生态德育进行历史诠释。有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生态德育的历史基础,指出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生态伦理的理想图景,“仁爱”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起点,“时禁”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行为道德规范。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逻辑起点是“道”,“自然贵真”是道家生态伦理的理想境界,“节制物欲”是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规范[5]。传统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为当代生态德育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西方生态伦理学在总体上可以分为“人类中心”和“自然中心”两个流派。人类中心主义萌生于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最好的见证。经历了文艺复兴之后,人类中心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哲学家康德曾提出了“人是目的”、“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等论断,逐步完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与学说。这种学说强调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坚持人类利己原则,其学术思想表达了对人类价值肯定和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是西方生态伦理的主流思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人类面临生态危机时代的时候,西方又兴起了自然中心主义流派。法国哲学家阿尔贝特·施韦兹第一个提出“敬重生命”的伦理原则,并提出生命没有等级之分,善就是维护生命、完善生命和发展生命的生物中心主义思想;美国学者莱奥波尔德在其《沙土年鉴》“大地伦理”一章中,创立了大地伦理观,形成了生态中心主义伦理思想,以及后来辛格的“动物解放主义”、雷根的“动物权利主义”、奈斯的“深层伦理学”和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伦理学”等,最终形成自然主义伦理学流派。其中心思想是:生物个体的生存具有优先性,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物种和生态系统具有道德优先性。这种流派的伦理思想对推动生态德育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2.哲学基础。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一是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找根据。科学发展理论强调自然、人、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关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平衡。生态德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追求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二是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找依据。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诸多著作中,经常谈到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造自然,使自然界人化,但人类在支配与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不能过分牺牲自然界,而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奋斗的一切就是使人类摆脱危机、构建和谐社会。三是从后现代主义思想中找根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道德采取批判的态度,纠正人类中心主义,要求解放思想,采用包容的心态,突破形式理性思维,根据不同社群、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创造开放多元的新道德教育体系,帮助人们理解差异,接受差异,容纳道德教育的差异性,并逐步形成具有多元文化与价值意识的好公民。

(二)生态德育含义的探索

1976年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个概念,在我国1998年,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撰文首次提出“生态德育”这一理念,并认为:生态德育从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视角出发,使人类更好地享用自然,养成关爱自然、树立生态环保意识的行为习惯。生态德育是一种新的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能防止人类对自然的盲目开采和掠夺[6]。也有学者认为,生态德育是从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生态观出发,要求人类尊重自然、关爱自然,养成生态保护意识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7]。生态德育更多的是价值观教育,是使学生具有正确的环境道德观的教育[8]。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是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9]。生态德育是一种体验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10]。“生态道德是对待自然的态度教育,是提高环境道德素质的人格教育,是继续教育中的全民教育、终身教育。”[11]4如此等等。

从以上学者们对生态德育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生态德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生态德育的“生态”,不仅包含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二是生态德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三是把生态德育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研究,强调生态道德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和谐统一发展;四是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12],其最终追求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三)生态德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生态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和一种生态伦理[13]10。生态德育的目标是养成受教育者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14]。有学者把生态德育目标分为三部分,即认识目标、态度目标和行为目标;还有把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生态伦理价值观的形成及树立学生的生态哲学观、呼唤学生的生态道德良知、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意志、规范生态道德行为等作为目标。也有学者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出发,提出建立生态伦理规范和生态道德观念,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生态规律及其价值,逐步提高学生的生态情感,使学生掌握生态伦理知识与技能、价值与态度,从而形成新的社会生态行为模式。生态德育目标包括自然目标、社会目标、个体目标、审美目标、实践目标五个方面[10]252-255,等等。

关于生态德育内容研究,有学者提出生态意识、生态消费观、生态美和感恩自然等教育内容[15]。还有学者认为广义的生态道德教育包括生态科学知识、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法制教育等;而狭义的则包括生态道德知识与观念的教育、生态危机与生态平衡知识的教育以及维护生态环境的献身精神教育等。此外还包括:生态义务观教育、生态良心与生态善恶观教育等。生态伦理知识教育、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准则与规范教育、生态道德责任感教育等方面的内容[16]。生态忧患意识培育和生态责任意识培养,珍惜生命教育、生态道德能力和习惯的养成教育、绿色消费观教育、自然科学与环保知识教育、环保法律意识教育[17],等等。

(四)对生态德育实施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有学者认为,生态德育实施途径归纳为三句话:学校是主渠道,社会是大舞台,家庭是启蒙地,坚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是生态德育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18]。还有提升教师的生态伦理教育能力,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生态意识、规范生态德育内容体系、建立生态道德教育新机制、切实发挥绿色社团的作用、借助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生态德育等途径。有的学者提出重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充分挖掘、拓展教育资源,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教学,积极实践,实施舆论监督,按照知、情、信、意、行五个环节等,对实施生态道德教育途径进行全面论证[19]。还有学者认为,组织学生参加生态保护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实施生态德育的基本途径。理论教育是基础,建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联动机制,实践体验是平台,制度建设是保障[20]282-289。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通过“三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通过道德与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责任感;通过生态教育建构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法律意识观[21]。有学者提出,把环境知识、意识、道德、技能与环境法规结合起来,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培养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为重点;以养成生态参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实行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使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与各种媒体教育相结合,多渠道互通整合实施生态德育,在生态德育方法方面,提出了道德讨论法、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显性的方法与渗透性方法等[22]104-145。

(五)对生态德育存在问题的研究

对生态德育存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上的抽象概括研究;一是实证调查研究。

在理论抽象概括研究上,学者们提出,我国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是外部生态系统断裂和内部生态因子失衡。内部生态因子失衡的表现是德育目标违背了生态学原理,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忽视“自然—人—社会”这一生态系统中各因子的整体平衡与和谐统一。还有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单薄、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规范、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实践流于形式和生态道德教育资源匮乏;在生态教育价值取向上缺乏一致认同性问题、生态德育观念落后、教育内容体系不完整、教材师资匮乏、教育实践存在误区等是其问题所在;认识不到位、管理不完善、内容不完整、方法不灵活、途径不丰富是我国高校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20]162-168。此外还存在重学生、轻老师,重形式、轻机制,重说教、轻实践等问题。

在实证研究上,一些学者通过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些结论。例如,学生在生态道德认识方面比较清晰,但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规范理解比较狭隘;在生态道德情感方面容易接受,但又存在着种种情绪矛盾。在生态道德意志和行为方面,意志比较坚强,行为较乐观;但在保护土壤环境、大气环境与资源再利用方面问题较多。在参与实践行为方面,自觉遵守和抵抗不良行为方面,都比较差[23]。有的被调查者对“空气污染指数的英文缩写”和“绿色食品指的是什么”比较明确,但是对“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什么”知道的甚少,可见,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较高,但基础不扎实,特别是对专业生态伦理知识缺乏深度的理解。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都有较高的主观认识水平,但客观生态道德意识水平较低。此外,对获得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方面,大多数选择大众媒介传播,远高于选择学校教育活动,这说明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体现不够[24]。研究还表明:学生对生态环境伦理问题观念滞后,有良好意愿,但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够等[25]。

四、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再反思

总体来看,生态德育研究大体沿着三条路径展开:一是积极翻译、介绍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研究成果;二是结合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实际需要,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出版了一些生态(环境)伦理学、生态德育论等的学术研究成果;三是结合我国实际在不同层面展开一系列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二十多年来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

1.国家和政府积极倡导生态德育使得生态德育地位得以确立并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2003年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在各级各类院校开设环保课程普及环境教育有关情况的函》中,把“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确定为指导方针,把生态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对开展生态德育原因、意义的论证比较全面和充分,对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研究也比较扎实。学者们为了强化生态德育的理念,学术研究从古至今,从中到外,纵横交错,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了当代生态德育实施的现实意义和可靠理由。

3.对生态德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取得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些有关生态伦理的学术著作,在该领域发展中起到奠基作用。

当然,我们在看到相关研究成绩的同时,整体审视我们的研究现状,还会看到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生态德育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少,而且已有的研究成果多见于学术论文,相关的学术专著比较少。

2.就相关研究成果总体来看,理论研究所形成的理性共识比较少,生态德育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清晰的理论体系。一些研究成果往往限于对个别问题的专门探讨,缺乏系统性、整体性。例如,生态德育内容,学者们提出多种条目,如何理顺内容条目的关系,形成一个“知识链”,还有待深化研究;在生态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上,也是各种方式方法的简单陈列,缺乏逻辑性和针对性,没有从方法论的视角进行整体研究与建构。

3.在研究方法上,经验描述研究多,实证量化研究少。在众多的论文文献中,调查实证研究的文献不到5篇。国外的研究与之相反,他们既重视理论研究更看重实践应用效果,这正是我国生态德育研究所缺乏的。既便是理论研究,也缺少像卢卡斯的《环境与环境教育》这样有分量的重大研究成果,理论研究有待深化,有待提升。

4.国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生态德育的实施方面,比较注重制定法律、政策等强制性规范建设,但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仅依赖法律法规建设是不够的,必须激发全体国民内心的觉醒,使国民自觉行动起来[26]。尤其在当下,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雾霾”是持续影响国民健康的不利因素,从青少年开始,强化生态德育是我国今后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否则,随着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人类可能出现生态环境的失落,教育要付出高昂的代价[27]。

5.在学校实践层面,我们过分强调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育,相对忽视对学生生态道德素养的培养。一些教育者自身既无生态教育意识且自身生态道德教育知识匮乏,再加上学校生态德育氛围不够,生态道德教育资源开发不够,学校生态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脱节等,由此造成学生生态德育素养不高。今后,提升教师素质,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探索有效生态德育模式是其改革的重点。

总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人类美好生活的期待,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是生态德育的最终追求。今后,中国生态德育研究的趋向是:生态德育的理论研究面要不断拓展与深化,使理论更加现代化、科学化;生态德育模式的建构要处理好与其他德育模式之间的关系,使整个德育生态化、系统化;生态德育研究要面向中国社会实际,注重研究的本土化与特色化。

参考文献:

[1]李东.精神超越:走向后现代之路[J].国外社会科学,1997(3):82-84.

[2]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杨学良.应该重视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6):30-32.

[4]谭小雄,邓喜英.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演变[J].教育与职业,2012(29):55-56.

[5]郭昭君.传统文化视域中的生态德育理论基础探析[J].前沿,2012(17):176-179.

[6]刘惊铎,王磊.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J].教育评论,1998(5):36-37.

[7]宋晔.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生态性建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34-36.

[8]周谷平,朱绍英.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之关系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2):96-98.

[9]刘振亚.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7(2):90-91.

[10]朱国芬,李俊奎.生态德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支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52-255.

[11]曾建平.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2]季海菊.论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向度[J].南京社会科学,2013(3):120-125.

[13]帕尔默.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M].田青,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4]刘惊铎,权利霞.生态德育的理论架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9-52.

[15]孙宁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意义、原则及内容[J].江苏高教,2009(2):129-130.

[16]陈雪梅.论生态伦理学的生态道德教育支撑[J].求索,2009(8):107-109.

[17]王淑玉.生态道德教育:21世纪青少年德育的新课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5):11-17.

[18]武丕才、冯宏岩.论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生态德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42-144.

[19]廖小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五环节”[J].教育探索,2013(8):120-122.

[20]季海菊.高校生态德育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1]李朝晖.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1(15):53-54.

[22]徐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23]黄西莲.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调查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8):119-122.

[24]董杜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2(9):48-51.

[25]李俊霞.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26]徐琦.陈寿朋:必须高度重视生态道德教育[N].中国环境报,2007-03-12(4).

[27]娄立志.社会转型与教育代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73.

(责任编辑朱春花)

The Research and Reflection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ZHANG Zhong-hua,CAO Si-min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Jiangsu, China)

Abstract: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educational activity in training students' competence and habits of ecological moral knowledge,consciousness, emotion and moral behavior.Strengthening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s the result of human being's reflection to the ecological crisis,human centrism and traditional moral defects.It is also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ethics and the reflection of modern philosophy.The research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initial exploration, primary research and flourishing period.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consist of theoretical basis,contents,connotations,objectives,means and strategies.The existing problem is:more research articles than books; more scattered theoretical system;more experienced descriptions than quantitative empirical study;more peremptory norm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n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implementation;lack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ources etc.Thus the future study focus will be put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cientific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reflection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71(2016)03-0099-06

作者简介:张忠华(1963- ),男,山东菏泽人,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道德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曹斯旻(1992- ),女,江苏昆山人,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有效路径研究”(2015JSJG141);江苏大学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有效路径研究”(2015JGZZ003)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6-01-27

猜你喜欢
反思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