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淮南第二十八中学)
构建高效生态课堂初探
李勇
(淮南第二十八中学)
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也就说:教育就如同农业种植那样,要遵循自然规律,为其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生产那样,用统一模具标准批量生产。同理,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也需要构建生态的课堂,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享受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那么什么是生态课堂?如何构建高效的生态课堂呢?
生态课堂的内涵:生态课堂强调以生为本,应该是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符合教育规律、展现学生个性和生命活力的课堂;是充分体现学生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课堂;是通过优化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发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使学生获得最优的发展,从而实现教与学真正和谐统一的课堂。
高效生态课堂就是将高效课堂和生态课堂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的课堂。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生态课堂的情形却让人担忧。
如何构建高效的“生态课堂”呢?
变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评判者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1.平等地尊重每一个学生
首先要建立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主动适应学生成长需求,放下教师权威,平等对待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个性,欣赏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2.宽严相济,尊重差异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加强“小组合作、分层教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生按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及个性特征,进行分层施教、分层练习,分层辅导。既有统一活动,又有区别对待;既面向全体,又面向小组,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3.和谐相处,教学相长
作为授业者,教师的职能是授予学生知识技能;作为引导者,教师的职责是引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作为合作者,教师既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伙伴,在教育教学中传授、引领、互助,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4.转变教案的设计
在课堂教学实施前充分备课,变“教案”为“学案”,用导学案引领学生探究思考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5.教学目标要由一维到三维、多维
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整合。
把课堂由原来单纯地传授知识的阵地变为师生合作交往、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乐园。
1.课堂上,让学生拥有说话权
不要剥夺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辩。给学生更多问、思、疑、辩的空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堂上,让学生拥有探究权
让学生带着问题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参与、体验、分享、整合、应用,亲历知识获得的过程,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3.改变课堂活动的模板
变一人为师为一人为师与生生为师共存,一问一答为七嘴八舌共存,课堂座位整齐排放与多元组合共存。
卢梭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它们自然生长。
教育生态环境体现为给予生态的育人环境,美化教学的物质环境,实现标准化学校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校园文化建设,整顿校园周边秩序等,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要遵循教育自然规律,关注学生特点,要拥有教育教学生态的评价体系;在座位编排上要尽量多样化。如,可根据不同课型,按秧田式、小组式、圆桌式、会议式、马蹄形、扇形等排列。
目前教育资源的配置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不平衡发展态势。譬如,城乡差异、南北差异、师资差异、生源差异、经费投入差异等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和生态平衡。因此,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实现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
加强教师培养工作,改变教师培养方式,尤其是开发校本培训的资源,建立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校本培训模式。
使管理制度化、人性化,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的需要。
总之,高效的生态课堂是一种理念,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领悟、去探索;高效的生态课堂是一种目标,它需要我们去践行、去实现;高效的生态课堂是责任,它需要我们去担当、去发展。
[1]袁军.遵循生态规律构建生态课堂[J].生物学教学,2006(7).
[2]吴林福.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出版社,2006.
[3]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5]罗志定.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态课堂[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4).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