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学纪录片的分类看人类学纪录片的功能价值
——以《空山》为例

2016-03-02 12:52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社会价值空山

王 瑶(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从人类学纪录片的分类看人类学纪录片的功能价值
——以《空山》为例

王 瑶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当学者们研究人类学纪录片的功能价值时,会涉及学术研究、大众传播、艺术审美、文化功能等各个方面,人类学纪录片对社会各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独特的视角,根据纪录片的艺术加工的程度来给人类学纪录片分类,通过研究影像的各种艺术加工手段来分析其传播价值。

关键词:人类学纪录片;艺术加工;社会价值

人类学纪录片的分类有很多种,其中被广大学者接受的一种是影视人类学家戈瑞欧的分类方式,他将其分为供研究用的记录片段、供人类学课程用的教学片和供电视台播放或供学术交流的完整作品三大类。而本文以纪录片的艺术加工程度为基准将其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未经艺术加工的人类学影像资料,包括记录战争、历史、民俗及文化的影像片段。这些片段具有珍贵的科研价值,具有无可争议的真实性,它成了教育片的引用和来源,能真实表现背景和历史环境,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第二类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具有完整结构的影片。笔者又将其细化为线性剪辑的粗加工的影片和非线性剪辑的精加工的影片。在非线性剪辑之前,线性剪辑一直占主导地位。当时人类学纪录片注重纪实性和时效性,但繁琐的胶片剪切式线性剪辑难以呈现复杂的艺术效果。20世纪90年代初,非线性剪辑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随着非线性剪辑的不断发展,人类学纪录片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剪切、拼接的讲述模式,加入了包括长镜头、白描等艺术表现方式,让人类学纪录片不再是记忆中那样的冗长、生硬,缺乏观赏性。笔者在这里主要谈论通过精加工的人类学纪录片的美学传播价值。

《空山》是纪录片导演彭辉1993年在中国四川大巴山脉空山坝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根据本文的人类学纪录片分类方式,笔者将其归类为通过精加工的可供大家观赏学习和借鉴的具有完整结构的影片。影片以宋云国和何通远两家人的生活为主线,讲述了朴素的空山坝人民在贫瘠的土地上,通过勤劳的双手与大自然抗争生存的现状。

影片内部的艺术效果对于传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镜头。在大多数人类学纪录片中,长镜头的运用十分频繁。不仅仅是因为长镜头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性,更重要的是在人类学纪录片中,长镜头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在《空山》中,彭辉导演在描述大雨将至时,主人公宋云国焦急地从家中搬出蓄水桶接天上的雨水,接着对蓄水桶有一个长时间的仰拍。这时候的仰拍长镜头就被赋予了其他含义,给观众造成视觉压力,表现出了雨水对于空山坝的珍贵以及对于山民生存的意义。而在人类学纪录片中,特写镜头的慎用和巧用也会给影片增光添彩。传统的研究认为特写镜头不具有客观性,因此应该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但是在《空山》中,对蓄水桶的特写镜头有很多,包括拍水桶边沿的木刻纹理、水桶里的水以及水中的倒影。它已经成了影片中的一个线索,拉动了观众的情绪,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第二,构图。在《空山》中,导演多用线条构图,片中多处使用大全景表现空山坝的清晨、黄昏、晚霞、大雪等场景,通过屋顶、山峦、树枝等作为线条来对固定画面进行构图。在整个画面中,光线和云的变化的线条形成各种节奏,利用节奏感带动影片的节奏,从而让画面更为饱满。一般在画面中缺少线条变化会显得比较呆板,对拍摄者的情感传达产生阻碍作用,所以必须利用线条的变动让整个画面更为活跃,更富有节奏感。片中的拍摄画面主要以线条构图为主,正面构图为辅,不但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性,更传递了作者的情感。

第三,声音。在人类学纪录片中,为了真实性和科学性,导演会尽量保留同期声,少加或者不加解说词,让声音和画面尽量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空山》中,描述“爱尔兰综合征”带来的干旱时,对枯萎的土豆苗运用了推镜头的拍摄方式,并配合简单的音效模仿生长停滞的艺术效果,带动观众的紧张情绪。宋云国垂头丧气地坐在自己家门口的木凳上,抽着烟,抹着眼泪,一脸绝望地说:“庄稼,庄稼呀,要装在家里才算数。”没有音乐的烘托,画面中只有长时间的沉默以及宋云国的叹气声,而这死一般的沉默,更表现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绝望。

第四,色彩。首先,色彩给纪录片增加美感。早期的人类学纪录片中的色彩比较单一,色彩失衡。现代的摄像机电子光学元件的快速发展,使画面中的色彩呈现更加真实,也更加平衡,色彩在人类学纪录片中的作用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结构节奏作用和纪实表现作用。在《空山》中,色调的均衡使用是一大亮点,影片以冬、夏两季的两种自然色中的主色调白与绿为两种均衡的色调,自然主色使影片的色调富于变化,增强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其次,色彩赋予人类学纪录片更多的象征性内涵。片中的很多朝霞、夕阳都运用了暖色调,跟空山的贫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0月,宋文国种的向日葵终于露出了笑脸,灿烂的向日葵在绿叶的衬托下更显金黄,那是生存的希望,同时也象征着山民不畏艰难,乐观生活的态度。这四个方面的艺术加工,不但增强了人类学纪录片的可看性和艺术性,更重要的是影片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影响力。

纪录片关注民生,记录镜头下人们生存的艰难。《空山》的拍摄从1993年到2003年,10年时间,邵娃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少年。彭辉导演深入四川最贫瘠的地方,将那里的生活原貌呈现给世人,让政府和外界的人们开始关注这个陌生的地方,展开艰难的引水工程,并最终让一部分空山人喝上了清洁、甘洌的自来水,实现了他们多年的梦想。

人类学纪录片的前身其实是人类学家在做一些研究时,为了使自己的资料更加详细、表述更加具体,而采用拍照、摄像的记录方式所留下来的影像资料片段。而现在,人类学纪录片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主流的艺术形式,使普通人也可以涉足影片。而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价值也在广泛的大众传播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即在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建构中,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晟丹.人类学纪录片的功能及分类[J].中国民族博览,2015(12):247-248.

[2] 任洪增.记录与传承——人类学纪录片的功用探析[J].电影评介,2012(23):1-2.

作者简介:王瑶(1992—),女,四川成都人,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3-0133-01

猜你喜欢
社会价值空山
空山
空山
汉字里的空山(外一首)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产品设计创新的社会价值最大化探讨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空山空语》教学设计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空山新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