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视阈下微信“抢红包”互动研究

2016-03-02 12:52张旭昭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庆401120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3期

张旭昭(西南政法大学 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庆 401120)



互动仪式链视阈下微信“抢红包”互动研究

张旭昭
(西南政法大学 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庆 401120)

摘 要:自马年春节后,微信推出了“发红包”、“抢红包”业务,以“病毒式”传播迅速占领了移动社交市场,引发了全民娱乐。本文通过对“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研究,探讨了微信“抢红包”在互动仪式上所构建的诸要素,指出用户对微信“抢红包”的热衷,根本上是为了获得情感能量。

关键词:抢红包;互动仪式链;情感能量

2014年春节以来,微信推出“抢红包”业务,该软件以其便利性、娱乐性和实用性,实现了社交和支付两大功能的融合,迅速占领了市场。据腾讯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月1日24点,过去一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23.1亿次,峰值时有240万个红包被发出,620万个红包被拆开。超去年除夕红包数量两倍多,创微信红包收发总量新高。微信“抢红包”能如此走红,主要是契合了用户的真实心理体验和内心情感的互动交流,更为重要的是,在发放红包的过程中互动体验所聚集的“情感能量”。美国社会学者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我们分析微信“抢红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一、微信“抢红包”的互动仪式分析

(一)“同时在场”和“设定界限”

通过互动仪式的四要素分析,微信“抢红包”是在微信所建立的群内部进行的活动,参加者一般都是熟人朋友,用户之间关系私密黏合程度高。一般抢红包或由其引出讨论的话题涉及群体内部人员,内部传播具有私密性,也因此对群外人设定了界限。柯林斯认为,仪式本质上是一个身体经历的过程,人们的身体聚集到同一个地点,开始了仪式的过程。[1]

而微信“抢红包”的用户并没有聚集在同一个真实的地点进行交流,又如何满足“同时在场”呢!但微信“抢红包”的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文字、表情包等一系列的符号进行及时交流,用户可以在几秒内接收信息并理解他人的信号,捕捉他人的姿态和情感,确定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从而达到主体间性状态。这样,神经系统能够直接远程产生连带作用,其效果与亲身在场将是一样的,打破传统媒体的时空束缚,凸显了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共同关注的焦点

柯林斯认为,有节奏合作与情感连带是互动仪式的构成要素,但相互关注的焦点也是不可缺少的。[1]微信“抢红包”用户通过在群里发放红包,并在红包上写上祝福语或用途,迅速引起群成员点开红包。首先,红包作为一种利益的象征,具有物质性,契合用户心理。其次,抢红包具有趣味性,在抢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随机抢到金额,这样刺激了用户玩的欲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其中。最后,抢红包具有互动性,在发放红包的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是不断互换的,当传播者发出一个红包,有成员没有抢到,就会觉得不过瘾,便会刺激其他成员再发红包来调动气氛。而在现实中,微信是依靠“强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交媒体,红包作为关注焦点,其所带来的互动分享可以是学习、工作、具体事务的交流,也可以是生活中柴米油盐的小事,一般都能激发群成员的共鸣和表达的欲望,纵然有时空限制,用户共同关注的焦点建立,互动也就随之展开。

(三)情感能量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核心组成要素与结果就是情感。情感原本在心理学领域被看成是一种“个体”的情绪和心理态势,而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中,情感却成为主导人际关系、影响人际行为以及构成整个社会的基础和力量。[2]从媒介功能属性来看,微信“抢红包”是在熟人建立的朋友群中进行,每个个体在现实世界中都有稳固的感情基础和情感纽带,当红包作为共同关注的焦点所引发的话题在群里持续升温时,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群讨论中。这些话题在不同的情景中构成不同的互动场域,如家人日常生活的唠嗑,同学、同事之间工作学习的交流。现如今人们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在现实世界又受时空的限制,缺乏交流。但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心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3]所以,用户内心渴望社交、渴望友谊和情感,而微信红包作为一种刺激物,让平时联系不是很紧密的亲朋好友参与其中,使用户都集中关注同一件事情,并且意识到彼此关注的焦点,通过语言、图片以及各种各样的表情包来表现,这样他们被彼此的感情所吸引,活跃了群气氛,彼此之间的感情状态也就瞬时大爆发。正如柯林斯所说,当互动的焦点变得逐渐协调一致,参与者知道彼此的节奏后,就会赶上“事态的步调”。[1]参与者在群里进行一轮轮的发红包、抢红包,就带动了更多的人参加和讨论不同的话题,由于群成员关系的平等性,在讨论中彼此会感到更加欢娱,会话节奏变得更加轻松,用户在彼此互动仪式中建立了情感基调,产生了团结感。

(四)代表群体的符号

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是事物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4]微信“抢红包”所形成的符号是多种多样的,红包、文字、图片以及各种表情都能作为一种交流符号,引起群体共鸣。其交流符号已打破以往符号的限制,表现出共享符号的特征,被群成员所接受并使用。在传统媒体中,媒介传递的符号带有个性化色彩,每个人对符号的理解是建立在个人主观认识基础上的,每个用户关注的焦点具有分散性。而抢红包作为一种互动交流符号,再加上用户相同的身份背景,易产生共同的关注焦点和情感共鸣,主要表现在成员争先恐后加入讨论互动或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抢红包游戏。

二、结语

本文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抢红包能够赢得受众喜爱,主要是因为微信“抢红包”提供了关注焦点,激发了个体在参与活动中的情感能量,并不断创造新的群体符号。因此,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挖掘人类传播行为在社会心理学层面上的根本动因——获取情感能量。[5]

参考文献:

[1]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3-125-160.

[2] 韩璐.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移动社交媒体互动传播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23-24.

[3]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6-70.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2-99.

[5] 陈权.互动仪式链理论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J].新闻世界,2012(10):184-185.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3-0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