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月斌
(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
高中物理的慕课教学模式探讨
郭月斌
(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
由于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并且其中大部分内容较为抽象,不管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理解都是很大的考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慕课教学模式随之诞生。而将慕课教学模式运用在高中物理教学领域,将给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带来极大的推动和影响。
高中物理;慕课教学;物理教学
随着高中教育改革近年来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实现更加高效的教学。而将慕课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物理课堂,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慕课的研究,整理并总结出慕课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办法。
慕课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英语缩写“MOOC”音译,其本质是一种大规模的互联网开放课程。慕课由愿意分享和协作以便进行知识学习的人群所组成,是一种针对大众的在线网络课堂,人们能够利用网络实现慕课的在线课堂学习,并同时达到了教学、讲评、测验、合作、社交的多重目的。慕课是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开放与共享的理念实现的教学模式,参与制作的教师或团队在进行在线课程的制作时,能够对互联网技术形式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运用。
慕课教学将听课学习、章节习题和课后反馈相结合与统一,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各个章节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有效处理,同时对重难点内容实现进行优化讲解。加之慕课实现了教育形式的创新,因此,师生可以在实践中利用慕课所发挥的优化教育资源价值,强化教学效果。
1.实现慕课教学,就要对包括微课在内的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开放。如果全部依靠教师或学科负责人邀请专门的制作公司或知识共享者进行制作,那么平台的教学内容和应用的更新将失去保障。举例而言,美国可汗学院的微课视频一直坚持使用自己的录屏软件和电子手写板实现独立完成,并且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完全依靠手写板完成板书的书写。由于手写板书的内容客观反映了教师的授课思维过程,对于学生也能体现出更加明显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慕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真正的价值。不仅如此,通过电子手写板实现的微课资源还可以让同等清晰度下的教学内容比课堂实录的视频更不占用内存,让储存容量不变的前提下,学习工具可以存储更多的教学资源。
2.随着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基本都开始使用或者拥有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根据利用这些设备浏览网络资源的现状,高中物理的开放课程资源应当可以在智能设备中进行方便快捷的点击观看,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课程的收看和学习。对此,开发周期短、内存容量小的片段式微视频应当成为高中物理教师和课程制作者首要的发展和研究方向。除了网络课程,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慕课教学也可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在线学习。
3.尽管慕课的教学已经在多个高校变为现实,并且对于高中的教学模式转变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但是慕课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是否真的“百利而无一害”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笔者通过对实施慕课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学校和班级的研究为例,有的高中学校在物理课程中,在慕课的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部分高质量教学资源,尤其是国外的教学资源在访问速度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并且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等问题,因此这些学校就建立了相应的教学资源中心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帮助学生搭建可靠的自主学习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和综合能力。不仅如此,还有的学校在实行慕课教学的同时,将学分制引入相应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为师生提供了独立自主地安排学习方式和方法的机会。由于高中英语课程在使用国内外开放教育的慕课资源相对拥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成功经验,因此高中物理的慕课教学模式可以相应地借鉴相关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慕课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基本知识,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实现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4.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着教学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中物理教师也应当在慕课的冲击下不断地充实自己。在这期间,广大高中物理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慕课教学意识,并且清醒地认识到以慕课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绝非专业教育技术人员和资源制作团队的事情,而是和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中物理教师必须不断地汲取和学习最新的教育技术,并将其合理融入自身的教育体系当中,从而可以胜任在慕课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从而使得教学效率和质量能够在慕课的辅助下得到切实的提高,专业化道路的发展更加顺畅。
综上所述,慕课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高中物理的教学观念和形式限制,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师需要按照教育信息形式多样化的要求,做好普及教育的工作,提高慕课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1]张春喜.高中物理课的MOOC教学模式探析[J].考试周刊,2016(47).
[2]王斌.高中物理“慕课”的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
[3]徐晓,张世波.MOOC模式在高校整合中的应用前景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