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孟村县宋庄子乡王宅幼儿园 张桂云
动手操作在数学中的作用
河北省孟村县宋庄子乡王宅幼儿园 张桂云
动手操作是幼儿自身学习的重要方法,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寻求答案,能够发展幼儿的感知与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操作材料,还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要实效性强,让幼儿感知数学。
数学 动手操作 形式多样
数学是一门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源于生活,引导幼儿感知和体验数学知识,是以发展幼儿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目的,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感知体验这些问题的存在,巧妙地引导幼儿运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大胆地尝试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动手操作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实物按一定要求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活动,发展幼儿感知与思维。幼儿的行动以及这些行动的协调,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活泼、主动地学习,幼儿的学习不是告诉,是感悟,更是体验,幼儿动手操作利用直观教具都是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它是幼儿在头脑中构建初步数学概念的起步,是幼儿获得抽象数学概念的必经之路。
同一类活动的材料要有实物、图片、符号三种层次,以此引导幼儿从动作——形象——符号逻辑思维的逐步发展,因此幼儿掌握数学概念的过程是由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的,它分为三个阶段。
1.动作表征阶段,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实物,如豆子、盖子、叶子、花片、小棍等,引导幼儿感知体验这些问题的存在。
2.形象表征阶段:为幼儿提供实物图片或点子图片,巧妙地引导幼儿动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大胆尝试这些数学问题。
3.符号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数学符号,即数字卡。
数学源于生活,引导幼儿感知和体验数学知识是以发展幼儿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目的,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让幼儿在图画中喜欢数学,让幼儿从喜欢看的画、美丽的图案和图形中的组合中寻找数、量、形状等数学内容。如:设计几幅用各种图形拼成的画面,让幼儿欣赏,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设计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思考,画中图形的形状特征、数量。然后,教师给幼儿相应的材料,让幼儿自己构建画面,让幼儿动手剪、贴、拼、画,创造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让幼儿说出自己用了哪些材料,使用了哪些图形,并能说出他们的数量,幼儿在动手活动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也学到了数学方面的内容。
幼儿园数学教育正发生着从注重静态知识到注重动态知识,从注重表征性知识到注重行动性知识,从注重掌握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的重大变革,我们要改变幼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幼儿的很多经验正是在动手操作中形成的,如果只给幼儿以语言讲解而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将抽象的数学符号强加给孩子,那么幼儿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数学概念,这与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感官认识论的思想是一致的,但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应用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有的教师给幼儿的材料五花八门,数量关系不突出,幼儿难以从中有所发现,有的没有指导幼儿通过操作发现数量关系,幼儿纯粹把操作材料当作玩具摆弄,有的教师把动手操作活动看作活跃气氛的手段,教学过程中仍然注重自己的讲解,那么怎样让幼儿在自己的具体操作中使数学知识得到发展呢?首先应让幼儿主动操作增加感性经验,悟到数学知识,而教师要通过动手活动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建议,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如:认识梯形的活动过程中,幼儿已有了认识正方形、长方形的经验,因此为幼儿准备了许多长方形、正方形的纸、剪刀,让幼儿自己折一折,剪一剪,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自己发现梯形,寻找梯形,并让幼儿在折折,剪剪,找找的过程中,比一比找出几何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将自己的发现与原有认识作比较,分析,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其次,给幼儿讨论评价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同伴间的讨论相互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开拓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互相协商的能力,提高集体探索活动的水平阶段。
动手操作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和幼儿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活动,注重实效,如:在学习7的组成时,为每个幼儿准备7粒种子,教学时要求幼儿先数一数共有多少种子,再把种子分成两部分,试试有多少种分法,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去感知是幼儿自身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寻求答案,注重的是过程,是发展幼儿感知与思维的重要方式,还可设计成如:准备7个物品①按大小分可分成1和6②按颜色分可分成2和5③按形状分可分成3和4,4和3,让幼儿操作时应及时提出要求,你是怎么分的,想一想还可以按什么分?这种描述尽管只是对感性认识的描述,但它却是形成概念和判断的基础,所以在设计操作时应紧紧围绕教学要求来规定操作程序的规则,设计操作的步骤,既需要幼儿观察和思考的问题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来操作也是保证操作成功的重要条件。
动手操作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自己独立,愉快地体验某一数学概念的属性,探索数学运算的规律,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利用操作活动学习数学,提高了幼儿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观察力、判断推理能力,操作活动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