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女子中学的复现及启示

2016-11-23 14:32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郑思东
学苑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男女中学教育

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 郑思东

论新时期女子中学的复现及启示

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 郑思东

曾在中国消失的女子中学在近年再度出现。本文从国际女子教育研究趋势、国内教育界对性别和性别差异的关注、时代对特色教育的要求和国内外妇女运动的推动四个方面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回顾了从维新变法、民国时期、解放初年到改革开放之后各个时期我国女子教育的发展、变化的历程;从中得出当下中学教育需要倡导社会性别平等的观念、加强教育中性别问题的研究以及采取因性施教策略的三点启示。

新时期 女子中学 单性别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女子学校在中国再度浮现。1981年,上海第三中学率先恢复女中建制。198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两所女子中学创建。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广州、北京等大城市的女子中学逐渐销声匿迹。二、三十年后陆续重现,其影响逐渐扩展到中、西部地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议论。这是历史的倒退还是时代的进步?是偶然,还是必然?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做出简单的判断,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客观、冷静地对女子中学的复现做具体的分析。

一、女子中学复现的背景和原因

1.国际女子教育研究的趋势。

从 20世纪 70年代开始,在教育领域内,性别差异和性别问题研究的地位开始提高。在社会学、经济学的宏观层次上,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们认为“传统的理论几乎完全忽略了性别问题,很少有人想到教育的长期影响在男女儿童之间有差别”。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们指出表面上的教育平等掩盖着实质上的不平等。在微观层次上,学者们集中于性别差异的研究和男女合校教育。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男女两性在认知能力上没什么不同,差别主要表现在自我概念、失败的归因等社会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方面的不同;努力奋斗而取得的男女同校学习的权利是否有益于女性的成长。激进的研究者认为“学校教育绝大部分定位于男孩的兴趣,大量的课本内容呈现的是男性,男女合校等于接受男性价值形态和标准。”有学者研究合校中的教学行为得出教师花在男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更多些,只有 35%的精力给了女性。这些研究结果使同校教育制度的正确性、进步性开始受到质疑。

2.国内教育界对性别和性别差异的关注。

80年代后期,教育界和心理学工作者突破以女性受教育机会均等来诠释男女教育平等的思维模式,开始展开男女性别差异与教育的研究。人们开始思考,男女学生坐在同一教室,在同一教师的授课下,使用同样的课本,是否就达到了真正的男女教育平等?人们开始关注女性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性别公平。现实中两性的性别特征和心理差异并未在学校教育中受到重视。在对学校所使用的语文、历史教材的调查分析发现,教材中的男女形象有明显性别偏见,对中小学生“女不如男”的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造成女生的自卑感。在中学课堂上,尤其在理科教学中,存在女生被忽视的状况,教师与男生之间的交流远多于女生,致使女生失去锻炼和展现能力的机会,从而丧失学习兴趣和动机。畏缩、不敢大胆质疑与思考已成为女生学好理科课程的最大障碍。由此,教育领域的有识之士呼吁必须关注性别差异,针对性别心理的发展特征,尤其是女生的性别特点,因性施教。

3.时代对特色教育的要求。

时代不断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机遇和强大的动力。“千校一面”的单一办学模式,不利于学校优势的发挥及学生潜能的开发,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知识观念等日臻多元化、实用化、个人化;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开始由标准化,单一性向个性化、多元性转变。加之,男女合校的女生在青春期易受干扰、早恋等种种现象,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苍白无力,使得单一性别的女子中学对“望女成凤”的父母们有很大吸引力。

4.国内外妇女运动的推动。

妇女解放运动与女性教育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近二十年来国际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对我国妇女运动产生了更为直接和深远的影响。但是,在教育领域,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比较注重的是从数量上提高女性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对女童入学、妇女扫盲考虑较多,而对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和偏见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女性主义教育主要指用“女性独特的视角来体验、考察教育问题,包括女性对教育的要求、理解,女性思维中的教育问题,女性解放的途径等”。女性主义对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文化的极大批判给我们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思维空间,促使我们思考中国的女性教育该如何发展。

二、近现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回顾

教育的发展不能超越时代的特点。经济水平、政治制度、思想文化都给教育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我国女子中学由兴到衰到再现的一百多年的历程,莫不体现出这一规律。为更清楚地认识女子中学在我国新时期再现这一现象,我们有必要将它与近代女子中学作一比较分析(见下表),总结其中所反映的规律,以便对我国的女中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教育。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每一次社会转型时期,女性问题就会凸显出来。教育作为女性获得解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权利,便会成为社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或关注的焦点。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

三、新时期女子中学所面临的问题

今天,男女合校教育已成为主流,再度浮现的女子中学,在大多数人眼中,其作为女性解放运动标志的辉煌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拂逆潮流的色彩。新历史条件下的女子中学必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社会舆论褒贬不一。

女子中学的赞同者认为,男女混合中学实施的仍是以男性价值观为主导的教育,忽视了青春期女生的生理、心理及智能发展特点,影响了女性潜在能力的开发。持反对意见者认为,男女分校是不平等的历史产物,阻碍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接受女中的家长和学生不多,学术界、新闻媒体对于女中的利弊分歧很大,特别是在大陆地区,女中数量比较少,总给人一种神秘感,女中的开放程度不够,社会对女中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不多。国内专门研究女中问题的专家和学者非常少,在男女合校为主流的今天,女子中学容易边缘化。

2.办学理念和目标尚需更为明确。

如何在多元化的教育格局中求生存和发展,如何在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足,是女子中学面临的严峻问题。近年新建女子中学不断增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尤需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和目标。现代女子中学绝不能为适应某些学生家长的单一要求,封闭办学,成为隔离与男性交往接触的特殊环境;更不能把办女子中学当成另辟蹊径、争夺生源的一种权宜之计。办学理念和目标若不明确,办学者很容易不自觉地走入传统女性角色定型的误区,如强调为防止早恋或把造就能上厅堂能下厨房的现代淑女定为目标等等。

3.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女中的特色发展。

当前大陆地区对中学的评价体系还比较单一,升学率还是评价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纯女生环境及其针对性的教育对女生的影响是长期的,对于女生在女校生活和学习的过程及长期影响,社会和家长关注不多。

4.特色课程建设障碍重重。

多年来女校边缘的生存策略,使以性别差异为武器,来争取生存权,来阐述其存在的合理性。女子中学立校的根基就是针对女生的特点“因性施教”,女中针对女性的特色化的课程是因性施教的重要载体,虽然各个女中都在积极探索,但总体上看,大多女校,还没有形成比较满意的女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还没有形成在国内有影响、受到广泛肯定的女性特色课程。

四、新时期女子中学复现的启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女子中学的再现不是单纯的历史重复,而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结果。无论是男女合校还是单一性别学校或班级都只是教育形式的一种,评价哪种形式对男女学生的发展更有好处,还要看办学者的理念和办学原则。女子学校或班级既可以培养出积极的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学生,也可以培养出传统的“淑女”和“贤妻良母”。但是,今天复兴的单一性别教育更多考虑的不是经济、政治等教育之外的因素,而是教育本身,其出发点是男女差异,归宿是男女和谐、均衡、全面、充分的发展。就此意义上而言,它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是一种进步的体现,因而值得尝试。因此,对女子中学的思考不能只停留在其利弊上,它的重现应该能给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社会性别公平化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有益的启示。

1.倡导社会性别平等的观念。

所谓的平等问题就是人与人利益关系的是否合理的问题。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说,教育平等就是男生与女生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平等的、合理的利益。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站在阶级解放立场上理解性别平等,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文化、观念上的女性解放运动,未触及女性自觉的性别解放意识,使得建国后社会衡量女性的标准呈现出男性化特征。这种状况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就是实施的仍是男性标准的无性别区分教育,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潜在的、深层的不平等,造成男女平等的教育方针与性别盲点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后,女生入学难、就业难、女性人才荒废等现象日益突出,女子中学的复现引发人们对如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思考。要实现两性平等的教育目标,除了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外,还要在全社会倡导社会性别平等理念,使全社会尤其是女性树立起自觉的性别平等观。同时,将社会性别公平理念切实地纳入到教育改革决策中,从性别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念和实践,以弥补教育中的性别盲点。只有这样才能创设出性别平等的教育环境,逐步减少乃至消除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所造成的性别歧视,促使男女两性和谐、自由的发展。

2.加强教育中性别问题的研究。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性别中立”教育观念,对我国的教育学术研究产生了相当严重的消极影响:它以其对男尊女卑社会性别观念的颠覆,掩盖了表面上男女平等下的实质不平等——以男性的品质来代替两性的全部性别特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教育研究活动逐渐陷入一种集体的缺乏性别意识的状态。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将西方社会性别理论系统的介绍到了中国,这种状况才得到改善,社会性别问题逐渐得到学术研究者的关注。

因此,我们应该在对现行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中的性别不平等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制定改革措施,并尽可能让教师参与到这一研究当中,使其成为具有反思精神的实践者。教育中性别不公现状的改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到教育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变革,既需要理论上的探讨与深化,也需要对我国教育现状展开实证研究,才能为实现教育公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3.采取因性施教策略。

在生理差异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角色、认知、行为、价值观等方面体现出的两性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教育应该承认性别差异的客观性,但避免性别刻板对教育的影响。但教育长期以来都受传统性别观念和文化影响,要依靠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传统性别刻板模式中脱离出来,因性施教才能最终实现教育公平。因性施教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男女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各种措施克服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发男女学生各自的潜力,使他们都能得到完全和谐的发展。

因性施教的基本策略包括扬长和补短两方面,即充分发扬男女学生身心发展中的长处,同时弥补各自的缺陷和不足。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转变教师的传统性别刻板观念和行为。

性别刻板印象是因性施教必须跨越的第一个障碍。性别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角色、人格特征等方面予以的期望、要求和固定不变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女社会角色的现实,并使之合理化、固定化,为现存的性别不平等状况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由于性别偏见常常在人的潜意识里起作用,教师只有首先纠正本身的性别刻板观念,改变态度,才能自觉地避免性别偏见行为的出现。因此,我们应该在师范院校及教师培训机构开设有关两性教育课程,让未来教师首先建立起社会性别公平观念,培养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教学行为的改进。性别刻板印象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的,它的改变只有日积月累的长期努力才能见效。

(2)注意教材的无性别刻板化。

教材是传输知识、传播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工具,同时也代表着社会权威的知识、价值和观念系统,明确显示着社会领导阶级为青少年社会化所选择的特定教学内容,对青少年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的调查分析都发现教材中的男性角色远远多于女性角色。有学者对人教社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共12本)的数据统计:女性形象出现率仅为 20.49%,而且年级越高,课本中女性出现的比例越低。男性角色多为社会型、事业型、管理型或悠闲型,而女性出现的场景主要在家庭,基本以配角的模糊形象出现。教材之中隐含的这种“男主女从、男强女弱”的性别偏见再生和强化了社会性别偏见观念,影响青少年对所属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归属,并使社会的性别偏见合情合理化。因此我们对中小学教材做修订时,要清除语文、历史、社会课等文科教材中不利于女生的教育内容,而且要邀请具有女性意识的学者加入教材的编写,提供女性思考的角度,改变教材中以男性为主的历史,努力达到无性别刻板化。

(3)增开特色教育课程。

男女性别本身无价值高低之分,性别差异却存在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有研究表明:女性的自信心随着学校教育阶段的提高有降低的趋势,中学阶段自信心开始滑坡。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长期的性别偏见已在不自觉中内化成女性自身意识的一部分,许多女生总感觉在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不如男生,造成女生发展的内在障碍,而这种障碍需要认识和克服的程度不亚于来自男性的压力,甚至比男性的态度更具限制性。针对这一性别心理特征,女子中学的特色教育课程可值得借鉴。

为树立女生正确的性别观,培养女生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的精神,可以开设女性成才课,帮助女生克服自卑心理,激发女生的学习动机。针对女生进入初中后期成绩下降或偏科现象,可以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正如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帮助女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青春期由于女生的生理发育较男生早,内心的心理冲突比男生更为严重和突出,从而影响学业,为及时解决学生心理上的不安与困惑,青春期心理辅导课的开设也很有必要。

总之,承认学生的性别差异是因材实施的出发点,可以说,没有做到因性施教就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因性教育,基本的策略都要长善救失,扬长补短,最终目的是使男生和女生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1]刘佳、王伦信.我国中学男女分校合校的历程及对单性中学的价值审视[J].基础教育.2009(7:38-40.21

[2]徐学兰.略论我国学校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10):131-133

[3]谭再琼、唐祺.对话与思考:西方教育领域中的“女性主义”本土化探析[J].河北师大学报.2001(7):85

[4]王晓轩.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潮浅析[J].文教资料.2013(9):80-81

[5]肖海英.“贤妻良母主义”: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主流 [J].社会科学家.2011 (8):41-43.47

[6]王敏.从求异到存异——中国女子教育使命的历史演变[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161-16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71

[8]聂琴.单一性别教育的再度兴起——以英、美、澳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08(12):19-22

[9]周颖莹.课程中的性别问题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23

[10]胡彩娟.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23

本文系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构建高中女子班特色课程体系的实践与研究》(GDJY-2014-A-b430)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男女中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男女有别
在多解中学创新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感觉那时男女很平等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