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探讨

2016-03-02 09:09:43吴思妤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5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探讨

吴思妤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广播电视台)



广播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探讨

吴思妤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广播电视台)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快了新闻传播的速度,新闻报道也更加透明和真实。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具有主体意识能使节目做得更加专业,具有受众意识能使节目收获更多受众,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是在长期的工作中磨练出来的,要同时具备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

关键词:主体意识;受众意识;探讨;广播新闻记者

1 广播新闻记者身份的现代阐述

记者是传媒行业中较为特殊的一个行业,他们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员,是新闻信息的采集者报道者,以传递社会正确价值观为己任,搭建起广播电视媒体与广大受众之间的桥梁,让市民从中了解社会热点、获取新闻资讯。一位优秀的新闻人,对新闻事件的发生不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且能与媒体和受众分享个人看法,当新闻记者身上具有这样的权威性,当一些公共事件发生时,受众会期待新闻记者对事件作出评价或发表意见。广播新闻记者与电视新闻记者的区别在于,广播记者依靠声音传达新闻消息,而电视新闻记者会有更多出镜的机会,可采用现场播报的方式,让民众透过电视屏幕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和结果。广播新闻记者不仅要广泛地搜集新闻信息,而且要声情并茂地将事情叙述清楚。

2 广播新闻记者应具有主体意识

广播新闻记者应具有的主体意识,包括对新闻事件发生的自我认识、社会责任感、主观能动性及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等。传媒行业对新闻记者的要求正逐步提高,实现“采-编-播”一体化,通过节目为广大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达社会责任感,及新闻记者个人魅力等综合因素,都影响着广播新闻节目的质量。主体性是新闻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2.1主体意识的决定性

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决定了新闻工作质量。如今,对新闻记者水平的衡量已经不单单考察其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而是逐渐看重新闻记者的头脑和思维方式。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能增加公共新闻本身的看点,从新闻事件本身引发出更多具有社会价值性的观念,对广大受众具有较深的感染力。

2.2主体意识的突出性

一则新闻报道的深度,能从中突出该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作为新闻记者,要用第三方的态度客观叙述新闻发生的过程,而一则好的新闻报道,广大受众可以从中了解到新闻记者的态度及对事件的看法。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并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向广大受众传递社会正能量。

2.3主体意识的能动性

主体意识能激发新闻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当新闻记者思维充满活力和激情时,才能更深刻地挖掘新闻主题,提升新闻质量。创新精神是从另一个视角看待公共事件的发生,它能打破新闻记者采编的固定模式,深化主题,吸引广大受众的关注。

3 广播新闻记者应该具有受众意识

新闻工作具有特殊性,它是依靠广大受众而存在的,若没有广大受众的支持,就无法突显新闻价值。所谓受众意识,是指新闻记者必须以受众为最终服务对象,对受众群体进行有效划分,然后做好新闻的选题和策划,使广播节目更悦耳动听,能吸引听众的注意。

3.1服务受众意识

广播新闻记者要站在听众的角度,思考听众喜欢什么样的节目,用什么方式呈现出来更新颖,更能引起广大听众的注意力。新闻报道因受众的存在而产生价值,因此,在新闻选题、采访、编写和报道时,必须以听众为最终服务对象,想民众之所想,播民众所需要的新闻。如某些广播整点时分的《新闻直通车》,会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当天发生的事情,并采取整点循环的方式,让听众在不同时间都能听到,这就突出了新闻的传播价值。

3.2善于引导受众

广播新闻工作者每天要面对的是众多的稿件和广大的听众,作为一个媒体人,有责任和义务肩负起社会舆论的责任,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新闻报道的受众,其素质参差不齐,年龄阶段存在差异,思想价值观念不同等,广播新闻记者要清楚自己和节目本身的定位,不能一味迎合所有的听众,否则很容易失去新闻的导向功能,降低节目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记者不仅是一个传媒的概念,其还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是社会舆论的引导者。新闻记者通过对主体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修养,可以促进其在工作中迸发出更多的激情和创造力,进而让每个新闻节目的采写和播报都更加深入人心,更具传播价值。

参考文献:

[1]许宏祥,许佳乐.学习对新闻记者个人素质提升的重要性[J].科技传播,2012(12).

[2]付帽杰,陈碧妹.论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J].科学中国人,2011(1).

[3]程美东,张学成.思考新闻记者社会责任及履行中的现实困境[J].世界新闻,2012(2).

[4]苏克宁,周仲举.论文摘类报纸编辑的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J].新闻传播,2014(6).

[5]冯焰峡,刘会彬.论新媒体浪潮下的受众意识[J].新闻研究导刊,2013(13).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探讨
联姻网络,让语文课堂精彩飞扬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22:02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探析
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分析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16:17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19:58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