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雄县第二中学 王春梅
生物教学中的概念教学
河北省雄县第二中学 王春梅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的基本内容,通过建立各种生物学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正确掌握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判断、推理、归纳、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
概念教学 生物教学 选择教法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的基本内容,通过建立各种生物学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正确掌握和运用生物学知识,教师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讲好生物学的概念。针对不同的生物学概念常选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生物学中很多概念是按照它实际的特有含义来命名的,如:染色体,从名称上看就知道是染成颜色的物质,具体含义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叶绿体,顾名思义,就是叶子中使叶子呈现绿色的结构。类似的概念还有:营养器官、生殖器官、伴性遗传等。
一个完整的概念往往是由几个要素构成,引导学生找出概念的要素,从而理解、掌握概念。怎样准确找出概念的要素呢?关键在于抓住概念中缺之不可的关键词。比如器官的概念“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关键词就是“不同组织”“次序”“一定功能”,找到关键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的组成。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概念的提出和形成来自于实验和人们的实际生活。例如:光合作用的概念,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光合作用发现史,从海尔蒙特的“柳苗实验”到萨克斯的绿色叶片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再到美国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示踪实验,最后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这段科学史有助于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且经历人类探索光合作用的漫长过程。经历了这一漫长过程后,学生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当然,这一历程只要求学生作为背景资料了解,不要求掌握,以免加深难度。这样既符合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在生物学中有很多相似的名词、术语和概念,学生往往存在模糊不清的印象。这些概念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极易失分的误区之一。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将这些易混淆的生物学名词术语加以比较、区分,使学生明确这些概念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能够将它们科学有效的区分,使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更清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例如:先天性疾病和遗传病,我们可以从它们形成的原因、遗传物质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分清先天性疾病指的是一出生就携带的疾病,这种病可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也有可能是由环境某些因素导致的,还可能是胚胎发育不良或畸形导致;而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可以是出生时就发病,也可以是长到一定年龄后发病。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两者存在交集,也有不同的地方。
在生物学中,还有很多概念都属于这种情况,如性状和相对性状、反射和应激性、性激素和性外激素等等,均可用比较法进行学习、巩固,在此不再多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