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先育心,知心方知人
——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实践

2016-03-01 16:02:49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周玲
新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德育班主任

□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 周玲

育德先育心,知心方知人
——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实践

□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 周玲

所谓德育的实效性,通俗地说就是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灵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实际效果。归根结底,就是要追求心灵的实际效应。

一、支撑顶层设计,让德育洋溢情怀

心理健康教育,聚焦的是人的教育,而人的教育最关键的就是人的心灵。归根结底,教育就是为学生的人生健康和健康人生奠基。这样,学校在德育顶层设计中必须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架构与支撑。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队伍建设、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学校及班级文化建设、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学校德育资源建设等方面都能有所构思与作为。

二、关注生命质量,让学生充满元气

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德育充满生命的元气。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业的提升,首先要研究如何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为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我们不回避高考分数的意义。学校教育,师生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学业。这是学生成才的基石。但分数取得的根本意义在于智慧的养育、人生的构建。帮助学生提升“如何学”、“成功学”的技巧,提供相应自我心理提升技巧,释放学生成长中的压力及创伤,让学生更轻松有效地投入学习中,提升学习效能。身心结合地解决“为谁学”、“谁要学”、“学什么”的深层心理动力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生命的质量。学校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生命动力和成长规划课程》,激发学生自我设计、自我规划,为自己人生和生命负责任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学生重拾生命成长中的自信心,强化“我有资格”、“我有能力”、“我有可能”的积极信念。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职业生涯和人生设计的领域。明确今日学习与未来专业和事业选择的关系,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倾向性,在相关测试基础上有效反馈,帮助学生规划个人发展。为迎接江苏新高考方案的改革,一支成熟的班主任队伍在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前就全员参加学生生涯发展规划师的培训,以专业的水准迎接新高考的改革。学校以心理中心为主力军,制定学生成长导师制,帮助学生发现、确立和提升自己的优势学科。学校将生涯发展规划课排入课表,每周定时、定地点、定人员为学生系统授课。学校除了心理专业教师、班主任生涯发展规划师外,还聘请社会行业领军人物为学生传授专业发展知识。学校《十三五规划》也就德育工作明确提出了要深化养成教育、责任意识、生涯发展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

三、引领教师成长,让校园弥散活力

教师在日常工作面对学生,始终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乃至对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育事件都有正确的认识、客观的思辨、透彻的分析、清晰的指导。教师的思想具有生动性、通融性、时代性,学生的思想就不断地被开悟,心灵不断地被启迪,价值观不断被澄清。这样学生对教师的敬佩就油然而生。面对学生,教师是一面道德的旗帜,不论贫富,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远近,客观合理地处理每一件事情;不论轻重,是非分明却又宽容地接纳每一个学生所犯的错误。师德在这里始终洋溢着可亲可敬的、令人自慎、催人奋进的教育气息。

优秀的教育必定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的教师根植于优良的心理品质。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班主任,一支好的德育队伍的培养是一个需要智慧的过程。学校班主任都自觉参加心理兼职教师的培训,主动加入学校心理教研组研修心理工作技法。80%以上的班主任老师都自愿参加苏州市心理教师上岗证培训,假期高额自费参加更高层次的心理培训。班主任们掌握丰富并有实践意义的心理知识就能凭着自己丰富的心理学养,能敏锐地感知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轨迹,以自己优秀的心理品质,真切地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发展,使得传统德育的“严格、严肃、严整”转化为德育的“美丽、美妙、美满”。

四、整合德育资源,让心育辐射能量

学校德育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我们主力打通德育的生活、社会、文化、艺术及人的心理、个性通道,以求真正的落实。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充分关注了学校文化环境、历史文脉、景观熏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家长沙龙、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校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根据家长的需求开设主题讲座:《孩子成人,你准备好了吗》、《考前家长辅导》、《入学了,家长(孩子)如何适应》、《学生生涯发展规划辅导》,以及分年级、分阶段、分班级的各类心理咨询、辅导,让家长学到更多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水平,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帮助孩子获得成功快乐人生,改善彼此的心灵。我们邀请社区、街道、派出所、文化单位等走进校园参与心理活动、培训社工,一方面辐射心理工作,更多的是让社会了解学校、理解学校、支持学校。心理社团、心理志愿者们也走出校门,将心理工作送进社区,用社会的信任与期待激励学生的心灵成长。就这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实践活动从学校层面走出校园,辐射社区,影响社会。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在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上起了鲜明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生命成长的滋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滋养乃至对学校教育教学品质的提升等都具有广泛的作用。中医说“通,则不痛”,打开心理通道,我们的德育工作就如水就势,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德育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夸夸我的班主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