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凯
(德州学院附属小学 山东德州 253000)
体验性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实施策略浅析
闫 凯
(德州学院附属小学 山东德州 25300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曾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可见”体验”在儿童品德的形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体验性教学 品德与社会 实施策略
体验性学习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体验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意识的情境创设和引导鼓励,激发学生把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以内化、体认、内省、感悟,从而实现学生内心自主性成长的过程。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自主探究的广阔天地,学生在亲历和参与的活动中获得真切的感受,在这样的感受体验中,产生心理认同,提升了道德认识,激发了道德情感,才能形成自律,进而转化为个体道德准则。体验性学习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通过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体验性学习是现代学习方法的突出特征。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呢?我想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是对它的最好诠释。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操作、去实验、去做事情;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解放学生的时间——别让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余时间还给他们。
具体到《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课后注重实践和同学间的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故事、小品、情景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课堂活动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
如在学习假如没有诚信时设置这样一个背景材料:张丽去参加市奥赛。这次的奖品可是张丽梦寐以求的,获得一等奖的同学可免费到海南五日游。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张丽同学真的获得了一等奖。她拿着奖状和卷子看了又看,高兴得热泪盈眶。突然,她的笑容凝固了,她发现卷子上有一题错了但却没有扣分……她陷入矛盾之中。
(1)张丽同学该怎么做?为什么
(2)假如你是张丽,你该怎么做?为什么?
(3)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如果生活在没有诚信的社会环境下,你会感到怎样?为什么?
设置特定的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让学生直接参与,学生激起的情绪,成为需要的推动,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下产生认知,道德情感的冲突,通过体验、讨论、感悟,完成个人价值由“顺从”到“认同”到“内化”的过程。
另外实践体验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社会调查、辩论、竞赛、采访、实际操作等,这些形式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潜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合作精神得到加强,道德品质得到内化。如保护环境一课,让学生去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状况如何?又怎样去解决?带着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深入工厂、河流、农贸市场去调查、访问、搜集材料。在汇报会上,许多学生感慨万分,他们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这里的环境问题依然很严重,就我们一所学校每天都要拉许多的垃圾倒在垃圾台,垃圾台周围臭气熏天,令人窒息。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全都排到河流,使得我们的河流变成了惨不忍睹的臭水河,河面被白色垃圾覆盖了。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加深了对环保知识的认识。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有利于学生内化道德认识,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教学中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的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
《品德与社会》要体现“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俗话说得好,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唯有体验过的才永生不忘。“经历了就会被感动,行动了就会有收获”。能够诱发感悟的真正有效的体验,除了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更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与学生平等地交往,对学生由衷地关爱,给学生热忱的鼓励,跟学生友好地合作,让学生勇敢地表现,让学生在情感中体验,不仅需要老师的身体力行,也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在教学新中国的成立时,我们一起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生深深体会到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在讲述战斗英雄故事会时,上面的同学讲的慷慨激昂,下面的同学听的义愤填膺,学生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国旗是用战士们的鲜血染红的,那些为了祖国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是永远的丰碑。当我们一起唱国歌时,大家的情绪受到了感染,在丰富的、贴近生活的感性材料面前,通过情感的唤醒,学生的各种思想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从体验入手,是解决知行脱节,提高品德教育实效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