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澎
(作者单位: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新闻的意境之美
彭 澎
(作者单位:驻马店广播电视台)
摘 要:新闻作品如果赋予它意境的描写,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往往会给原本枯燥的新闻赋予极大地感染力和可读性。关键词:新闻意境;融情入景;触景生情
新闻要求语言简洁、直白,长期以来,对新闻题裁也形成了一定的限制,有些新闻往往语言呆板、枯燥无味、缺乏美感。而如果一件新闻作品赋予它意境的描写,往往会给人带来清新明快的感受,给原本枯燥的新闻事件赋予极大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纵观国内外一部部、一篇篇让受众提起来记忆犹新、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新闻作品,分析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营造了意境之美。笔者以为,在创作新闻作品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情景交融、意境贯通、文意达顺、音画合一以及声文并茂,是每一位新闻记者追求新闻意境之美的终极目标。新闻意境是记者根据新闻事实本身所孕育的主题思想,选取一定的真实生动的场景或景物加以表现,它是由完全真实的生活画面所形成的境界。一篇角度新、立意新、技巧新的新闻报道,往往作品的意境也是很美的。例如,在新闻《习近平同奥巴马在中南海会晤》,记者这样写道:“瀛台桥上,两国元首凭栏远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华灯初上,熠熠生辉。古老的瀛台见证了几百年中国的变迁。……夜色渐沉,两国元首聊兴不减,信步来到迎熏亭茶叙。”这段文字寥寥数语就把两国元首会晤的场景描绘的栩栩如生,同时也展现了两国元首对中美两国友好关系的信心。而作者独具匠心地营造了意境之美,成就了一部受众耳熟能详的、成功的新闻报道。由此可看,新闻意境营造成功的作品,才是新闻作品之美之处。
一方面,要把握新闻作品和文学艺术作品的区别。文学艺术中的意境,是作家艺术家和诗人通过夸张、提炼和巧妙的虚构而形成的一种非常感人的艺术境界。中国古代文学评论家常以作品意境的高下来衡量、评判作品的优劣、成败,以此彰显文艺作品的意境之美。作为文学艺术作品,根据艺术家表情达意的需要,是允许夸张的,而且是一种常用的创造意境的手段。然而,作为表现真人、真事、真景和真情的新闻作品,其意境的营造,诚然与艺术作品的刻意表达不同。作为新闻作品,其不允许记者为了创造一种美好的意境,而脱离对新闻事件的具体真实的描绘,去追求意境美,它的意境是在对新闻事件如实描绘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但是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在意境的营造手法方面,有一个同工异曲之妙的地方,就是“移情”于景,为表达主题、渲染主题而服务,并且都有极强的感染力,都具有审美特征,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另一方面,不要刻意去营造新闻之美。新闻作品在意境营造上不能违背客观、真实的新闻属性。新闻事件中所展示的人物、事件、场景和情感等,必须真实、生动、感人,给受众以美的视觉感受,不能给受众有画蛇添足之感。新闻作品的意境之美不能刻意甚至肆意的去营造,不能给人有丝毫的无病呻吟和矫揉造作之感。电视纪录片《西藏的诱惑》运用一个个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凝固的静止的画面细节,展现了西藏的自然风情,蓝天、白云、孤树、顽石、绿草、壁画,磅礴的山川,浩茫的草垫,沧桑的古文化遗址等画面细节的刻意捕捉,营造出净土、绿洲的独特意境,令人对西藏高山仰止、顶礼慕爱。由此可见,新闻作品的意境营造要客观自然的流露,要恰当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融入到作品当中,创造出深刻、含蓄、蕴藉的意境之美,作品才能感染人,才会在传播过程中收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塑造新闻意境美的方法不外乎根据意和景交汇融合而成的特点,大致分为以情为主、以景为主、景情交融等创作手段。
3.1 注重融情入景
这是以记者的思想感情为主导的意境创作方法。记者在采访和调查研究工作中带着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去体察事物,身边的一草一木,都用既定的思想情绪去观照,去陶铸,给其赋予特定的性格和特征,为表达主题、升华主题服务。这种方法也就是散文家所说的“神与物游,游山,则情满于山,游水,则情溢于水。”同样的一件事物,具有不同心境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同样的花和鸟,有人观之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带着离情别绪去看花和鸟的;有人则赞叹:“鸟语花香”,这是带着兴奋欣喜的心绪看花和鸟的。同是花和鸟,观赏的主体思想情绪不同,所产生的意境就不同,对读者的感染作用也不同。运用融情入景的手法塑造意境的例子,在新闻作品中比比皆是。如消息《西乌珠穆沁草原旱象添生机》,文中写道:“久旱不雨的西乌珠穆沁草原,七月二十四日普降透雨……在河边畅饮的骏马昂首嘶鸣,戏水的牛羊甩耳撒欢,萎蔫的牧草舒展枝叶,抖起了精神。旗委负责同志说:‘这场雨对抓油膘和牧草后期生长都有利。’。”一场喜雨给草原带来了勃勃生机,记者没有直接夸赞,而是把自己的欣喜之情熔铸在情景的描绘之中,从而创造出一种久旱逢甘霖的美妙意境,营造出一幅优美的草原“喜雨图”。由此这样巧妙运用这种融情入景塑造新闻意境之美的手法,诚然会给广大受众带来鲜活的新闻享受,让大家有耳目一新、过目不忘之感。
3.2 注重触景生情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由于人们的审美习惯和文化意识的积淀,对一些事物和景物的特征形成了一种相当稳定的审美意识。例如,一见到月圆,就会产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家团圆的心绪;看到初升的太阳,就会想到蓬蓬勃勃的事业;看到秋风扫落叶,就会产生萧条失落之感……这种见到不同景物,就产生不同情感的现象,就叫触景生情。具体到新闻作品中,记者为了真实反映主人公在特定场合、特定景物下的特定思想感情和心绪,就常常采用这种触景生情的方法,来营造出特定的意境,以感染读者。例如,获得中国新闻奖的通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讲述了一位家徒四壁、诚信还债的吴玉兰老人的故事。作者用白描手法向受众介绍了老人那暗淡的光线下、几件已看不出原始颜色的旧家具、贫寒简陋的家,同时展现了年迈、瘦弱的吴兰玉困难面前并不愁楚而是乐观达然的诚信精神,这样以景入情,构成了具有两重不同氛围的层次鲜明的图景,从而把主人公还清债务后的轻松情态跃然纸上,获得了新闻作品的成功。
3.3 注重景情相融
不管是融情入景,还是触景生情,不能单单为景而造境,也不能单单为情而设景,为情而取景。做到景情交融才是新闻作品营造意境之美的至高境界。记者在写景时,要注意到情。在写情时,也要照顾到景。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情融合,让受众看不出刀斧之痕、雕凿之迹,达到浑然一体、圆通完满的意境美感。驻马店电视台创作的长纪录片《洪汝河畔抗天歌》在景情交融的意境营造方面进行过这样的探索:茫茫大水中,灾区的一个小学校被淹到只剩下房顶和一截围墙的位置。夕阳西下中,一个邻近村庄的孩子孤单的蹲在墙头上,看着他无法再去学习的学校。记者在冲锋舟上拍到大水、学校和孩子的画面后,问孩子:“小朋友,天晚了,回去吧?”孩子回答:“好”。而后孩子再没说话。等记者走时,他仍然蹲围墙上,呆呆的望着被淹的学校。这一组画面和同期混声营造的意境氛围,揭示了自然灾害对人们造成的身心的创伤,表达出人类渴望生活、追求平安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合理运用意境,营造气氛,做到景情交融,不仅能增强新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能带给人们以遐想,使整部作品富有韵律美,显示出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写作中要对新闻的意境美进行积极探索,要善于动情,多情才能善感,感受是笔端意境的不竭源泉,独到而真切的美的意境得益于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