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凯迪
摘 要:当代播音员主持人日常口播中是将基本的无声语言转变为有声语言,从而让受众从中听取文本内容。不同场合下的艺术形式对口语传播有着不同的需求,当播音员主持人在舞台呈现朗诵作品时,就不能运用平时口语播报的形式方法,而要通过理解作品文稿和作者希望以此作品表达的最终思想情感,通过加以播读上的技巧增强语言的塑造性、艺术性从而达到传播效果。不难看出情景再现这种备稿方式在理解过程中作品尤其重要。
关键词:朗诵;情景再现;触景生情
朗诵是通过播读者加以播读技巧的运用对文本上文字的“二次传播”。任何一篇朗诵作品每个个体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是因为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感悟不同,在稿件的处理变化上也有所不同。朗诵者只有先走进作品,找到朗诵作品中的主旨感动自己,如果自己都无法被打动那样也不会打动听众。运用情景再现的方法,发挥想象,将自己设身处地在文章的情节之中,寻找文本内容与受众的共鸣之处。
1·何为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是指朗诵者在对文稿熟知的基本情况下,将其内容中所描述的人物、故事、情节、景色、情感融为一体,再像放电影一样在自己面前浮现。播音员主持人在播读作品时,常常会运用情景再现的方法调动自身情感,如果一篇稿件拿到手上不走入作品,很难和稿件之间摩擦出火花。朗诵者再加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有声语言的二次传播,将作品展现在受众的面前。
2·“情景再现”在朗诵中的运用
朗诵者在舞台上进行有声语言的传播时,希望台下观众同样可以体会到作品的思想情感,大多数情况下朗诵者会使用情景再现的手法达到传播效果感染听众。理解作品是朗诵者备稿的必要前提,随后在文字基础上走进故事情节感受情感的转变,再通过有声语言对稿件进行二次创作,以独白、抒情、演讲、爆发等朗读节奏的变化来传递出自己眼睛所见,内心所想。下面以第二届在苏高校大学生原创诗歌朗诵大赛特等奖作品《记忆的温度》为案例分析,体会情景再现在朗诵作品中的巧妙运用,以及它在朗诵过程中的作用。
2.1深入文章,划分层次
读者在朗诵作品的准备期间,对文章内容中心思想应该有着大致的理解。这并不是要求朗读者将作品背熟,而是确定文稿的中心主线、理解文章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和最后的主题升华的意义。
《记忆的温度》是以第一人称为视角,作者作为志愿者走入了一群无声的天使,他们是一群自闭症儿童。运用了童话故事情节,把这群“星星的孩子”写的可爱至极。随后对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自闭症孩子重点描写,讲述了她是多么想喊一声“妈妈”,可惜她因为先天条件做不到,当她可以张嘴喊妈妈的时候,妈妈已经不在了。最后看到漫天的繁星,呼吁人们关爱自闭症儿童。
2.2身临其境,感悟角色
作品第一段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过去半年我在拍摄自闭症儿童,将他们的点点滴滴记录到我得纪录片中,“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他们没有别的只是孤独,于是我在纪录片里这样写道”引出下文同时情感发生转变。
第二段通过童话故事的讲述手法,将受众拉近童话世界。“他们是来自星星的孩子,星光的光亮似乎来自许多年前,眼睛所感受到的光是迟钝的,他们就像丢了钥匙的门,这就是这个世界,不完美的部分”这句话写出了孩子虽然陪伴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好像永远也走进不了他们的世界。“说实话,我很多时候羡慕他们,可以活在醒不来的童话,可每个童话故事都有自己的烦恼”。自闭症孩子大多数不可以像别的孩子一样正常交流,当我们被世事所迷失方向的时候,是否也能体会这一群“星儿”他们的烦恼。“小美人鱼没有脚、青蛙王子长不大、睡美人醒不过来。童话终究会有结尾,可是孩子们好像不会醒来。”例举出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更生动形象的刻画出“星儿”在现实世界中的艰难与不公,永远活在属于他们自己的童话故事里。
第三段讲述了一位来自中国台湾的自闭症患者,讲述了她和妈妈之间的人情冷暖。“我有点不太一样,从小我和妈妈的关系,一直很糟糕,也没有办法跟大家沟通。医生说你们自闭症体质的人,很容易有过度的反应。”让受众体会到自闭症儿童的日常行为方式,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妈我好想你,妈你不要走,可我却说不出口。因为,妈妈已经不在了。每当妈妈用力抱我的时候,我却只像块石头给她抱。我也想主动拉着妈妈的手,想喊一声妈妈,妈,可是我却做不到”。这一段故事情节的描写將全文推向高潮,这是自闭症孩童最纯真的内心活动,他们也很想表达出爱,可是他们做不到,他们也想张开双臂拥抱母亲,可是母亲却已离他们远去。朗诵者在朗诵时对文章加以改动,“想喊一声妈妈,妈”,第二句妈,喊的撕心裂肺,喊出了自闭症儿童与病症的顽强抵抗,喊出来自闭症儿童内心的苦涩与悲痛。也将现场每一位观众拉近与“星儿”之间的距离。“母亲吻着车票说,童话翻到最后,可能会有机缘。可能只是泡沫,但都是一样五光十色。”同样这是每一个自闭症儿童家庭父母的内心所照,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最终是不是会“醒来”,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父母也会尽百分之一百的努力。“我曾残忍地问过现场的每一位摄影师,人生是一张单程票。如果你的孩子是星儿,这张票你是想补?还是想逃?”这也是社会目前最现实的问题,当人们刻意避开这一特殊人群时,如果是出现在你身边,你会怎么做?同样也把问题抛给观众,让观众有所思考和感悟,更好的融入作品产生共鸣。
第四段升华主题,“长夜将尽,光亮不远。我常常想起那样一个镜头。一个孩子稍稍俯身于另一个孩子,为她采集一束鸢尾花。”用孩子们之间的点滴温暖作为我们内心美好的愿景,希望他们都是自己的赢家。
3、总结
朗诵是一门艺术,离不开事先的辛勤付出准备,首先离不开备稿六步: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突出重点、确定基调。但如何熟练掌握备稿六步的方法就需要对稿件进行“理解作品——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这样朗诵者才能更好的去驾驭作品,通过有声语言的二次创作,让受众有主人翁意识走进作品、参与作品。让受众情感由内而外的爆发,朗诵者首先得感染自己,要让情随于景、情源于景和情延于景,情感的作用是凌驾于作品之上的,情景再现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李慧聆.周耿 自闭症儿童教育与训练文集[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5(5).
[3]傅宏.孤独症病因模式与治疗选择[J].孤独症康乐园,2004(8).
[4]乔芳芳.“情景再现”在播音主持中的应用.安徽.安徽文学.2011年06期.
[5]张芳馨.让学生去“导演”——浅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情景再现”获得的引导.吉林.科教文汇.2007.4(上旬刊).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