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因此,鉴赏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最重要的是明确诗歌的抒情方式。抒情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为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重在就间接抒情中的“触景生情”和“寓情于景”两个概念进行区分,以期在教学中有所突破。
关键词:诗歌鉴赏;触景生情;寓情于景
2017年陕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全国II卷)“古代诗歌阅读”这一题目设置为一道双选题,一道论述题,共11分。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题目的设置相较于之前的考题做了很大的调整,改革之前,“古代诗歌阅读”考点为两道论述题,然而,不管题型如何改变,考题分值不变,考查的知识点依旧:(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4)概括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指出,古诗文阅读为考查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级的题目,要求考生做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古代诗歌,最重要的是明确诗歌的抒情方式,抒情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比较好理解,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方式。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在讲解“间接抒情”这一概念时,课堂上,学生间产生了争执,间接抒情分为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与借古讽今两组概念学生较易理解,而其他两个概念学生颇有争议,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两组概念,我设置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探究:诗歌鉴赏中到底是“先观景再生情”还是“先有情再观景”?
学生1:我的观点是“先观景再生请”。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若没有明月当空,诗人怎会产生思乡之情!
学生2:我的观点是“先有情再观景”。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因情而观景,因情感而触发了创作的契机。
学生3:我的观点也是“先有情再观景”。老师,我的想法可能唯心,但我认为,所有景的描写、情的抒发,都依托于人心中那个情感的种子,若没有这个情感的种子,那所有人都是冷漠无情的,又哪里来的“乐景写哀请,乐景写乐情”?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也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由是观之,都是在抒发和宣泄情感,情应置于景之上。
学生4:老师,我觉得两种情况都有,具体依诗歌而定。例如,南唐后主李煜的“多少恨,昨夜梦魂中。”(《望江南·多少恨》)白居易的“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琵琶行》)这两首诗都是“先观景才生情”。而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则是“先有情再观景”,因诗人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古驿道,残破的荒路,写出了苍凉寂寥的意境,“西风”是蕭瑟悲凉的气氛。此处的“瘦马”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是作者情感的衬托。
“情”与“景”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必须依照诗歌中哪个因素居显性位置而定。
例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若非那一刻“月色入户”,苏子瞻也不会“欣然起行”“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处描写即为“触景生情”。
又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场景描写之中,却是离愁别恨在先。
2017年陕西高考语文使用的全国卷Ⅱ“古代诗歌阅读”考的诗歌是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诗歌的颈联“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子瞻嘱咐子由“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苏轼此诗,虽是想象,是虚写,但却寓情于景,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难怪林语堂先生说:往往为了弟弟苏辙,苏轼会写出最好的诗来,其中,最著名的是苏东坡写给弟弟的《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
因此,判断诗歌抒情方式究竟是“寓情于景”还是“触景生情”,需从诗歌本身出发,“触景生情”是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如:明·李贽《焚书杂说》:“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元·无名氏《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地见景生情,伤心。”而“寓情于景”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外在表现是诗词中会有明显的包含着作者感情色彩的词语。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王国维提出:“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无论“寓情于景”抑或“触景生情”,最终的目的都是达到“情景交融”。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诗歌的意境创造就是二者完美结合起来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刘翠环.高考诗歌鉴赏题与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李莉.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王美智(1981—),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陕西省及西安市教学能手,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合作导师,陕西省基础教育研发中心及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学科教学专家。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