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真正走进生活

2016-03-01 12:18:04
关键词:数学情境教学手段生活化

杨 亮

(江西省永修县城丰学校 江西九江 330300)



让数学真正走进生活

杨 亮

(江西省永修县城丰学校 江西九江 330300)

摘 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要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本文通过更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数学与身边事物联系起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关键词:数学情境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生活化

小学数学人教版新教材使用几年来,我对于新教材更丰富的色彩、更贴近生活的编排深有感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小学数学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学到的新知识不但便于记忆而且容易掌握,并能够较好地迁移到新的情境中。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呢?[1]

一、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编排生活化的数学习题。

数学活动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也离不开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过程,即是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有趣的数学、鲜活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情境创设要追求真实有效。如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应用题情境:出示一组快餐店推出的套餐,让学生为自己和妈妈各挑选一份爱吃的食品,由此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诸如5+4、7+22、23+10、20+14此类的算式,通过让学生口算与说理解决掉,然后着重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探索研究,通过学生摆小棒说理、交流展示计算方法等形式逐步掌握进位加法“满十进一”的算理,获得基本的算法。这样的课,不但让学生经历了计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种真实的、生活化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探求欲望。[2]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通过讲授特定的解决方法来为我们的学生解决特定的问题,只看着于“算法”。对于那些具有开放性、隐含着教学规律的问题只是要求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选择性的计算。这就无形中使学生无法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而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其实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是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数学现象,这就为创设情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应针对这一实际,精心编排习题,使每个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也得到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师在编排习题时,应当首先考虑到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寻求学生感兴趣的有体验的素材,结合他们的认知基础来编排学生感兴趣而又贴合实际的习题。

二、教学过程融入生活情境,创设生活化的教学主线。

教学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决定了教学是实现教育过程的基本途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般由准备——新授——练习——应用这样几个环节组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常根据不同的环节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创设和变换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现实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一课时,我始终围绕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来创设教学情境展开教学。在课的一开始,先问学生:“你们一般都几点起床?”进而发展到吃饭、上学、午休、写作业等的时间,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各个不同时间段的生活情境,在此基础上让编出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进行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时间的理解,强化时间观念。这节课以“作息时间”这一主线贯穿情境始终,让学生充分体验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并学以致用,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主线,恰当把握好情境的适度性以及情境的丰富性。

三、学习过程模拟生活实践,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学习方式的生活化,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让学生模拟生活实践,在课堂学习中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更系统性的掌握知识。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课后练习是学生理解、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课后练习的生活化,可以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客厅的面积,再测量一下地砖的长和宽,并算出它的面积,最后估算一下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50元,一共需要多少钱?我在教学中又开展了“设计你的卧室”数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学生先做好地面的设计,包括家具摆放的位置,还要选择适合室内空间的地板、家具、粉刷墙壁和天花板的涂料、电器等。设计好图纸后,再做市场调查,通过各种途径调查建材规格、型号、价格等一系列信息。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既能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兴趣盎然,亲近数学,真正让数学走近学生,让数学走入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六年级第二学期,学生进入总复习,要把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网络,并查漏补缺。教师如果一味地机械整理,学生会感到枯燥,也不能发现并不上知识漏洞,达不到较好效果。教师大胆采用“开放式”教学,由学生自己整理知识。在复习“比和比例”知识时,教师先启发学生想:比和比例由那些区别?引导学生认识到可以从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三方面进行区别。之后,由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从这三方面自己整理比和比例的知识,主动建构比和比例的知识系统,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时间去合作学习,集中集体的智慧,完整、正确地将知识整理出来。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编排习题、创设教学主线、培养学习方式等多种方法来落实数学的生活化,让数学教学从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使生活化的情境成为沟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的桥梁,让数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主动探究、发现、体验、运用,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学习服务于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1年。

[2]鲁加国,让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63。

[3]冯帅,融入生活享受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与反思,《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4。

猜你喜欢
数学情境教学手段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求知导刊(2016年33期)2017-01-20 13:59:38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情境的创设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0:42:29
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学生轻松学数学
文理导航(2016年33期)2016-12-19 21:37:32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14:50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