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和
一、情境创设读题:身临其境,生本交融
如何在上课之初就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他们的兴趣呢?我常常运用的教学策略是“故事编造导课、情景创设读题”。因为故事情境里的想象性、生动性、实践性和可发挥性,能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快速地调动起学生亢奋的情绪和浓郁的兴趣,并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笔者曾执教人教版《中彩那天》一课,仅仅4个字的课题,竟让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意蕴深远。
【幻灯1】
中彩那天(中了一百万呀。)
中彩那天(中了一百万呀,突然发现被人跟踪。)
中彩那天(中了一百万呀,突然发现被人跟踪,很快,钱就被歹徒抢走了!)
中彩那天(中了一百万呀,突然发现被人跟踪,很快,钱就被歹徒抢走了!幸好,警察从天而降,抓住了歹徒,钱失而复得!)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中彩那天》。(生读课题)
师:读得无精打采。呵呵,这彩票可是你的哟。
生:真的?
师:就是你的,并且是中了一百万,一百万呀!
生:不会吧?天呀!
师:此时心情如何呀?
生:兴奋。
师:带着这种体会,再读一次课题吧。(生齐读,声情并茂,异常兴奋)
师:别高兴得太早了,你后面有人跟踪喔,有贼人瞄上你了!此时心情又会如何?
生:紧张、害怕。(生读课题)
师:钱被抢了,一百万被抢了!此时的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呀?
生:痛苦、悲伤。(生读课题)
师:万幸呀,警察及时出现,抓住了歹人,一百万又回来了。这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生:感动、感激。
师:那就带着这份情感齐读课题吧。(生读)
课题非常简单,但通过创设情境,竟让简单枯燥的课题,变得丰富有趣而又意蕴无穷。有“兴奋”、有“紧张”、有“痛苦”、也有“感动”,生活中常有的情态,在短短几分钟的阅读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试想,学生一上课就如此入情入境,随后的课堂教学和文本阅读,他们定会趣味盎然、忘我投入。
二、标点辅助读题:语势变换,萌动心绪
读题时,借助标点符号的辅助力度,变换课题的语气语势,也能瞬间扣动学生的心弦,触发他们的情感。笔者曾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就采用了标点符号添加与变换的方式读题。
【幻灯2】
只有一个地球( )
只有一个地球( )
只有一个地球( )
只有一个地球(, )
师:今天我们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大家看,我在课题的后面加了个(),我们尝试着给课题加上标点符号,看能否读出不同的味道。来,我们先给它加上句号。句号表示话语的完结,属于陈述性的语气,要读得干脆平和,不拖不扬。(生读,语气舒缓,语速均匀。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地球”两字的读音要短促、平和)
师:还可以加上什么标点呢?
生:问号。
师:问号表示什么?
生:表示疑问、不解。(男女生比赛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地球”两字要读得有疑惑感,“球”字的读音更要往高处扬)
师:除了句号、问号,还可以加上什么标点符号呢?
生:感叹号。
师:加了感叹号,这话里包含怎样的意思呢?
生:告诫人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绝无第二个。
生:警告大家,地球只有一个,不能破坏她。
师:是呀,地球只有一个,我们怎能破坏她呢?带着这种体会,我们一起来读吧。
(师生齐读,读得高昂、紧迫,有气势)
师:刚才我们加了“。”“?”和“!”,现在老师把课题用逗号停顿,“只有一个地球(, )”,后面的部分你们进行补充,使之成为完整的一句话,可以考虑用不同的句式和语气。
生: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一定要保护她!
师:感情真强烈,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呀。
生: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不保护好她呢?
师:好一个反问句,诘问的语气,告诫人们一定要保护我们唯一的地球。
标点符号除了起到断句的作用,还能变换语气,增强或减弱语势,甚至改变句子的意思。本课的导入环节,简单而又高效,抓住标点的变换和短长句的运用,引导学生在由弱到强的感情朗读中,快速完成了课文脉络的梳理和主要内容的把握。从学生的回答和朗读中我们可以知道,虽然至此还未通读课文,但他们已对文本内涵有了初步的感知与体验。
三、横纵类比读题:拓宽视野,立体构建
若在上课读题时能利用好教材选文资源,横向或纵向地类比阅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有个前提,课前必须进行精心预习,充分了解。下面以人教版《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课外学生预习查阅汶川地震或雅安地震资料,感受人间真爱)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地震”两字读得很响亮)
师:有的同学是喊出“地震”这两字的,为什么呀?
生:地震破坏力强,相当恐怖。
生:地震来了,死伤惨重,让人害怕。
生:地震来了,就必须得大声喊叫,给自己壮胆,也通知别人。
师:近年来,我国也发生过地震,你们了解吗?
生:汶川大地震8.0级,6万多人遇难。
生:雅安地震7.0级,累计受灾38.3万人。
师:地震的危害是巨大的,相信你们已从网络或电视上得知。但地震无情人有情,在这两场地震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你们了解吗?
生:贵州妈妈尤金玉,不辞数千里、不顾生命危险前往地震的中心地带寻找、救助儿子。最后在消防官兵们的全力救援下,她的儿子在被埋124小时后,奇迹获救。
生:临终时双膝跪地,匍匐身体,舍生护子,并发短信“记得,我爱你”的妈妈。
师:看到这些事迹,你们心中有什么感触?
生:难过,为地震中的逝者。
生:感动,为地震中的母爱。
生:震撼,为地震中的人性。
师:那么,带着这种体会,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学生朗读,“地震”两字读得急促,“父”字声音上扬,“子”字短平收尾)
此课题看似相当简单,从朗诵节奏上划分,可以直接断句为“地震中的/父与子”。但“地震”两字,学生除了能读出恐慌外,能否读出面对灾难时的坚定?“父与子”三字,他们又是否能读出那份执著与父子间彼此信任的温情?而这则读题片段,就是先通过充分预习,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地震材料,然后与文本进行横向类比,以此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触及内心情感,唯有这样,他们才能切身体会到“地震无情人有情”“大难有大爱”。“身临其境”了,朗读当然就能声情并茂。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的一篇课文,它选编于鲁迅的作品《故乡》,乍看题目,言辞平淡,内容无奇,读之更是味同嚼蜡。这是因为文本被抽离了原作,导致学生对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态度和人物命运等要素一无所知,因此在读题时,他们就感觉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品悟。读题前,老师可引领学生对比少年、中年、老年闰土的不同,通过纵向类比阅读,让他们通过对作品的整体把握,以及直白犀利的人物命运比照,深度了解到文本内涵、人物命运和情感态度。从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仅仅通过读题,学生就已经把课文,甚至是原作熟稔于心了,那随后进行的内涵领悟和词句品读,自然能得心应手。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教育卫生局督导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