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疗法与高血压病临床实践

2016-02-29 07:20王爱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耳穴压豆眩晕外治法

王爱娟

(山东省嘉祥县第三人民医院B超室,嘉祥 272412)



中医特色疗法与高血压病临床实践

王爱娟

(山东省嘉祥县第三人民医院B超室,嘉祥272412)

摘要:高血压病中医特色治疗方法诸多,无论是中药内服,还是中医适宜技术,临床疗效确切。临床常见的有耳穴压豆治疗、推拿治疗与中草药治疗等,各具特色,从各个不同角度阐发和丰富了眩晕(高血压)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指导着临床实践。本文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上下同治”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苯并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关键词:中医特色疗法;高血压病;眩晕;耳穴压豆;外治法;穴位放血;推拿

高血压病(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由于血管神经调节障碍而引起的动脉压力升高,它最大的危害在于对全身血管造成长期超极限的额外压力,导致血管的脆性损伤,最终引起血管的破裂、堵塞。高血压病由于其能引发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眼底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并发症,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罪魁祸首。据WHO报告,2007年全球约10亿人口患高血压病,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达710万人。如不控制,到2025年将有15.6亿人口患上此病[1]。我国曾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高血压患病率的人群抽样调查。在我国高血压人群中,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约占90%。由此可见,高血压病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最严重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1 高血压病治疗现状

目前高血压主要以药物控制为主。但早在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推荐非药物疗法作为轻、中度高血压的初步和辅助治疗方法。近几年,人们对其进行了更广的研究和探讨,由起初西医主张的运动疗法、改善生活方式等逐渐扩展至身心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等等。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针刺、气功导引、推拿等中医外治疗法在治疗高血压方面也逐渐显露出其特有的优势。中医外治疗法将成为防治轻、中度高血压最具潜质的治疗方法之一。

2 中医学与高血压病

中医无血压一词及高血压病病名的论述,但中医学对其相关病症早有论及。根据其主要症状、演化转归及并发症等,归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祖国医学对其发生原因及其治疗,历代论述颇多。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和《灵枢·口问》篇“上气不足”,《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认为本病的发生原因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等病因论述。至《丹溪心法·头眩》载有“此症属痰者多,盖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临症指南医案·眩晕门》华岫云按说:“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甚则有昏厥跌仆之虞”。这些理论从各个不同角度阐发和丰富了眩晕(高血压)的病因病机,指导着临床实践。

3 高血压病中医特色治疗

3.1耳穴压豆中医学认为耳与人体脏腑经络的存在有着密切联系,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杂病源流犀烛》云:“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现代生物全息论也认为耳廓是人体的一个缩影,人体的各个部位均在耳廓上有固定的反射区,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位区出现反应,因此可以通过对耳廓上相应位置的治疗达到调理疾病、祛病保健目的。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加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等,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或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防治疾病耳穴压豆是指在耳穴表面贴敷压丸以防病、治病的一种简易疗法其为耳穴疗法的一个分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耳穴刺激方法。王启才通过研究发现,刺激耳部脯穴对人体的血压具有双向调整作用[2]。其机理是可能是由于受压力刺激的迷走神经不断地向中枢端发放冲动,中枢将冲动进行整合后再作出相应反应的结果[3]。故耳穴压豆可以缓解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并发挥降压作用。魏建平[4]采用耳穴贴压法治疗高血压,以耳廓敏感点为主穴。结果I期高血压总有效率100%,Ⅱ期高血压总有效率89.7%,Ⅲ期高血压总有效率64.3%。周荣兴[5]等采用耳穴贴压治疗高血压135例,以“神门、交感、肝、心、降压沟、皮质下”为主穴,连续治疗90天,总有效率为67%。李兰霞[6]等采用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法治疗高血压68例,取穴:神门、交感、肾、脾、皮质下、心、肝、内分泌、耳背沟(降压沟),6~10天即可见效,总有效率为94.2%。

3.2中药外敷许多研究资料表明,药物敷于体表或煎汤浸泡身体某部位,不经口服,不会被消化液破坏,通过弥散、穿透而吸收入血液产生全身效应,治疗效果较好。黄连其味苦寒,有泻火、引血下行之功效,吴茱萸为常用温里药,但外用时,因其有辛苦之性,具有降火之功。如《本草纲目》记载: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亦从之义。可见,吴茱萸的降逆作用,既可用于阴虚阳亢,也可用于火热炎上,而能“引热下行”。《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指出: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即是火,火降则气降,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虞矣。即是为吴茱萸苦降,治疗上部火热病证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使用吴茱萸敷贴涌泉穴,可以起到调节血压的功效。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具有清肾、宁神、醒厥之功效,可引上越之浮阳下归其宅,主治头晕、头痛、癫证、昏厥等证。所以,使用黄连、吴茱萸敷贴涌泉穴,可以起到平肝泻火、引火归元的功效。肝火下行,经络得通,故头晕、头痛症状得以缓解。

很多医家用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吴学苏等[7]用吴茱萸外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病36例,发现效果良好。严清等[8]采用贴必灵(肉桂、牛膝、桑寄生等)外敷涌泉治疗高血压病24例,总有效率达91.7%;黎健[9]采用中药吴茱萸、川芎、牛膝研末外敷足部治疗高血压病136例,总有效率92.64%,其中对Ⅰ级、Ⅱ级高血压疗效较好,Ⅲ级高血压疗效稍差。陶根鱼[10]等用“一贴清降压垫”(蔓荆子、吴茱萸、菊花等)贴于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病430例,总有效率达92.32%。

3.3穴位放血秋彤以百会穴放血法治疗高血压病患者例,同时随症配穴针刺,以西药复方降压片为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对照组有效率。

3.4推拿推拿疗法在中医传统疗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李小军[11]等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例,方法为依次运顶、按揉太阳穴、百会、曲池,最后摸顶调气,早晚各次,每次约,连续治疗月,结果降压总有效率86.7%。傅秋彤[12]以百会穴放血法治疗高血压病患者例,同时随症配穴针刺,以西药复方降压片为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1.9%。

4 讨论

4.1在临床实践中,患病人群易于接受耳穴贴压及穴位贴敷治疗;遂选取耳穴贴压降压沟、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肝等6个穴位以养心安神、疏肝解郁,治疗疾病之本;使用吴茱萸、黄连穴位贴敷涌泉穴以平肝泻火,引火归元,治疗疾病之标,上下用药,标本同治。课题组把两项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临床住院及门诊患者,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评分、血压变异性、血压达标率,从而为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有效的方法。为更好的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4.2拟制定的治疗方案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13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按试验组与对照组1:1随机分配。两组病例数各为65例。

4.2.1病例选择西医诊断标准:采用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诊断标准。

(1)偶测血压诊断标准

表1 血压诊断标准

(2)24h动态血压诊断标准:24 h血压均值<130/80 mmHg,白昼血压均值<135/85 mmHg,夜间血压均值< 125/75 mmHg。

中医诊断及证候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5月第一版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符合肝火上炎型的标准。主症:眩晕、头痛、头胀、烦躁易怒。次症:心悸、失眠、口苦;舌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具备主证3项,次症2项,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纳入病例标准:凡符合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肝火上炎型)诊断标准,年龄在18~65岁之间,患者知情同意并原接受试验研究的,均为纳入病例。

排除病例标准:(1)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继发性高血压。(3)合并有心、脑、肾、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精神病患者。(4)3级高血压病患者。(5)过敏体质或对敷贴不耐受者。(6)一个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或正在参加临床试验者。

4.2.2研究方法随机:运用DSA统计软件,分段产生数字分组表。对照:设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

药物、剂量与疗程:洗脱期:进行研究前停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或疗法2周,并在第3周测量血压3次。洗脱期间,血压回升达到或超过既往最高血压水平时提前结束洗脱期,开始进行临床研究。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健康宣教,说明本试验目的、意义及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组药物:缬沙坦80 mg,日1次,口服(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同时给予耳穴贴压法进行穴位按摩治疗,耳穴贴压选穴方案为:降压沟、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肝。操作方法:将表面光滑的中药王不留行籽,贴在0.36 cm的小块胶布正中央,选准穴位,以75%的酒精棉球对耳廓的皮肤进行擦拭,然后用干棉球擦净,将小方胶布夹起对准耳穴贴紧,适度的进行揉、按、捏、压,以患者耳廓有酸、麻、胀、痛或发热的感觉为佳,每周贴压3次。穴位贴敷治疗:使用温水浸泡双足10 min后擦干,将吴茱萸、黄连研磨成粉状,按照1∶6配比,加入适量醋调和,制备为类似扁豆的药丸贴敷于双足涌泉穴上,即足底前1 /3处的凹陷处,外用透明敷贴固定,每次贴敷6~8 h,晚间睡前贴敷为宜,每周贴敷5天,休息2天。用药期间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敷药后若局部出现红疹、瘙痒或水疱等过敏现象时,及时停用并给予相应处理。对照组:缬沙坦80 mg,日1次口服(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上述治疗均以2周为1疗程。

随着现代人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高。由于对药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寻找一种既可以稳定控制血压,又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副作用少的药物替代疗法,成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寻求的目标。而外治疗法正是我们要找的药物替代医学疗法之一。本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临床上进行多角度对比观察,量化测定客观指标,验证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肝火上炎型眩晕(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更好的推广中医适宜技术防治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Kearney PM,Whelton M,Reynolds K,Muntner P,Whelton PK,He J. Global burdeofhypertension:analysisofworldwidedata[J].Lancet2009,365:217-23.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

[3]谷林.耳穴中医理论基础初探[J].中国社区医师,2006,8 (20):9-10.

[4]魏建平.贴压耳廓敏感点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5,11 (3):20-21.

[5]周荣兴,张燕华,常红.耳穴贴压治疗高血压135例降压效应的动态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3,12(2):62-63.

[6]李兰霞,李兰英.耳穴贴压治疗高血压病6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 (6):13.

[7]吴学苏,张雪玫.吴茱萸外敷治疗高血压病36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3(14):187.

[8]严清,傅莉莉.贴必灵外敷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病24例[J].陕西中医1997,11 (18):511.76.

[9]黎健.贴足疗法治疗高血压病136例[J].陕西中医,1999,3(20):130.

[10]陶根鱼,华荣,李军,等.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430例疗效分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5,3:11-13.

[11]李小军,郑学娟头.穴为主推拿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J].江西中医药,2010,37(7):15.

[12]傅秋般.百会放血治疗高血压病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10,11(2): 44.

Clinical Practice of TCM Characteristic Therapy and Hypertension

WANG Aijuan

(B Ultrasonic Room, Jiaxiang County Third People's Hospital, Shandong Province, Jiaxiang 272412,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treat hypertension, whether it is internal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 suitable techniq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exact. Clinical common with otopoint-pellet pressure therapy, Tuina therapy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reatment and so on, which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enrich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vertigo (hypertension) or therapy from different angle, and guide clinical practice. This paper put forword treatment principle and treatment scheme of " phlegm elimination and purgation 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edecessors, and played a complementary role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Keywords:characteristic therapy of TCM; hypertension; vertigo; otopoint-pellet pressure; external therapy; acupoint bloodletting; Tuina

收稿日期:(本文编辑:杨杰本文校对:屈玲2015-09-22)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1.023

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1-0045-03

猜你喜欢
耳穴压豆眩晕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胰腺癌所致疼痛的中医外治法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症候分型耳穴压豆辅助治疗特发性突聋的临床观察
耳穴压豆治疗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失眠的疗效研究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耳穴压豆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40例临床观察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
耳穴压豆治疗产后宫缩痛169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