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珊(辽宁理工学院<原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浅析微博的传播力量
徐 珊
(辽宁理工学院<原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微博的出现,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分享新鲜事”,深受大众的欢迎,对个人、对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传播力量轰动全国乃至全球。人们在接受微博的同时,一些问题也会随之而来,不过,微博的定期更新会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传播正能量、传播新文化、传播新思想,微博不断地为大众带来“新鲜事”,满足了大众方方面面的需求。
关键词:微博;受众;影响力;传播;正能量
2009年一款为大众提供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的信息分享平台横空出世,它的到来实现了信息发布、信息转载、信息评论三位一体的信息传播功能,不仅第一时间让受众接收到了新消息,而且还可以根据信息内容发表自己的言论,并且增加了信息转发的功能,让消息广为流传。微博的出现,让大众传播的影响力更有能量。
微博是一个暖心的“大家庭”。微博传递的不是片面的、负能量的事物,而是你幸福,我祝福你;你伤心,我陪伴你。微博就是互联网下的一个产物。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有孩子在乞讨,你用手机拍下来,传到微博里,也许你的一次发现,会让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重新凝结起来。也许我们的直觉有失误,但只要有一丝希望,那就是值得的。微博传递的爱与能量超乎我们的想象。
现如今微博用户已突破两亿,如此多的人选择使用微博,足以说明以微博为代表的“微时代”已经到来。人们足不出户即可获得新闻资讯。微博的使用限制少、随意性强,所以很受大众的喜爱。
(一)对受众的心理分析
1.压力。如今,使用微博的受众以80后、90后居多,他们面对着各方面的压力,如学习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等,可以通过微博这样一个平台来宣泄自己内心的心酸与不满。
2.时代在变,人们追求的东西也在变,人们渴望与时俱进,不脱离时代的轨迹。于是人们选择使用微博,通过微博可以学到一些网络的流行词汇,或者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
3.好奇心的驱使。人们的好奇心导致人们对各种事情的“刨根问底”和“穷追不舍”,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好奇的心理。例如,人们津津乐道的有关明星的娱乐八卦新闻。
4.娱乐明星的影响力。大多数的明星都使用微博,他们通过微博和粉丝互动,而且会经常晒出他们的动态。粉丝渴望实时关注偶像,于是也会使用微博。以姚晨、谢娜为代表,她们的粉丝量已高达7000多万。
5.不自觉的行为。人们使用微博显然已成为一种习惯,每天睁开眼睛,拿到手机会不自觉地点开微博,不断地刷微博。有的人会把起床气发泄到微博上,或者在微博上冒个泡,代表着一天的开始。
6.求知欲。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从来没有停止过,微博满足了人们各种各样的文化需求。
7.人们的惰性。越来越多的人,既想追求最新鲜的、最时尚的、最热辣的事物,又不想大费周章,微博的出现将信息资料分类,人们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是想要关注的某一类东西,如星座物语、电影资讯等等。快捷、时尚显然已成为微博的代名词。
受众的心理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它决定了微博的使用人数,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需求也会不同,对于是否选择使用微博,只能因人而异。
(二)对受众的影响分析
微博的影响力已渐渐深入到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领域中,刷微博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很自然的行为习惯,空闲的时间,刷个微博来打发时间。然而,在紧张的气氛中,许多人也会掏出手机刷个微博来缓解压力,转移视线。微博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明显。如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等。
1.心灵鸡汤。生活在这个紧张的社会里,每天都会面对各式各样的难题,人们难免会变得烦躁或抑郁,同时,压力也会随之而来。刷微博,是一个舒缓压力的好选择。微博汇聚着各种各样的“心灵鸡汤”。尤其是当下年轻人,面对困难、压力时,他们会选择通过微博把心里的泪点写下来,关注他们的人也会通过评论安抚他们,或者点个赞,以示鼓励。此外,微博里有许多“情感专家”,他们会经常发表一些人生的感慨或者是一些独特的见解,吸引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来关注。
2.启示作用。快节奏的生活,也许会让许多人遗忘一些重大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等。微博有小秘书会提醒你,还有微博圈里总会有人提到哪天是什么节日,多次的重复总会引起你的注意。此外,你关注的人群里,有时候发的一句话,会改变你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或者会重新让你有所启发。时间在变,当然人也会有改变。
3.榜样的力量。微博的公益项目有许多,一次次地触动着人们的心灵,唤醒了人们的意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例如,微博里的“冰桶挑战”,为唤起人们对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的意识,一次次的转发,带动了更多人的参与。
微博虽然带给人们许多正能量的东西,但是也会存在某些不足。有的人过度沉迷于刷微博,被微博的花花世界所吸引,活在虚拟的世界里,不思进取。另外,微博这个庞大家族里面的每条微博不一定都是带给人正能量的东西,也会出现错误、虚假的信息。每个人所表达的言论并不都是忠言逆耳,也会存在一些偏激或言辞不当的见解。人无完人,我们无力改变他人的想法,我们要保证自己用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各种各样的言论,不要意气用事,也不要盲目随从,而是要冷静客观地看待每一条微博。
(一)时效性强
近年来,微博的发展日趋完善,好吃的、好玩的、好听的、好看的东西应有尽有,可以说,微博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之一。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可以随时随地,没有限制、没有约束,哪怕是在和朋友吃饭聊天的过程中,你都可以拿出手机点开微博,刷一刷最近的消息。当然,如果和朋友玩的不尽兴又不想去较远的地方,这时,你可以打开手机微博,点开“周边”会提供你吃喝玩乐的攻略。他的出现满足了大众“快餐式”的信息消费。
与报纸、电视相比,微博反馈更及时。人们刷微博获取新鲜资讯的同时,还可以看到评论圈里各式各样的评论,由于微博圈里的人多,所以观点也会有多种。此外,遇到微博故障还可以@微博小秘书,及时帮你解决问题。
(二)多种功能
第一,发表微博,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第二,互粉,不论双方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人,只要双方同意,就可以互相关注,当然,也可以取消关注。第三,私信,想要给对方发些比较隐私的话题又不想被别人看见,就可以发私信给你的好友,第四,热点话题。对一个话题的关注度。第五,微访谈。可以和明星互动等。第六,签到等等。还有许多的功能就不一一介绍了。
(三)内容丰富
微博里面的信息复杂多样、包罗万象,有海外代购,有娱乐八卦新闻,有爱心团队,有社会热点话题,有电影电视宣传等等。感人的事、有趣的事、新鲜的事每天都会出现在微博里,在笔者看来,微博更像是无数双眼睛,带我们发现这个奇妙的世界。微博与大众的生活已密不可分,它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另一种美。各地美食的更新,挑逗着我们的味蕾;全球旅游胜地的更新,让我们在图片中感受那份波澜壮阔。微博的出现,真正地做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知天下。使用微博的人越多,我们知道的事就会越多,这是“利益”的共同体。微博的信息量很大,每天都会有新鲜的事情发生,当然,也会有人把发生过的事情拿出来重温。
(四)“第三人效果”[1]
“第三人效果”是一种宣传方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古话很好地解释了“第三人效果”。举个例子,商家请明星代言,其目的就是让更多的消费者去购买产品,其中的明星就是“第三人”。微博就是采用这样一种营销手段,通过各种各样的创意,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微博。
(五)自由性
言论自由、书写自由是微博的一大亮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明越来越重视,人们追求民主自由的生活品质。微博尊重每一个人的想法,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情感都可以通过微博这个平台传递出去。书写的自由表现在没有任何形式的限制,想发什么就发什么,只要你想写就可以发微博,没有过高的门槛要求。
微博的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点线面的进化过程,微博的传播效果越来越明显。正能量的事情,人们会自觉地跟着做;负能量的事情,人们会加以抵制。圈子越大,人们的见识也会随之增多。现如今,电影行业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许多的电影人、出品人看中了电影的发展前景,电影在筹拍前期就开始宣传,甚至利用娱乐八卦吸引人们的注意。他们看中微博的影响力,在微博里大肆宣传直到电影放映结束。微博不仅可以发文字和图片,还可以发视频。例如,电影的片花,这是最吸引观众的东西,演员对电影的宣传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他们在微博上抛出有关电影方面的事情,就会获得众多粉丝的回应。以往对电影的宣传要提前安排时间地点,还要请一些媒体等,微博对电影的宣传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不用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最为关键的是关注的人多。
微博传递正能量的影响力也越来越明显。例如,失物招领、寻人启事等。人们的爱心传递不局限在一个人身上或者一个地方,而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人士一同努力,大家齐心协力,只为一个目的。可想而知,微博拥有的力量是如此之深、如此之广。例如,人们为放松休息、舒缓压力等出门旅游,许多人会选择去海边。然而,近年来,海蜇蜇人的事件屡增不减,为让被海蜇蜇伤的患者在医生赶到之前毒性不发作,官方微博会根据医生要求总结许多的紧急处理办法,人们相互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在遇到危险时就不会手足无措。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社会想要继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要达成“共识”,这个“共识”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这在大众传播学里被称为“培养理论”。[2]微博的出发点、立足点就是为大众服务,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在一些关乎国计民生、道德底线的事情上,人们总会达成共识。例如,人贩子使年幼的孩子与亲生父母分离,这种毫无道德的行为受到了大众的一致谴责,在微博里的一次次爱心传递,人们众志成城,这就是一种“共识”。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微博也不例外。140字的字数限制也许会打断人们创作的灵感,使小文章看起来缺枝少叶。由于使用微博的人数较多,微博的监管不能面面俱到,有些人发表一些危言耸听的言论弄得人心惶惶。此外,一些用户危险意识差,对一些虚假消息深信不疑并且进行转发。广告越来越多,微博的页面多处被广告占据,而且人们在浏览消息时,微博时不时地就会弹出一些广告。信息重复率高,刷十分钟的微博,大多数都是重复的。人们在发布消息的时候缺少“把关人”的监管,导致消息泛滥,缺乏真实性。
微博发展至今,用户已超过两亿之多,其影响力是强大的。微博的每一次更新,都会给大众带来惊喜。一打开微博的主页面,我们就会看到“随时随地分享新鲜事”这句话。的确如此,不管你处在何时、何地,只要你“有料”,就可以和大家分享。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的优势非常明显。其一,拥有广阔的用户群。其二,信息量大,话题广泛,粉丝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其三,互动性强,人人都可以参与,没有“门槛”限制。其四,信息公开,让言论在“阳光”下进行,尊重人权。
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的平台,其影响力已经渗透到微博使用者的方方面面,各类信息的汇总,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以及心灵上的感触。微博与时俱进,不断增添新事物,不断地满足大众各方面的需求,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微博。在那里,人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会受到约束。道德、希望、力量在微博里不断地出现,这是人们对“爱”的一种向往,也是对“爱”的一种传递。
参考文献:
[1] 戴维森.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J].新闻传播,2015(12):44-45.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04-205.
作者简介:徐珊(1992—),女,本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2-0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