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玮
(漳平市广播电视台,福建 漳平 364400)
全媒体时代地方电视采编人员“全媒体”化的培养思路
刘 玮
(漳平市广播电视台,福建漳平364400)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一方面触动传统媒体进行全面转型,另一方面也促使电视媒体对全媒体型采编人员进行培养。然而从具体实践角度而言,全媒体化的电视采编人员与传统型电视采编人员相比,仅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此,在具体培养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强化全媒体采编人员的群体概念。基于此,本文以全媒体时代地方电视采编人员的“全媒体”化培养需要为分析切入点,重点围绕当前地方电视台采编人员“全媒体”化培养定位的误区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地方电视采编;全媒体化
当传统媒体遇到新媒体时代,以全媒体作为转型方式似乎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维持和提升自身竞争实力、保持市场占有额度及地位优势的首要选择。与此同时,在采编过程中,记者配备了诸多新设备,如录音笔、数码相机、Ipad、摄像机等先进设备。尽管在信息采集和编辑的过程中,采编人员需要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对一个内容如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项素材的优化和剪辑,并通过各类传统媒体形式,如电视来对外播放。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节目都需要按照此种方式来运作及进行相关各类信息的采集和编辑。此种手段一方面是受到全媒体时代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当前业界和学界所倡导的构建“全媒体”化采编团队号召的影响。然而在全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工作人员是否需要进行“全媒体”化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应该遵从何种定位,如何进行此类人员的新型培养?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现实工作中尚未得到重视。这也是导致当前地方电视采编人员“全媒体”化的转型容易出现误区的一个主要原因。
“全媒体”化媒体平台的要求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更为挑剔,地方电视媒体作为大众权威媒体只有保持自身的专业性和地方特色,才能持续获得观众的重视,因此其“全媒体”化转型并非如理论中的那么简单。因此,在进行地方电视台采编人员“全媒体”化的过程中,拟将其打造成专业的“全媒体”化团队,就不能摒弃原有的传统媒体人才培育方式,更不能顾此失彼,忽略对原有采编人员专业性和技能性的培养。需要重视的是“全媒体”化仅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一个电视采编团队都无法做到专而全。
诚如某些传媒教育专家所提出的质疑,由大学生组成的电视采编团队,在大学4年期间既需要不断夯实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人文功底,还需要不断完成自我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拓展,又要掌控所有的新闻传播学、电视编导学基础知识及先进的媒体技能,还需要构建全媒体思维模式,以便形成全媒体化的采编思维体系,这显然是不具有可行性的。不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不可能提供如此全面的培养模式。而就业界而言,全媒体并非意味着一味追求“高大全”,传统的采编人员专业型培养模式中所提出的各类指标和考核方式,以其长期发展的实践宣告此种培育方式应用的可行性。因此,不能因为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以及“全媒体”化转型要求的提出而放弃原有的专业性培育方式。
然而,此观点在现实应用中显然并没有得到所有地方电视台的认可,一些地方电视台为了追求“全媒体”化转型,仅仅认为具有网络互动、编、采、摄、写、录等运作能力的采编团队即为合格的“全媒体”化采编团队。其仅仅认为为其提供平板电脑、摄像机、智能手机等先进设备和技术就可以保障整个团队“全媒体”化的转型,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首先,全媒体并非仅仅是掌握更全的信息传播、采编技术和方式,其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人本位思想融入采编过程中,进而满足不同用户对信息的不同需求。例如,喜欢收看视频新闻的受众,更重视画面和声音中信息传播的丰富性;喜欢天气预报的受众则更重视信息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喜欢看图的受众想要看到更具有冲击力和新闻性的照片……因此,只有立足电视台实际能力和现有资源,力争将电视台的每一个节目做出特色和专业水平,才是一个“全媒体”化电视采编团队应该具备的能力。
其次,全媒体本身是一个具有全方位、立体式,互动的、开放型的信息生产及展示平台。地方电视采编人员的“全媒体”化应该以此平台为转型基点,在进行信息采集加工的过程中,不局限于电视媒体本身,而是将网站、电视、广播、报纸等不同载体合理化的应用成全媒体生产平台成果发布客户端。作为全媒体平台,其打动受众的并非其“全”而是“专”。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充斥在互联网及手机客户端上,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影响到传统报业、电视等曾经的“垄断型媒体”的信息销售量。因此,只有不断为受众提供“专”的信息才能获得受众的持续关注。以上应该视为地方电视采编人员“全媒体”化培养的依据和基本原则,即不断提升节目的创意、地方性文化特色、信息的专业性以及重视受众的人文精神体现等。
最后,无论是地方电视媒体还是报纸的采编人员向全媒体化转型,其始终都不能离开媒体自身的属性,即坚持其归属媒体的本质和特色始终不变。在传统的信息采编过程中,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受众的承认。因此,不能因为“全媒体化”转型而轻易放弃自身优势。面对受众需求的视频、音频、手机报、网络报、微信互动等,地方电视媒体可以综合其他媒体形式,并尝试构建起信息拓展平台的方式予以供应,而并非放弃自身的本质属性、优势和一贯保持的服务模式,成为不具有个性特征的媒体。如此只能导致其人云亦云,不能在当前的全媒体时代竞争中具备满足不同介质、不同受众、不同客户端信息传播需求的能力。因此,建议其尝试进行“内容供应商”向“全媒体信息服务商”方向的转型。对应的信息采编人员同样需要按照此种转变方式,进行自身团队素养、技能、竞争能力、专业知识储备等方面的转型,而地方电视媒体平台应该为其提供可以转型的环境、平台、机会。
(一)坚持强化群体理念,立足实际做好分工合作
全媒体具有融合性强、全方位、互动性强的特征。在这个平台上以“全”和“专”作为地方电视采编人员比较理想的转型定位,无可厚非。因此,可尝试将专业的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摄像人员、策划人员、出镜记者以及其他专业型技术人员的培养和考核方式集中为一体,进行群体性培养,才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化的专业人才。但是对此并不建议强求,毕竟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术业有专攻”,学习时间和擅长的领域存在差异,只能以此群体理念和转型理想为群体培养的基础,而不要求在培训中批量生产此类人才。
建议在地方电视台采编人员的培养过程中,了解、理解、深入掌握各项技术,深入了解各媒体的优势和特性,并自我构建出“全媒体化”思维的人才固然具有必要性,但是一个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全媒体化
地方电视采编人员,应该是群体合力而非单打独斗的个人功力。因此,在人才具体转型和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强化“全媒体化”转型到群体的理念;另一方面,则需要更为理智地做好分工合作,如按照实际情况和个人擅长的点进行具体工作的分配,如此才能提升工作效率以及节目质量。
(二)始终强调培养专业素养,不断强化媒介融合意识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社会进入了“全民记者”时代,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节目的设计和筹划更需要凸显专业理念、专业思维和专业判断能力。技术层面的理念和技能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培训来获取,但是专业思维、专业敏感性以及专业素养却非朝夕即可养成的。“全媒体化”转型可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思路,但并不能将其视为人员培养的常态目标。例如,在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的非常态报道中,具有“全媒体化”能力的采编人员自然需要优先派遣到一线,以保障及时发布全媒体信息。但是此种分工并非是常态分工,不应该将其视为常态进行推广。全媒体时代各类信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浩如烟海,受众更需要借助媒体的专业思维和判断力,尤其是在地方电视台的地方性新闻报道中,本地群众更依赖于,甚至可以说是盲目信任地方电视台采编人员的专业判断力。因此,在不断强化媒体融合意识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专业素养、专业判断能力以及专业精通度等的培养,始终坚持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性培养,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创意型、专业化的信息采编团队。这不仅是地方电视台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样也是时代发展的基本需要。
(三)重视话语转换需要,定位角色应用全新理念
理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但是编辑话语的产生是一个复杂和综合的过程,其话语源自编辑活动中,对编辑对象、主体、群体均有所影响,其影响的结果则是全媒体下电视编辑语言形式的重要表现。编辑的话语作为蕴藏在编辑活动中话语实践的一种表现,其不仅需要编辑从思想意识、情感生活、心智活动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整,其话语更是需要从电视编辑活动的现代化转型的角度进行调整,尤其是在全媒体语境下,将电视编辑话语从两个层面进行拓展,如话语构建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现阶段编辑需要调节信息产品有序化和信息无序化这对矛盾,进而借助自己的工作将客观世界中的各类知识信息进行条理化、系统化地梳理,并让各类无序的信息实现有序化、知识化、体系化等。当然,全媒体预警下,电视编辑、记者和编辑的角色界限逐步模糊,编辑和记者共同组建的报道团体在针对某个主题进行报道时,编导甚至可能取代记者,或者让两者合二为一。对于此种状态,建议编辑在面对新身份时,从维护媒介和明确媒体定位的角度入手,重新调整自身的定位,进而完成对受众和内容的重新定位。
参考文献:
[1]连振.“全媒体记者”研究与实践[D].山东大学,2014.
[2]李莉.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能力[J].科技与创新,2014(23):133-134.
[3]詹新惠.正确培养“全媒体记者”[J].青年记者,2011(06):14-15.
中图分类号:G22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2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