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化信息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以“今日头条”APP为例

2016-02-28 21:35马嘉悦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6期

马嘉悦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定制化信息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以“今日头条”APP为例

马嘉悦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 要:当今,我们处于Web2.0向Web3.0过渡的阶段,也即后Web2.0阶段,这一阶段以“服务网络”、“内容网络”、“关系网络”的连接为主要特征,[1]如何增强用户而不是受众对新闻媒体的黏合度是每个媒介关注的问题。而在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已然成为用户比较头疼的问题,如何在信息过量的情况下找到对自己有用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也是每个用户关注的问题。因此,定制化信息(个性化推荐)应运而生。本文将以“今日头条”APP为例,分析定制化信息对我们的影响。

关键词:定制化信息;时空紧张感;信息泄露

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和人工智能分析与过滤机制促使了定制化信息(个性化推荐)的出现,个性化推荐就是通过对用户行为和关系的分析,挖掘用户对内容的偏好和潜在需求,通过信息聚合,自动为其生成符合其需求的信息,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定制新闻发送。[2]

今天,在很多APP或者网站上我们发现,当你进入某一APP或网站时,页面上会弹出一条信息,“此网站(或APP)想获取您的位置信息,可以吗?”若是点击可以,那么网站(或APP)便会根据你的地理位置为你推荐信息。例如,“今日头条”在获取你的地理位置后会为你推送当地的新闻,这便是一种定制化信息,为你筛选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那么定制化信息真的只是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吗?

一、时间的节省VS时空紧张感

首先,定制化信息确实为用户节省了很多筛选信息的时间,我们不用再浪费时间去看很多我们自己不感兴趣甚至毫无营养的信息,个性化推荐是基于信息聚合的,它会通过分析用户的注册信息、历史聊天记录等了解用户的喜好和潜在需求,从而为每一位用户提供定制化信息。例如,“今日头条”会根据用户的信息浏览记录、地理位置以及微博、微信上的“足迹”来制定专属于某一个用户的兴趣图谱,从而为用户推荐“最适合”他的那类信息。

很多人在浏览筛选过的信息过程中会有一种时间飞快流逝的感觉,觉得时间不够用了,甚至这种定制化信息会影响我们原有的计划、安排。举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好多人都有晚上10点就睡觉的习惯,但据现在的大学生反映,很多时候会因为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忘记看时间,所以睡觉的计划被打乱了。其实,这种感觉和陈力丹《时空紧张感:新媒体影响生活的另一种后果》一文中的“时空紧张感”很是相似。“今日头条”的定制化信息为我们省去了挑选新闻的时间,但却增加了我们浏览信息所耗费的精力,尤其它的终端为移动手机,就很容易将我们的碎片时间也填满,这样不断推荐用户感兴趣的信息,用户就会不断地关注,最终造成了所谓的“时空紧张感”。

二、兴趣的集中VS信息的封闭

定制化信息是将个人所感兴趣的信息集中起来呈现给用户,被筛选掉的信息一般不容易出现在用户的视线中,因为虽然定制化信息是海量信息的一小部分,但数量仍然可观。就拿“今日头条”来说,它会按用户兴趣的高低来确定新闻的排列顺序,先是最感兴趣的,然后是中等的,再是低等的。而一旦用户进入APP,会发现如果继续向下滑,永远会有下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出现,这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但是兴趣的集中呈现必然会导致信息的封闭,具体来说就是用户很难注意到自己兴趣之外的话题,甚至没有时间阅读其他方面的信息,这就容易造成小群体的形成,即只和有相同兴趣的人交流,而和兴趣不同的人则找不到共同语言,因为他们所阅读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即使使用的是同一个APP。另外,信息的封闭还会导致用户的知识储备越来越狭窄,某一方面了解过多,而其他方面则很少涉及或根本不知道,这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容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需求的极大满足VS信息的泄露

传播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叫“使用与满足”理论,它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而定制化信息则是使这种需求得到快速并且大量满足的优化选项,用户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想要的信息,并且有时候APP(或网站)会给用户比自己还要了解自己的感觉,有些信息看了以后才发觉自己需要并且喜欢。而在“今日头条”上,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手指向下滑的时候永远不会到底,这也是吸引读者一直向下滑、向下浏览的一种策略,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条被刷新出来的消息是什么,这种需求上的极大满足让很多用户有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但是在用户获得定制化信息之前,用户要将自己的很多信息提供出去,如之前说的地理位置,还有微博、微信、网页的浏览记录,甚至用户的一些私人信息也会被采用。个人信息如此被采集,那么很可能导致信息泄露。2014年5月13日晚间,有爆料称小米论坛用户数据库疑似泄露,涉及用户约800万。经乌云漏洞报告平台证实,小米数据库已在网上公开传播下载,与小米官方数据吻合。泄露数据带有大量的用户资料可被用来访问小米云服务并获取更多的私密信息,甚至可通过同步获得通讯录、短信、照片、定位、锁定手机及删除信息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种事情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在我们享受个性化推荐的同时是不是也处于一个相对不安全的信息环境之中,或者说我们在上网的时候是不是每时每刻都有信息被泄露的危险?有人说,现在是信息社会,掌握最多信息的人便是最富有的人,那么我们就无法排除有人会将用户的个人信息拿去换取钱财的可能。所以,如何在享受定制化信息的同时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还是一个有待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彭兰.“连接”的演进——互联网进化的基本逻辑[J].国际新闻界,2013(12):16.

[2]李慧娟,喻国明.大数据时代传媒业的转型进路——试析定制内容、众包生产与跨界融合的实践模式[J].现代传播2014(1):1.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