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的创新发展研究

2016-02-28 21:35杜兵兵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6期

杜兵兵

(南京政治学院 军事新闻传播系,江苏 南京 210000)



数据新闻的创新发展研究

杜兵兵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江苏南京210000)

摘 要:随着数据新闻在业界的实践和发展,它也逐渐显现出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新闻媒体行业亟待解决的,也是数据新闻研究者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从数据新闻报道内容领域、生产制作、传播平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发展方式,以期为数据新闻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数据新闻;创新发展;内容领域;生产制作;传播平台

一、数据新闻报道内容领域的创新发展

从目前国内外数据新闻的发展情况来看,数据新闻的报道内容已经涵盖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绝大部分领域,包括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环境、体育、科技等。然而,国内外数据新闻所报道的领域却相差甚远。再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各领域的数据新闻报道的数量、范围、深度等都参差不齐。总体特点是,国外数据新闻报道的领域多于国内;热门的常见的领域报道的数量多、范围广、有深度,冷门的不常见的领域的报道数量少、范围窄、无深度。

就《卫报》的“Date blog”栏目和网易的“数读”栏目来说,“Date blog”报道的领域有“UK、word、sport、football、opinion、culture、business、lifestyle、fashion、environment、tech、travel”,而“数读”报道的领域有“国际、经济、政治、民生、社会、环境、其他”。“数读”所报道的领域数量明显比“Date blog”的少很多,“科教”、“旅游”、“健康”、“时尚”、“文化”等领域的报道没有被设为一个个单独的领域,而是全被归到“其他”中,形成了一个大杂烩。虽然这种做法可以为数据新闻媒体省去大量的成本和精力,但是这种粗放式生产无法满足大部分的用户需求,这些用户恰恰需要的是“其他”里面的细分内容。人都有惰性,“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超载已然成为人类面临的又一难题”,[1]大部分用户宁愿选择其他渠道也不会从一个杂乱的“其他”栏目里面去寻找自己所需的内容。所以,“其他”也就近乎形同虚设。不仅网易的“数读”如此,新华网的“数据新闻”所报道的领域数量也是如此,而且报道领域的名称也是模糊不清,用户很难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领域内容,这就使得这些网站的数据新闻在用户心里的形象大打折扣。从各领域所报道的数据新闻数量、范围、深度来说,一般“政治”、“经济”、“国际”、“社会”等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紧密的领域所报道的数据新闻数量最多,报道范围最广,报道深度也最深,而像“旅游”、“文化”、“环境”、“健康”、“科教”、“时尚”等只与部分人关系紧密的领域所报道的数据新闻数量少之又少,报道范围狭窄并且几乎没有什么深度。

随着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精细化、个性化数据新闻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数据新闻媒体的粗放式生产也将不得不向集约型、精细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未来数据新闻的发展应在报道领域的设置上进一步细分,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体育、旅游等各领域的内容,在这些大的领域下还可以再细分小的领域,以方便不同需求的用户的检索,形成“以用户为中心、基于信息聚合的个性化推荐模式”。[1]当然,所设置的各领域中新闻报道的数量、报道范围、报道深度也应该尽可能地互相平衡、不偏不倚。要做到这些,数据新闻媒体所需要的人才、时间、金钱将比现在要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数据新闻的制作成本、时间将会大大缩减,报道领域的精细化、内容的均衡化也一定会逐步实现。

二、数据新闻生产制作的创新发展

数据新闻在全球新闻界的发展已经势不可当,无论是大型主流媒体还是中小型媒体,都在如火如荼地尝试数据新闻的实践。但是,数据新闻的生产制作并不是那么的简单随意,大多数中小型媒体根本无力生产,其制作的新闻可视化效果也并不理想,以服务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更是难以实现。因此,数据新闻的生产制作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创新发展。

协同新闻可以算得上是一种高效的新闻生产方式。所谓协同,就是指通过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所以协同新闻也就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机构或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新闻生产制作的过程或能力。具体到数据新闻的实际生产制作的工作中来,就是指新闻媒体机构通过协调掌握着大量数据资源的政府、科研机构、商业、个人以及具有统计学、计算机学、社会学等专业技术的机构或人员,协同一致地完成数据新闻的生产制作的过程和能力。协同新闻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新闻生产的成本、时间,所以这种生产方式备受中小型媒体机构的欢迎。目前,在数据新闻的实践中,“新闻众包”生产方式、计算机智能程序生产方式都可算得上是协同新闻的一种样式,这些生产方式或者使“用户”成为“生产者”,或者使“计算机程序”成为“生产者”,体现了媒体与个体、媒体与机器之间的协同关系。

可视化设计手段的多样化将有效提高用户视觉体验的满意度。当前,国内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实践中,大多还是以静态图表信息为主,缺少动态的、交互式的设计。然而,用户往往更倾向于阅读一些视觉效果更佳的、动态的、交互式的信息。例如,曾引起巨大反响的动态效果图《周永康关系图》、《三公消费龙虎榜》等。所以,可视化设计手段的运用成功与否是决定数据新闻成败的关键。为此,全球新闻界都在寻求一种让可视化设计视觉效果更佳的方法。目前,人们已经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应用到了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设计中。所谓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环境的计算机系统技术”。[2]所谓增强现实技术,就是“在人们感知到的真实世界的基础上置入由计算机和可视化技术产生的虚拟信息,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3]这两个技术的应用对于数据新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无疑将转变新闻叙述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将改变新闻叙事的模式,将新闻置于全景中。同时,用户也将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并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系统互动,完成媒体融合语境下的叙事体验。

数据新闻产品个性化提供将使用户成为服务中心。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成功之处在于重视用户体验,无论是在内容、形式设计上,还是在可视化呈现方式上,每个细节几乎都能做到以用户为中心。而在今后的数据新闻实践中,为了让用户有更进一步的参与感,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每个人都可以在交互式的信息图表中找到与自身相关的信息。用户可以充分认识到数据变迁对自身的影响,或者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作用,这也体现了数据新闻可视化服务理念和产品概念的加强。另外,用户对于信息的偏好也是不一样的,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获悉用户的不同需求,并进行个性化定制信息的生产与制作,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向用户推送具有针对性的数据新闻,这将是未来数据新闻的努力方向。

三、数据新闻传播平台的创新发展

从目前数据新闻传播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它大部分还是通过PC端传播,而PC端也主要是在各大媒体的官方网站进行传播。当然,也有一部分已经尝试在手机客户端呈现,如“网易新闻”、“人民日报”等手机客户端就已经开始了数据新闻的传播。尽管如此,数据新闻的多平台呈现程度仍然不够。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如手机、便携笔记本、具有上网功能的电子书、车载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大部分人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新闻媒介,尤其是手机和便携式笔记本,其应用如新闻客户端、QQ、微信、微博、社交网站等更是备受大众青睐。可见,“移动化传播将成为常态,移动互联信息平台也将成为未来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成为未来新闻传播之王”。[4]而数据新闻要想提高传播扩散的效率,寻求更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把传播平台转移到移动互联信息平台上来,不仅要转移过来,还要使传播平台多元化。微信、微博作为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客户端当然是数据新闻转移平台的不二之选,当然还有新闻媒体的客户端也应成为数据新闻发展的重要平台。但是,数据新闻与众不同的特点使得它目前在移动终端上的传播并不能达到PC端上的传播效果,这是其转移传播平台的一个主要障碍。除了传播效果不佳之外,数据新闻中大量的视频、音频、交互式图表、动图等元素对用户流量的耗费也是巨大的,而目前昂贵的流量费用使得大多数用户都不敢轻易去点击移动终端上的数据新闻,这也是其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但是随着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的创新以及5G时代的到来,传播效果不佳、流量费高昂等问题都将被逐一破解,数据新闻传播平台的移动终端化发展是必然的,它的传播扩散效率在移动终端的平台上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喻国明,李慧娟.大数据时代传媒业的转型进路——试析定制内容、众包生产与跨界融合的实践模式[J].现代传播,2014(12):1-5.

[2]李敏,韩丰.虚拟现实技术综述[J].软件导刊,2010(6):142-144.

[3]张屹.基于增强现实媒介的新闻叙事创新策略探索[J].国际新闻界,2015(4):106-114.

[4]申丹丹.移动互联信息平台:未来的新闻信息传播之王[J].青春岁月,2013(17):138-139.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