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香凝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英国主流媒体对习近平访英的报道分析
——以《泰晤士报》为例
田香凝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摘 要:2015年10月19日~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围绕着这一事件,以《泰晤士报》为代表的英国主流媒体展开了一系列报道。本文从话语分析和新闻框架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其话语范式和报道策略。对阅读中英新闻报道、了解中英新闻传播差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访英;话语分析;报道框架
英国《泰晤士报》问世于1785年,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日报,其发行范围囊括了全英,是英国主流的严肃政治大报。因此,研究《泰晤士报》的涉华报道,可以从大方向上掌握英国媒体的对华态度以及它们眼中的中国形象。
本文研究的报道所选取的时间范围限定为习近平访英的前一即北京时间 2015年10月19日,至习近平访英结束的后一天即北京时间2015年10月24日。 以“Xi Jinping”或“Xi”为关键词在Factiva媒体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剔除无效报道,得到相关报道14篇。本文以此为研究样本,从文本和话语实践层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标题倾向性分析
新闻标题具有统领全文的功能,标题中不同语言内容的选择反映了新闻报道不同的侧面与意义,体现出媒体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报道事件的性质和遣词造句所展现的态度立场,本文将报道标题分为正面、中立和负面。分析这14篇报道可以发现,态度呈现负面的标题比例高达64.3%,中立的占28.2%,正面态度的标题仅有一篇。
(二)正文分类系统分析
《泰晤士报》的相关报道中,运用了大量限定词对中国、中国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国的外交行为进行定性评价。
在形容中国政府时,《泰晤士报》使用了一些偏激词汇,将习近平定义为“独裁者”、“君主”、“左翼分子”,并表示中国今年的发展是“缓慢的”,两国合作是对英国价值观的“背叛”。
此外,英国媒体采取了丰富的动词,如“限制”、“推迟”、“抑制”等来表现中国政府对藏独和异议者的强硬态度;以形容词“极端的”、“匆忙的”来强调这些行为的负面影响。
美国学者吉特林最早将框架理论引入新闻传播领域,他认为框架“是选择、强调和表达的原则;是筛选、强调和排除新闻报道的过程”。报道框架制约着媒体对事件报道的视角、材料的选择和事件的归因和评估,同时也使新闻事件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对《泰晤士报》关于“习近平访英”的报道进行归纳,发现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报道框架:
(一)人权问题框架
由于观念和认知的差异,人权问题始终是中国与西方关系中最棘手、最敏感的问题。媒体报道是西方民众对中国人权问题认知的来源,它影响着公众舆论以及政府官员,在西方对华政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访英前夕,《泰晤士报》就开始反复强调“中国政府拒绝回应关于人权问题的提问”,而在访英的第二天,《泰晤士报》就报道了在习近平抵达白金汉宫的途中,有持异见者如国际特赦组织在进行抗议示威。同时《泰晤士报》将华人的声援与欢迎称为“淹没持异见者的共产主义集会”。
而在报道抗议者时,《泰晤士报》将异见人士视作“敢于对权力说出真相的英雄”,将他们从的遭遇和故事符号化,来加固人们对中国的政治印象。
(二)经济威胁框架
中英两国是世界上影响力较大、关系密切的经济体,其在此次外交活动中的经济合作与动向也是英国媒体关注的重点。
《泰晤士报》多次提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足以让西方嫉妒。一方面,英国毫无疑问需要中国的投资;另一方面,中国的快速崛起已经对英国产生了威胁。例如,中国的倾销造成英国钢铁工厂的倒闭及1200名工人失业;中国央行利率上调影响了英国的无线通讯市场;中国的网络间谍活动威胁西方数字基础设施。
尽管英国媒体也承认与中国的合作对英国经济的意义,但还是表明:“更深入的经济合作关系对中英来说都是有益的,但是没有一段关系值得背叛英国的价值观。”从中不难看出英国媒体对中国的既欢迎又抵触的矛盾心理。
(三)访英细节框架
每一次外交事件,对领导人访问细节的“花絮”报道也是必不可少。英国政府和皇家按照最高礼仪接待了习近平夫妇,《泰晤士报》也提及了晚宴的隆重和场面的宏大。
但媒体却并不认为这是对新兴超级大国的尊重,而更多地在讨论英国政府是否应该如此对一个“专制国家”的领导人“叩头”:卡梅伦首相的前任顾问便谴责政府向一个“危险的流氓国家鞠躬”。
此外,《泰晤士报》特别强调了习近平访英过程中随行人员的数量以及严格的安保措施,与众多不同团体的抗议者形成对比,给人留下了专横独断的印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泰晤士报》在对习近平访华进行报道过程中,塑造出了这样一个中国形象:虽然有不可掩饰的进步方面,但对英国等西方国家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同时在各方面有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这种报道策略与形象设置,归根结底源于中英两国的利益冲突和文明意识差异。一方面,中国的快速发展令世界瞩目,英国对习近平的造访有着“既欢迎又抵触”的复杂情绪;另一方面,这也与《泰晤士报》商业化的报纸性质有关,其在进行报道时更加注重冲突效果,因此会选择负面议题来吸引读者关注,在标题撰写和信源引用等方面也不避讳尖锐的倾向和立场。
参考文献:
[1]楚军,周军.报纸新闻标题的功能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4):89-93.
[2]罗娟丽.美国媒体对中国人权问题报道的立场分析——以美国四大精英报刊为例[J].法制与社会, 2012(36):179-181
[3]冯帆.英国主流媒体对华报道中的中国映像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5(2):141-142.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115-01
作者简介:田香凝(1992—),女,河北承德人,舆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舆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