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文化报道的特点分析
——以对法国文化的报道为例

2016-02-28 21:35胡彦然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6期

胡彦然

(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247000)



《三联生活周刊》文化报道的特点分析
——以对法国文化的报道为例

胡彦然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武汉247000)

摘 要:《三联生活周刊》立足生活、注重文化,追求品质。本文以《三联生活周刊》对法国社会文化的报道为例,分析归纳了《三联生活周刊》文化报道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旨在为其他媒体的文化报道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三联生活周刊》;法国文化报道 ;生活;文化;品质

一本杂志要建立一个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面孔。《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是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和文化类周刊,《三联》的显著特色是文化性与新闻性并重,力求使新闻具有历史的品格,使文化具有当下的活力。《三联》的文化报道在国内新闻类期刊中独树一帜。

一、生活气息浓厚,文化味道十足

《三联生活周刊》将新闻、文化和生活融合为一体。《三联》一直强调“生活”二字,其主编朱伟说:“我们说的是一种生活观,作为一个新的时代里生长的新型的知识分子,在这样新的时代里他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观。”《三联》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来自母体的文化特质,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和知识分子情调。

以2009年6月29日刘君梅的《普罗旺斯的集市和汤》为例,文章通过对普罗旺斯露天集市和“普罗旺斯家宴”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当地的“集市文化”和“饮食文化”。文章描写的是当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却生动地反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并运用文化的力量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生活观。文章不是仅停留在对集市、美食等表面符号的描写上,而是用集市和美食传达出轻松、健康的生活理念,教会人们领悟生活、善待自己、感恩自然。普罗旺斯简朴平凡的生活被描写得浪漫高尚。结尾一句“一锅非常有原则的汤成就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点睛之笔。《三联》报道中的普罗旺斯不再仅仅是一个地名,它同时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诠释,这正符合《三联》的口号——“一份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

二、叙事方式温和,情感共鸣强烈

《三联》的所有人物报道均要求有鲜活的人物故事,文字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强调与读者的交流。

2005年7月19日费多多的《普鲁斯特,在时光里妩媚》一文,讲述的主人公是“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人物马塞尔·普鲁斯特。文章将普鲁斯特作品中的很多经典语句、其他文化名人对普鲁斯特的评价与普鲁斯特的人生联系在一起,具有浓厚的创新色彩和文艺气质,文章最后一段写道:“生病成了普鲁斯特的好借口:‘请您帮助我,因为我体弱、笨拙……’”这句话借用普鲁斯特的著作《追忆逝水年华》中的经典语句,来描写作者一生深受疾病折磨的事实,突出普鲁斯特“刹那芳华永恒绽放”的传奇人生。机智巧妙的写作方式将文化人物塑造得立体、鲜活,让读者在“温文尔雅”中达到情感共鸣。在一份周刊的快节奏运作环境里,《三联》的文字却是闲的、放松的,读《三联》常有被感动和会心的地方。《三联》人正是用这种独特的、温和的叙事方式实践着他们所倡导的品质生活。

三、深度报道给力,人文关怀凸显

《三联》对事件的报道先会将事件的前因后果、纵向联系讲述清楚,又会以事件为中心,横向分析相关的人和事。这样的深度报道方式,不仅能够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深入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揭示事件的实质和意义,而且能够反映出深层的社会现实,揭露出一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和弊端。

以2002年9月26日王星的《移民的马赛》为例,文章在讲述马赛移民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移民这一社会问题与法国政坛不同政治势力博弈之间的内在联系。文章通过对多位移民的采访,分析了极右翼领导人勒庞在马赛得票最多的原因:“他们已经受够了在这个犯罪率和失业率不断升高的城市里‘没有安全感’的生活,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相信勒庞的宣传,只是想给当权者一点颜色看看。”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地域文化隔阂等现实问题。《三联》的深度报道关注的问题与实际相连、与生活相贴、与民众相近,真正体现出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社会担当。

四、选题视角独到,品质追求执着

《三联》拓展新闻思维,选题视野宽阔,视角新颖。善于从历史题材中去寻找有意义的人和事。《三联》的文化报道通常不会停留在对现象本身的描述上,而是着意挖掘人物和事件的历史文化价值,用文化的态度讨论、评述事件和人物,对事件和人物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阐释。

2008年1月14日的《追忆1968!40年前的先锋者们》结合1968年“五月风暴”的历史背景,讲述了著名音乐家塞日·甘斯布和超模崔姬的故事。从文章中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两位人物,而且还能够追忆1968年的那段燃情岁月。“法国人一直爱着甘斯布,还因为他身上的‘左岸’气质,他也是‘布波’族的典范,雅致和不拘一格的品质在他身上并存。”《三联》的文字,无论写什么,都彰显了《三联》人对人生品质、文化品质以及精神品质的鉴定和追求。

中国不少媒体对法国社会文化的报道在内容上有着局限性,报道集中在时尚、娱乐、艺术等领域,将大量篇幅用在描述电影、时装、美景、美食、红酒等具有标志性色彩的法国文化符号上,很少触及法国文化中的深层次问题,对法国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提及较少。同时,倾向于将法国文化神秘化、朦胧化,过多地渲染其中浪漫、美好的一面,表现出一种倾慕的心态。《三联》同样关注美景、美食、奢侈品等大多数人眼中的法国文化符号,但它不仅关注这些文化符号光鲜亮丽的外表,还注重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并运用文化的力量去引导人们健康的生活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从总体上看,《三联》以独特的视角、深度的思考和一贯秉持的人文情怀,在中国媒体中独树一帜。《三联》立足生活、注重文化,追求品质。正如主编樊希安所说:“我们有自己的文化坚守,所有的努力都是为着我们的理想:传承文化精神,追求真理与新知。”

参考文献:

[1]赵允芳.“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访谈[J].传媒观察,2006(1):18-20.

[2]袁丽娜.与文化携手的生活[N].中华新闻报,2004-05-10(008).

[3]郑岩.以先进文化引领群众生活之初探——浅析《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化追求[J].今传媒,2015(03):9-10.

[4]彭艳萍,梁德学.《三联生活周刊》文化报道的叙事策略[J].青年记者,2008(33):38.

中图分类号:G23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105-01

作者简介:胡彦然(1995—),男,安徽池州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