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不止于图像
——从视觉传播到回归五感

2016-02-28 21:3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6期

宋 欣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观看不止于图像
——从视觉传播到回归五感

宋 欣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2)

摘 要:视觉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信息传递方式,随着人类二元对立思想的出现,文字地位的不断攀升,以至于忽视了以视觉为代表的人类五官感受的重要性和学术研究价值。本文从图形、图像说起,阐释我们回归五感的重要性。

关键词:视觉传播;二元对立;五感

一、观看先于文字

视觉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信息传递方法。1940年,法国西南部道尔多尼州乡村的四个儿童带着狗在追捉野兔后,发现了距今15000年的“史前卢浮宫”——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洞窑中壁画的打猎场面有约100种动物形象,用红、黄、棕和黑等多种颜色刻画,栩栩如生、线条粗犷、气势磅礴。用绘画的形象交流,这是史前人类最生动形象的沟通方式,这种方式远远早于人类语言的使用。

观看先于言语,[1]不仅表现在用“看”来传递信息上。在历史上,“看”早于“听说读写”还表现在我们今天人类的信息传递模式当中,儿童总是“先观看,后辨认,再说话”。[1]这是因为人脑对于图形图像的刺激反应快于对抽象文字符号的逻辑思维反应。视觉语言不会对不同智慧层次的人设限,[2]但不同智慧的人通过视觉语言,能够读出不同的信息含义与含量。

尽管图形绘画对于我们的人类生活有着显而易见的重要性,但是当语言文字出现之后,图形与文字的人文学术地位开始有了明显的倾斜。特别是流行于19世纪和20世纪的二元对立论,严格地编织着自然的二元对立,如精神和物质、普遍和特殊、心灵和肉体,[3]这将文字与图像,或文本与图画的对立推向了极致。

二、观看不止于图像

20世纪初,视觉语言的地位出现了逆转,而这种逆转是一种恐慌性的逆转。1938年,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时代》的讲稿中预测整个“世界都被把握为图像了”,我们正步入“世界图像”时代。不难想象,随着摄影技术的发明、广告的风行、无声电影的出现,人们将注意力越来越集中于图形、图像,电视机和照片上,而文字则似乎突然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无足轻重。

在后现代学中,学者们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英国社会学家斯克莱尔称:“为图像成为霸权政治的实践工具而感到惋惜”,可事实并非如此。一个未经语言分析的图像,其实质上可能并不会产生任何意义。例如,一副著名的摄影照片中,一名穿着衬衣的男子从天而降,从背景建筑来看,很有可能这名男子是从办公大楼上跳下。除此之外,我们只能凭借想象推测这名男子跳楼的原因,情感失意?股市崩盘?公司倒闭?实际上,如果没有文字解说或提示,这幅照片除了给我们留有悬念之外,并无多大的意义。

如果笔者告诉你照片背后蕴藏的文字时,你会顿时肃静并深刻地记住这幅照片。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跳。2001年9月11日,在浓烟滚滚和高温灼伤的包围下,面对救援无望,上百名精英选择直面死亡,从世贸中心跳下。这不仅是一种最为绝望的选择,更是一种壮观的对恐怖分子的控诉。这种控诉久久地回荡在每位看过照片的人的心中,难以忘怀。正如摄影师表示:“我并没有拍摄这个人的死亡。我拍摄的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张照片将永远与“9·11事件”紧紧联系在一起。

当观看的图片没有文字解说时,其不会产生任何意义,甚至在另一种情况下会产生反面的意义。最为著名的事件就是摄影记者凯文卡特在苏丹拍下一名饥饿的儿童跪倒在地,而身后有一只秃鹫虎视眈眈盯着小孩,耐心地等待着小孩生命的结束。记者凯文卡特以此获得了普利策奖,但却受到了人们的指责,为何不救孩子?在拍下这组照片一年后,加上其他事情的打击,摄影记者凯文卡特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凯文卡特的死或多或少和人们无情、无知的指责是有关系的。实际情况是,小女孩正在等待母亲领取救援物资,秃鹫不久就飞走了。凯文卡特在选送照片时就已经做了备注和提示,但在照片刊登之时却没有将这些情况加以说明,从而酿成了悲剧。

“无意义的图画仅因为一个简单的运动令观众愉悦,它们没有能力去教育观众。但一个分析过了的形象可能会影响观众的一生。”[4]这句话显然是对前面两个例子的最佳概括。

三、正确地回归到五感

人类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技术,让世界取得了三千年的爆炸性增长。这期间,话语和感觉这两个构型成为两个领域,通常被视为在认知上分离、在基础上不同、在本质上对立。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著名的论句“媒介即人的延伸”,再度揭示了人类早已遗忘了的人的感受力——“听、闻、看、品、嗅、触”的重要性,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听说读写之上。

今天,在业界,不少广告公司制作出了飘香四溢的巨型广告(譬如咖啡广告),这种色彩与香味的组合,充分调动了人的五官感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界,“多感官整合设计理念”,从人体感官视、听、味、嗅、触感入手,多层次刺激消费者感官机能,使消费者认识产品更加真实、更有效地引导消费,已经进入了学者的研究范畴。

一部日本电视剧《大川端侦探社》中有一集令人捧腹大笑的剧情:垂垂老矣的黑社会老大想在临终前吃上多年前吃过的中国馄饨,其手下千方百计地想为老大达成心愿,但准备的馄饨都不是老大想要吃到的。并且无论如何,这位老大也用语言描述不清楚他曾吃到的馄饨到底有多好吃,好吃在哪里。这个情节让笔者莞尔一笑,确实,文字的传播力该是有多苍白无力呢!什么叫好吃,味蕾的体验是无法用语言精准地描述的,而人类却一直以语言的精准而自傲,这是多么滑稽又尴尬的局面。

正如保罗所说,“了解得越多,感觉到的就越多;感觉到的越多,选择的就越多;选择的越多,理解的就越多;理解的越多,记住的就越多;记住的越多,学到的就越多;学到越多,了解的就越多”。

参考文献:

[1]约翰·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

[2]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27.

[3]多米尼克·巴特曼斯基.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语言/视觉二元论以及文化社会学的符像转向[J].社会,2015(03):37-66.

[4]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98-103.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6-0095-01

作者简介:宋欣(1983—),女,四川丹棱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播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