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生命成长的学习共同体
——《人物外貌描写》案例及评析

2016-02-28 22:53金姝娟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外貌同伴鲁迅

丁 帅 金姝娟

在《人物外貌描写》这一课中,针对学生平时作文的现状——写人物外貌无法抓住关键特征,导致笔下的人物千人一面,毫无个性,教师在教学中安排了两次合作。通过合作以及分享,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学生关照、尊重的意识逐渐得到培养,互助、和谐的课堂生态初步呈现。

第一次合作:交流先学,分享碰撞。

【案例一:组内分享】

1.出示分享先学的要求。

具体步骤是:

(1)先传阅,看看同伴的先学并思考:

认同√不认同×不理解?欣赏☆

(2)交流自己的思考,倾听同伴的意见,并考虑是否要做修正。

(3)把交流后的便利贴贴在大任务单上。

2.观察员对其中一个组的合作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如下:

1号对2号说:你的这个文本里,外貌描写不只是写了嘴,表格的要求应该是把所有具体描写的对象都写进去。

3号:我也觉得不只写了嘴,(拿过文本指给2号看)这里还有眼神……

2号默认并开始修正自己的任务单。

……

3.合作评价。

师:有的小组已经完成好了,还有的小组没有来得及完成,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效率会不如其他小组高?下课了可以向效率高的小组讨教一下。这次最先完成的小组是第7组,那我们今天就奖励最先完成的小组来反馈,可以吗?

【评析】

合作学习最忌讳走过场,但是这个环节的合作是真实有效的。首先,在教师提供的合作程序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开展合作是有章可循的。这次合作步骤非常清晰,不会出现无事可做或者无话可说的情况。其次,从合作的要求上来看,教师特别注重合作氛围的创设,重视同伴之间的同理心的培养、尊重他人品质的培养。再次,从合作的内容来说,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因为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习惯、知识基础、学习策略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想法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通过观察员对学生合作过程的观察,我们发现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合作中来。在相互的交流分享中,有倾听、有质疑、有追问,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相关信息,也丰厚了个人的认知。

并且,在合作结束时,教师较好地进行了评价。这一评价很好地引领了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关注知识,更看重学习的能力和方式。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教师在每一堂课中适时地培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反馈的不是合作结果,而是合作过程,只有过程有效了,才能有有效的合作结果。

【案例二:组际交流展示】

小组汇报

生:我们小组认为一号文本描写的人物是鲁迅,具体对象是头发、胡须、面孔还有嘴巴。

生:我还有补充,我们小组认为具体对象还有目光、手指、长衫和烟嘴。

师:认同吗?

(生手势√表示认同)

生:从第三自然段第一句“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我们看出他突出的特点是“瘦”。

(生手势√表示认同)

生:我们小组从第一自然段“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我们从这句话中看出他的精神不颓唐。

师:有没有更加准确一点的词汇?要发现我们和别人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就算大致是一样的,但是细微的差异有吗?

生:有精神。

师:那“不颓唐”和“有精神”选择哪一个?

生(齐):有精神。

师:是的,正面的表达,这就是一种修正呀!你可以提出你们组的看法啊,注意哦,你的倾听不是光接受的,你要有回应并且要有对照。好,请继续。

生:推测作者的爱憎,昨天我们看过语文书,书上有些地方体现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爱。

生:我们小组有补充,也是从昨天看了文章之后认为,作者不仅有对鲁迅先生的爱还有尊敬。

生:我接受你的补充。

师:我有一点小困惑,其他同学有吗?你们听完了都认同了是吧。我刚才听到他们的依据都是“我从课文当中”,你们可能都已经看过原文了,原文中体现了作者对鲁迅的爱,那在这段文字里有没有?

生:从“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可以看出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可怜之心。

生:我们小组对某某某的发言有点自己的想法,我们小组觉得不应该是“可怜”,而应该是“担心”。

师:这个“可怜”用在这里似乎不太恰当,这就是你该做的思考啊。很好,像某某这样的思考还有吗?

师:那个担心的背后是什么呢?

生:我觉得可以更准确一点的是尊敬。

生:我不知道这段文字从哪里体现出了“尊敬”。

生:就从这句话中。

师:把思考过程说给大家听。

生:“瘦得叫人担心”,这个担心是源自于对鲁迅先生的尊敬。

【评析】

很多传统的课堂中,课堂互动都是在教师和单一学生之间展开的。但是,从以上教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整个学习过程更多的是在学生和学生之间展开的。根据以上教例可以整理出学生互动时的一些技巧:①补充。当自己有更为深刻的想法时,学生会适时和同伴交流,补充自己的学习体会。于赞同。当学生说“我们小组有补充,也是从昨天看了文章之后认为,作者不仅有对鲁迅先生的爱还有尊敬。”有同学马上说:“我接受你的补充。”③质疑。对同伴的想法不太认同的时候,学生会提出质疑。

我们常说,课堂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不仅要习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习得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是课堂训练的要点之一。从上述教例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中重要的工作就是串联学生的活动,用评价引领学生把学习活动往前推进。学生在前面接受了老师的“要注意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的提醒,这里马上能主动辨析“担心”和“可怜”之间的差异。学生的这一变化没有逃过老师的耳朵,被老师捕捉到了,对这一学习方法再次进行了强调。这是多么精彩的对话,读者应该发现,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而且学习同伴之间自然形成了一个学习的场,对话是多维的,灵动的,也是深刻的。从“可怜——担心——尊敬——从哪里看出尊敬”这一系列学生的互动,可以很明显感觉到老师在前面强调的要注意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要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在这里学生就能自然运用,毫无生硬之感。

整个合作成果展示的环节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活化交际情境的创设,学生说得有理有据,说得彬彬有礼。这不正是我们最渴望见到的学习状态吗?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成长。

【案例三:组际交流展示】

师:虽然这个人只是陌生人,但是看到这个人,他会去关心别人,这里面有爱吗?

生(齐):有。

师:对啊,我们不需要到后面的原文里找,就这段里面有没有爱?

生:有。

师:还有需要聊的吗?

生:对“敬佩”那块我还有补充,第二自然段“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因为在我们心中都是对父亲有敬佩之情的,有热爱之情,所以他感觉鲁迅先生像父亲一样。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鲁迅先生的敬佩。

(之前提问的学生马上用手势做出了认同的回应)

师:你们被说服了是吗?那现在这种爱还是单纯的爱吗?这种爱里面有什么?

生(齐):敬佩。

……

师:我们来交流下一个文本。

生:我们小组认为文本2描写的人物是蒙娜丽莎,具体对象是嘴角、微笑和眼睛。

师:有异议的可以自己站起来说。

生:我还有补充,还有描写眼神的。

师:同意吗?依据,用依据说服别人。

生:“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然后还有第二自然段第二句“……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

师:你看,我们在做独立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做批注,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哦。

师:认同吗?

生:我还有补充,还有“颈项”。从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可看出。

师:其实这个时候我更希望其他小组同样读文本2的同学站起来补充,因为你们是第一阅读者,同伴是分享你的阅读的人,你们对这个文本才应该是最了解的。

【评析】

教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参与度,引导、激励学生加入这个交流的场。小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有更多的学生能在一个情境中表达自己、表现自己。在一个公共情境中表达自己、表现自己,能让学生得到一种综合的心理效应。这里有认知的效应,也有社会的、情感的、态度的、人际交往的效应。这种综合心理效应不但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批评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二次合作:修改随堂小练笔

【案例四:组际修改小练笔】

师:我们看看这段小练笔,这是昨天试写时我们班一位同学对《唯一的听众》中的老人的描写。这个老人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生:朴素、慈祥、苍老。

师:这些特点其他老人也都有,为什么就能判断她是一位“首席小提琴家”呢?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觉得这位“首席小提琴家”身上还有什么特点?

生:和蔼。

生:优雅。

生:音乐气质。

师:这些是她独特的特点,那怎么样才可以表现出这种不一样呢?你觉得如果用我们刚刚讨论出来的方法修改一下你昨天的小练笔,你关注她的什么?

生:她的手。

生:她的衣着。

师:修改或者重写你的这篇小练笔,看看能不能通过你的描写让她的气质、她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

生交流修改完善,教师选一组呈现。

修改前:

老人极瘦极瘦的脸上布满了皱纹,透露出慈祥的眼睛,旁边有许多鱼尾纹。头发全是银丝,修长而又全是皱纹的手交叉着,静静地坐在木椅上。

修改后:

老人清瘦的脸上刻满了时光的年轮,平静慈祥的眼中透着安详和执著。她满头的银丝梳得一丝不苟,修长而又爬满皱纹的手指自然地交叉着放在腿上,仿佛就要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衣服的花色淡雅却不失时尚,全身上下散发出音乐人特有浪漫气息。

【评析】

学生呈现的练笔是对这堂课的教学效果的最好检验,显而易见,成效是明显的,学生不但知道了写好人物外貌描写的知识,还掌握了写好人物外貌的技能。最重要的是,知识的获得,技能的练习,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同伴的多维互动、交流、讨论,逐渐清晰,这比老师的直接传授,效果要好很多。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生命成长的课堂。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教师没有越俎代庖、头头是道地讲述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在小组分享中,在教师恰如其分的点拨中,感受人物外貌的描写方法,知道怎样写才有特色,怎样写才能写出人物的特点。不仅如此,在这样的课堂中,充满理解,处处洋溢着互相尊重的气息,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共同成长。这不仅仅是在教学,更是在培育学生良好的品格。

看这样的课就如品一杯香茶,悠远绵长!

猜你喜欢
外貌同伴鲁迅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鲁迅,好可爱一爹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寻找失散的同伴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