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提升高校游泳专项训练质量中的作用

2016-02-27 15:42:50汤景之
科教导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心理干预

汤景之

摘 要 通过对一名游泳专项的学生实施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掌握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可以及时做出调整,从学生的体能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寻找突破口,使学生和老师配合更加紧密,在提高专项训练效率的同时,提高运动成绩。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训练质量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1.075

1 问题的提出

训练离不开三大要素:主体、客体和工具。主体(学生)+客体(老师)+工具(训练方法、手段),是每个运动项目的三个主要因素,只有三者之间发挥最大的效能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作为老师除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掌握前沿的科学训练理念和方法,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培养学生外,如何在学生身上,学生和老师互相配合的问题上寻找一些工作的方向和突破口,这些是目前学校专项训练体系中所缺乏的。通过本文,简单讨论一下如何通过改变学生本身的一些可控性因素来促进学生全面的提高,使学生和老师配合更加紧密,提高专项训练效率,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2 工作对象与方法

2.1 工作对象和工作情况

首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Y,20岁,训练年限6年,专项游泳。

主要问题:该学生学习成绩优秀,运动成绩也在年级中较为突出,平时训练认真刻苦,是个为数不多的好苗子,但在近一年时间内主项成绩起伏较大。由于心理素质较差,几次重要比赛都不能发挥自己真实水平,出现懈怠的状态。其生活中比较内向、腼腆。在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下,逐渐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专项训练中,从而导致专项训练质量不高。在尝试了很多不同办法后,训练效果不是很明显。

2.2 工作过程和工作方法

2.2.1 工作过程

恰逢有一名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W(以下简称心理老师)做毕业论文需要数据采集,我希望可以通过他,能够在心理学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Y,通过双方配合工作,使学生Y能够改变现状,有所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状况。从心理老师介入工作以来,工作的过程记录如下:

从2015年9月14日开始进行心理干预,到2015年12月5日结束(共12周),分为四个阶段:

第1周为第1阶段:

方式:心理老师每堂专项课临场观察训练,和老师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心理老师与老师和学生Y建立工作关系。

发现问题:该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同时他在训练时对训练带来的压力,不能从容处理,容易焦虑。

第2周为第2阶段:

方式:心理老师全程观察Y的训练过程,并在休息时给予指导,对训练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转达给Y,使其在训练中运用和注意。

发现问题:在训练中偶尔会有紧张的应激反应。

第3周至第10周为第3阶段:

方式: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进行有效沟通。心理老师每天临场观察训练,然后把Y的思想情况和一些意见反馈给我,根据这些在训练上做出一些调整;同时将学生在训练中的一些表现,特别是失常,情绪失控的表现以及建议提供给心理老师。

发现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Y的沟通能力,尤其是在其训练中遇到困惑时。通过沟通有效解决其主动性不足,意志品质差等问题。

第11周和第12周为第4阶段:

方式:安排Y参加首都高校游泳锦标赛,心理老师赛前给Y制定了一些比赛的行为程序,通过赛前测试赛的初步运用,根据使用效果改进一些环节。

2.2.2 心理干预的手段

第1阶段工作内容介绍(见表1)。

第2阶段工作内容介绍(见表2)。

第3阶段工作内容介绍(见表3)。

第4阶段工作内容介绍(见表4)。

3 结果

以上工作的结果通过对学生阶段性总结评估和运动成绩两个方面检验,结果如下:

3.1 阶段性总结与评估

4 结论和分析

通过心理干预使学生更清楚自己在意志力和主动性方面的不足。通过学生Y的转变过程我们可以得出:持续的、有计划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欠缺,但是在自身良好的沟通能力形成前,不能半途而废,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从总体上来说,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以及心智的成熟,能很好理解与训练有关问题,加上生活上事物处理的合理化,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心态,间接的为专项训练提供了帮助。师生之间关系的合理构建能加强双方的配合紧密程度,在促进训练质量大大提高的同时,提高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 何耀慧,汪晓赞.对我国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现状的思考[J].體育科研,2009(5).

[2] 李群力.CUBA运动员运动心理技能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3).

[3] 邱芬,姚家新.现代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2).

[4] 孙少强,孙延林.运动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心理干预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1:41:12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8:19:58
中学生体育课堂事故的影响因素及管理
探析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22:27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2:19:18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妊娠呕吐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41:27
创伤性骨折病人的心理干预护理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6:00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41:00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