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以西学凝聚社会共识的探索及实践

2016-02-26 18:49
学术交流 2016年10期
关键词:西学孙中山共识

陈 尧

(哈尔滨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8)



历史学研究

·纪念辛亥革命105周年专题·

孙中山以西学凝聚社会共识的探索及实践

陈 尧

(哈尔滨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8)

近代中国在国际世界中处于劣势地位,存在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孙中山利用西学进行思想启蒙与政治救亡,期望中国在优胜劣汰的世界竞争中保持自强不息的斗志,获取国家的正常权利,恢复强国地位。他不仅希望中国不受侵略和凌辱,还希望中国能够恢复天朝上国的优势。他在西学方面寻求思想的启蒙,以自然科学启迪民众,用制度的变革保证政治救亡的有效性,以文化建立统一的社会共识,他吸收西学的养分,促使国民形成统一的社会共识,最终目标是使中国发展为世界强国。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也是在忧国忧民心理下做出的时代反应,体现了孙中山对国力由弱变强的强烈渴望。

孙中山;西学;社会共识

近代以来,西学成为先进人士重要的救国理论。先进人士经过对比,发现西方远远先进于中国,尤其是器物,机器参与社会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于是迫切希望通过借助西学中的先进知识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以西学为思想启蒙的重要武器,成为近代先进人士的主导思想。孙中山也认为西学有利于中国的改造,对此大力引进。他以西学为重要理论依据,以此凝聚中国人的民族感和社会共识,希望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一、从自然科学方面引进西学,凝聚救亡图存的社会共识

孙中山坚信自然科学对于中国而言,是一种可以落实到现实的全新救国力量,可以极大地启蒙国人的思想。这一形而下的关注使人们形成了新的社会共识,颠覆了传统社会中的轻器物重心性的观点,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一)以生元有知说,放大精神和意识的作用

孙中山所受西方教育较多,又长期居住海外,习得的自然科学也较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生元的思想。由于他青年学医,对于细胞学说比较熟悉,所以提出了生元有知说。他赞同科学家们的观点,也认为生元构成了动植物。“生物之元子,学者多译为‘细胞’,而作者今特创名之曰‘生元’,盖取生物元始之意也。”[1]163生元是孙中山“取生物元始之意”而命名的,实际上就是细胞。受当时学术界夸大细胞感应性的影响,生元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生元有“知觉灵明”,即生元有精神、意识。“人性之聪明知觉者,生元发之也。”[1]163他认为人之所以聪明、有感知、有觉察,是因为细胞的作用。既然细胞使人聪明,人也就应该有意志,并且“人者心之器也”。人拥有了精神意志,也就应该按照所想行动。对于精神和物质而言,精神的力量要远远大于物质的力量,孙中山以武昌起义为例,详细论证道:“自余观之,……当日满清之武器,与革命党人之武器,以物质能力论,何啻千与一之比较?……余以为打破武昌者,革命党人之精神为之。……物质之力量小,精神之力量大。”[1]13他极力夸大精神的作用,以此批判唯武器论,鼓励人们在武器匮乏的状态下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精神的作用,使人不畏困难和牺牲,对于当时穷困的中国而言是有积极意义的。由此出发,孙中山认为中国人都应该放大自身的意志,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为国家的独立和自由做出努力。国人都重视精神和意志的作用,能够增加革命斗志,凝聚为国奋斗乃至牺牲的社会共识。可见,生元有知说使孙中山突破了以往思想家的心力说,这一理论的出发点要远远高于同时代人。他是从自然科学出发,以近代生物学为依据,以细胞有意识引申到人有精神,进而论证人的精神所产生的作用要远远大于物质所产生的作用。为了革命取得胜利,孙中山号召革命党人要重视精神的巨大作用,“国事者一群人心理之现象也。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心之用为大矣”[1]158-159。他坚信,只要团结一致,鼓励更多的人参与革命,树立坚定的革命信念,发挥精神的主观作用,革命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虽然他过分地夸大了人的精神作用,走向了主观唯心论,但却有助于宣传舍生取义,凝聚为国努力的社会共识。他将生元有知的思想与人的精神相互联系起来,推动了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帮助人们摆脱蒙昧,更好地救亡图存、转变民质。

(二)用进化论传播西学,宣传社会的突驾发展

孙中山支持达尔文的观点,认为进化是自然之道。为了使西学中的进化论更好地在中国传播,他使用了中国传统的词汇——自然之道,并明确指出:“世界万物皆由进化而成……夫进化者,自然之道也。”[1]194-195进化论在中国的快速传播,彻底地否定了中国传统的渐变进化思想以及历史循环论。孙中山对进化论极为推崇,并结合自身的知识体系对其进行了推进式的论述:“进化之时期有三:其一为物质进化之时期,其二为物种进化之时期,其三则为人类进化之时期。”[1]195这是综合天体学、生物学以及人类史和社会学的知识而得出的结论,对于中国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使国人耳目一新,对近代的自然科学知识有了全新的了解,而且有利于凝聚社会变革的共识。孙中山为了更好凝聚中国应进化的社会共识,还以人类的奋斗程度提出了人类社会进化的四个时期:“人同兽争”[1]261的“洪荒”[1]255时代、“人同天争”[1]261的“神权”[1]261时代、“国同国争,这个民族同那个民族争”[1]261的“君权”[1]261时代以及“国内相争,人民同君主相争”[1]261的“民权”[1]261时代。这是孙中山按照社会形态划分的,他认为当时的中国应该进入的是民权时代。民权时代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民权时代的民主共和制度是世界发展的潮流,能够使国家安定,综合指标提升,为国民创造一个稳定自强的氛围。孙中山为了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大力宣传民权时代,他以进化论为哲学依据来论证中国的政治发展走向。进化对于不同国家来说意义不同,对于西方而言,依据“优胜劣汰”的进化规律,他们侵略中国是进化的一种表现;对于中国而言,依据“与天争胜”的进化内容,只有推行进化,实施社会变革方能自保,只有进一步实施“突驾”,才能反败为胜,超赶列强。“突驾”的观点是孙中山创造性地提出来的,即后来居上,赶超他国,期待中国实现伟大复兴,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乃至“驾乎欧美之上”。他认为通过人为的实践活动,可以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近代的发展就是通过永不停息的知行活动“所以得有今日突飞之进步也”[1]200。中国社会以“突驾”为社会共识,才能进入民权时代,建立一个开明先进的国家,在世界大潮中稳固挺立。由此可见,孙中山希望中国进行前进质变式发展,以加速进化为手段,这样才能赶超欧美,成为世界级的强国。他开创的“突驾”说,凝聚了中华儿女共圆强国梦的社会共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哲学依据,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化论这一生物学说,在孙中山的创造性应用中,提升为哲学理论。这是出于凝聚社会共识的需要,是他结合革命实际而总结出的中国进化理论。以“突驾”式进化作为中国发展的依据,是西方自然科学与中国时代风潮相结合的产物,既包含自然观唯物主义成分,又包含个体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突驾”说在中国近代大放光芒,成为拯救中国的重要理论依据。革命党人坚信它能够使中国重振国威,通过进化使中国在世界浩浩荡荡的大潮中挺身站立,不受外侮。进化在中国近代几乎达成了学术上的一致,虽然阐述的观点不同,但是让中国进化发展的主题是相同的。有担当的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大谈进化,将进化看作是必做之事,否则灭亡就是中国的宿命。近代社会变革成为社会思潮中的重点问题,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封建专制,迫使国人都抓住这一观念进行救亡图存,进化成为近代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理论依据。早期的知识分子利用中国传统的变易史观改造中国,试图使民众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西方的进化论传入中国以后,被不同程度的人群利用起来,体现了不同的进化程度。资产阶级维新派抓住渐变的要点,革命派抓住突变的要点,他们都主张依据进化寻求中国的“突驾”之路,都迫切希望祖国能够在弱肉强食的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并且恢复昌盛。

孙中山等先进人士所引入的西学,彻底打击了天朝上国的自我满足感,批判了中国轻视器物的观念,更否定了传统玄虚的认识论,推动中国进入了世界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这加强了中国对外来文化的重视,深刻地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考察的是死记硬背四书五经的能力,只重视权变政治,不重视其他学科的发展,致使中国逐渐走向了衰落,也影响了世人对其他学科的重视。近代对自然科学的重视,使民众的关注点由形而上转移到形而下,使人们有了新思维。它所形成的社会共识与迷信和愚昧水火不容,以启蒙推动了中国前进的步伐。

二、从政治方面引进西学,凝聚国富民强的社会共识

孙中山虽然看到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巨大作用,但是也认识到了仅仅靠器物难以改变中国。因为在封建制度的影响下,中国长期秉持的是君主制度,专制的色彩十分浓重,影响各个方面的发展,抑制了中国的进步。为了实现自强自救,中国就要进行政治上的改变,为此,他张开双臂拥抱西学中的政治思想,不仅实施了各种政治上的改革方案,还建立了官方的意识形态,希望先救亡图存,后国富民强。

(一)以三民主义统一社会意识形态

孙中山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口号的影响,为了政治救亡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提出了著名的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他将三民主义作为立国之魂,以此凝聚统一的意识形态,“三民主义便是民国的精神。……三民主义就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1]3。作为“中华民国”的意识形态,按历史事件的发生以及内容,它可分为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这是他政治思想成熟的表现,也是为了使中国更好地发展而进行的革命理论。大体来说,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在近代末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推翻了封建帝制的长期统治。旧民族主义的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消除“害汉人的满洲人”,推翻满族的君主统治。旧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以革命暴力手段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型资产阶级国家,取缔君主统治。旧民生主义的内容是平均地权,解决贫富差距,做到“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1]56。这是孙中山为了解决社会贫富矛盾而提出的政策,蕴含了追求大多数幸福的意义。旧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对于民族独立、权利平等、平均财富的美好愿望,凝聚了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民治”国家的社会共识,具有先进的意义。

新三民主义,扩大了政治权力范围的同时,还主张建立联合专政型的民主共和国,力图颁布“耕者有其田”的宏伟计划。新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118,这一内容较旧三民主义相比,更具有国家整体性的民族解放、反对侵略的伟大意义,还主张消除国内民族之间的歧视,团结统一,抵制外侮。新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直接赋予民众四大“政权”:选举权、创制权、复决权、罢官权,使政治权利具有普世性,“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2]120。新的民生主义的内容是“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2]120。这一目标旨在消除两极分化,调整国计民生,国民生活质量。新三民主义以高度的全局性提升全体民众的生活状态,不仅包含反帝反封建的内容,还与共产党早期的革命纲领有着一致性。新旧三民主义相比而言,反帝反封建的内容和形式更为具体,有着质的飞跃,更容易产生社会共鸣,唤醒全体中国人的爱国之情,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二)以五权宪法统一国家政府管理

西学中的三权分立思想给了孙中山巨大的启示,他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三大制度便于国家的管理,符合近代化的潮流。在此基础之上,他增加了考试和监察制度,形成了五权宪法的管理体系。他认为仅有三权分立不足以体现民主,必须增加考试权和监察权,开拓性地以五权分立的形式管理国家,即五权宪法。这是孙中山将西方先进的治国理念与中国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监督制度结合的产物。对于中国的科举考试,孙中山认为体现了公平性,具有借鉴意义。国外也有文官考试制度,因此将考试权增加到五权宪法中,才能保证人才选拔的公平。孙中山还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都察院的监督和弹劾功能巨大,应该继续发挥其政治功能。西方国家也有监察权,并且隶属于立法权之中,这种服从关系很难发挥独立的作用,而监察权又是国家治理过程中必须突出的权力,应该以高角度行驶其监控和检举的职能。因此,孙中山将监察权加入到五权宪法中去,使其独立行使权力,不受其他部门的束缚,扩大监督和查核的力度,加强国民党的工作纪律建设。为了用民主的形式对待国人,集合中外行政管理的精华,孙中山采用外国立法、司法、行政的三权分立制度,并“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2]354。他希望用五权宪法的形式管理国家,以权能分治的形式管理国家,这一新型国家和政府的管理模式,体现了资产阶级对于稳定治国方略的渴望,他们希望以此构建一个立法规范、司法严格、行政高效、选拔公平、官员廉洁的政治结构,“这样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2]354。五权宪法是孙中山为了加快近代化进程而提出来的高效管理国家的目标,具有引导社会共识的统一性,有助于激励民众为了这一治理体系而共同奋斗。只有建立统一的社会共识和具体的奋斗目标,革命党人及群众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为实施五权宪法的自主国家而努力奋斗。在近代,西学作为先进性的知识,引起了近代知识分子意识上的转变,他们抓住机遇,结合中国国情的创造性加工,将其转化为救国的精神资源。中国得到了这些救国理念,必然形成启蒙式的社会思潮,进一步形成爱国、救国、强国的思想共识,对抗封建专制。孙中山也依靠西学中的先进因子,突破传统复古守旧的文化阻滞,强调各个领域的启蒙,特别是政治上的启蒙,试图建立一个彻底独立又相互制衡的五权分立的政治体系,既符合近代化的潮流,又能直接行民权,“便可驾乎欧美之上”。

三、从文化方面引进西学,凝聚价值观念的社会共识

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不仅使国民党有了具体的官方意识形态,还给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以重大的启迪意义,让中国革命有了具体的依据。这一西学思想使孙中山深受启发,得到了对应性的关系:“法国的自由和我们的民族主义相同,……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此外还有博爱的口号,这个名词的原文是‘兄弟’的意思,和中国‘同胞’两个字是一样解法,普通译成博爱,当中的道理,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2]283自由、平等和博爱作为西学中的重要价值观念,在孙中山的使用下,产生了改造国民价值观的重要影响,也更加凝聚救国的思想共识。

(一)以自由凝聚社会共识争取国家的自由

孙中山考察了以往中国的自由状态,得出中国自由过多的结论。他认为中国人可以随意地吐痰等行为都是自由过多的表现。古代的中国就具有非常充分的自由,“虽无自由之名,而确有自由之实,且极其充分,不必再去多求了”[2]281。鉴于此,为了统一国人思想,孙中山坚信中国人应将个体的自由让渡出来,使中国团体形成巨大的自由。个人自由过多影响国家自由的凝聚,近代的中国缺乏主权上的自由,国人必须团结起来牺牲个人的自由,以此换取国家的自由。有了国家政治上和外交上的自由,个人的自由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吾人既为国民之一分子,又为本党之一党员,当牺牲个人之自由,以蕲国家之安全、党务之发展。”[3]267对于一个独立国家而言,必须先有主权上的自由,而后才能拥有个体的政治自由,自由一定“要用到国家上去”[2]282。依照中国的情况,“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2]282。西学中由于有原罪的存在,他们特别强调自由,关注人的自由意识,并努力追求自由。这种自由演化为一种人文的精神,在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由主义。孙中山认可西学中的自由,力图将其运用于中国的实践当中,追寻政治主权的自由,保障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自由。由于近代的中国不是独立自主的,在外交上“是很不自由的。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强的团体”[2]282-283,获得主权上的自由。民众更要达成一致的社会共识,“牺牲一己之自由,以谋公众之自由”,以整体性的自由获得国家政治上的独立性。

(二)以平等凝聚社会共识争取民族的平等

近代很多思想家都倡导平等,这一西学思想成为近代主流的话语权。平等对于孙中山而言,具有重大意义,他迫切希望中国拥有国际政治地位上的平等。他将平等区分为个体的平等和群体的平等。个体的平等不仅在政治上平等,而且在人格上也要坚守平等。群体的平等是要追求中国整个国家的平等,获得独立的国际地位,不再受到差别性的国际待遇。为了追求中国与他国的平等对话,孙中山将群体的平等应用于三民主义之中,以意识形态凝聚中国人的社会共识,共同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主义可以使中华民族以革命的形式摆脱不平等的待遇,抵抗不平等的权益关系,“不平等的民族要求平等,便用武力来反抗异族,那种对于异族的反抗,便是民族革命”[3]471。民权主义是民众要求获得自身的政治权利,要求获得自由,便要去反抗强权的人,“平民对于有权势的人的反抗,便是民权革命”[3]471,对抗强权政治,争取公正性的国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民生主义是孙中山做了特定解释的概念,它是服务于民众的思想,强调国家应该为民众提供机会均等、贫富相等的生活状态。“近来人类要求社会上机会平均,贫富相等,便是民生革命。”[3]471

(三)以博爱凝聚社会共识争取国民的团结

博爱虽然是西学中的概念,但是为了使其更好地成为普世价值,中国人能够迅速接受,孙中山引用了韩愈的观点对其进行解释为“博爱之谓仁”[1]22。孙中山眼中的博爱是带有忧患意识的大爱,是打破了局限性的爱,即“博爱云者,为公爱而非私爱,即如‘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之意,与夫爱父母妻子者有别。以其所爱之大,非妇人之仁可比,故谓之博爱”[1]22。博爱在孙中山看来,不仅是与儒家的仁具有相同性,而且体现为大爱和公爱,是他针对社会全体成员而提出的社会共识。中国同胞只有奉行博爱的社会共识,才能产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伟大情怀,以爱为基础团结起来,抵制外敌的侵略。这种从民众内心出发的自然情感,可以消解儒家的等差之爱,更具有平等性和宽泛性,有利于形成团结对外的统一思想。博爱在孙中山这里赋予了时代精神,是西学中用的产物,具有引导人们培育爱国主义的实用倾向。

四、对西学的客观态度以及由此所凝聚的社会共识

经过详尽的探索,孙中山认为西学中有很多先进内容,值得我们深入探寻和学习。他看到了西欧文化在近代以来的突飞猛进,“种种文明都是比中国进步得多”。既然西学中有进步的内容,中国就应该大力学习。“持中国近代之文明以比欧美,在物质方面不逮固甚远”,我们在物质文明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中国应该发展器物,以实业振兴国家。为了使中国走向富强,孙中山强调:“必须使我们的国家对欧洲文明采取开放态度”[4],以社会实践改造中国,迅速提升国力。他认为,西学是科学的文化,是注重功利的文化,能够发挥实用理性,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这种文化应用到人类社会,只见物质文明,只有飞机炸弹,只有洋枪大炮,专是一种武力的文化。”[5]405西学中的这些负面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列强“专用这种武力的文化来压迫我们亚洲,所以我们亚洲便不能进步”[5]405。西方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引发了武力的强大,同时也开始了向弱国的侵略扩张,“欧洲人近有这种专用武力压迫人的文化,用我们中国的古话说就是‘行霸道’,所以欧洲的文化是霸道的文化”[5]405。孙中山看到了中国文化缺乏科学理性,文化的理想与文化实现之间缺乏外化的桥梁。中国文化过于注重精神境界,对于现实社会生活少于思考。由于缺乏对生活经验的实际思考,导致了科学精神的衰败,对于新事物少于研究,进而少于形成新知,难以形成科学知识体系。缺乏求知的科学真理,限制了中国人对自然世界的改造,也抑制了头脑中理想事物的产生,中国也难以用科学的精神实践于形而下的现实世界,更不能由此产生客观的事物。久而久之,中国在物质文明方面逐渐落后,既缺乏工业文明,也缺乏技术工艺、制造模型,造成了近代外敌入侵的惨痛局面。西学中的科学精神成就了西方的近代化,并形成了强大的武力,造成了对弱小国家的强权,形成了“霸道的文化”。孙中山对这样的文化给予了强烈的批判,科学的精神以及科学的态度是世界发展的大潮,但是以科学转化为武力侵犯压迫他国,就是霸道的文化,是强权政治的表现。孙中山认为中国的文化优于“霸道的文化”,因为中国文化所呈现出的本质是“仁义道德”[5]407,具体的表现是“感化人,不是压迫人”[5]407。这种以感化人,讲求德行的温存型的文化是“王道的文化”[5]407。孙中山坚信中国这种传统的怀柔文化、和平文化是我们应该继承并弘扬的,也是维护各国主权完整的文化,具有世界和平的意义。中国的发展不能丢弃自身固有的优秀文化,“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2]342。实现中国国力的兴盛必须结合固土的优秀文化,引进西学中的先进因子,共同发挥作用,“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6],“不宜盲从他国”[1]517,又要突破文化自卑的心理,大力吸收西学中的精华部分拯救民族危亡。孙中山对于西学采取一种非常客观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学习西方,又不能全面抵制中国固有文化;既认为西学中有优于中国的部分,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应该继承保留。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要放下天朝上国的身段“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进而在世界发展的大潮中成为中流砥柱。

孙中山大力倡导学习西方中的先进成分,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以此凝聚“振兴中华”的社会共识,使中国人找到精神上统一价值归依,形成统一的救国意识。中国应从西学中吸收有利的成分为中国文化所用,也为救国图存和社会启蒙所用,将西学中的优秀成分转化为能够使中国求生存的文化。通过西学的养分,中国将其转化为科学技术、机械武力,寻求主权的完整,进而做到民族的独立自强,呼吁全体中国人为了建立一个新型国家而努力。建立统一的社会共识,凝聚人心,团结一致共同对外,是孙中山政治方面的强烈渴望。只有形成强大而统一的社会共识,才能保障革命的顺利开展。孙中山以西学中的诸多先进成分为凝聚社会共识的依据,有效构建了人们对于近代化的认同,使得“振兴中华”的口号深入人心。在孙中山的大力号召之下,中国人以“振兴中华”为价值目标,提供了精神上的力量支撑,寻求各个领域的民族复兴,为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国家而不懈努力。

孙中山对于西学颇有好感,认为这些先进性知识能够给中国带来光明,所以他大力扩展西学中的器物、政治以及文化思想,从多个方面努力建立民主共和的新国家。他认识到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在工业文明的情况下难以发挥作用,只能借西方思想来启蒙民众,形成爱国、救国的社会共识,以此恢复皇皇华夏。他在中国近代末期所做的一切行动都是以爱国为中心,建立具有凝聚力的社会共识,进而实现中华民族命运的转变。为了凝聚救国的统一价值,孙中山站在新的立场上看问题,特别是看到了中国旧制度的危机,认识到了中国必须通过学习西方来自强。这种现象绝非偶然,这是民族危亡时刻的重大抉择,只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才能达到自救的目的。他以西学中的合理成分来复兴巍巍大国,必须建立统一的社会共识,这样才能为国人形成精神导向。要使中国融入世界快速发展的大潮之中,孙中山认为必须在西学中汲取营养,弥补中国固有文化中的缺憾,以西学中的合理成分凝聚社会全员的共识,进而从内心深处树立爱国的热忱,以此对抗西方的武力侵略和腐朽文化的侵蚀。

[1]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86.

[5]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11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

[6]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孙中山全集(第7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1.

〔责任编辑:王 巍〕

2016-04-25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梦凝聚社会共识的路径研究”(15KSE03)

陈尧(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博士,从事中国近代哲学研究。

B25

A

1000-8284(2016)10-0213-06

猜你喜欢
西学孙中山共识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康熙皇帝的西学教师
商量出共识
孤本《性原广嗣》与西学之影响
西学大家系列丛书
“慢养孩子”应成社会普遍共识
襄阳市中医院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合办西学中班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