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
-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解读
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展开合作的思想基础。从中国共产党的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对新三民主义的解构、宣传和捍卫,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新三民主义,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断向前发展。研究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的解读,有利于丰富对于中国共产党早期建设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论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增强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一伟大论断。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7期2024-01-03
- 清末民初孙中山介绍与传播社会主义思想
要:清末民初孙中山对社会主义思想多个流派作了介绍,他将单税社会主义作为“平均地权”主张的重要理论支撑,把国家社会主义视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优先选项,他还对马克思主义做了选择性介绍。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方式是多样的,《民报》等报刊是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演讲是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常用方式,孙中山还善于利用自己的政治声望和媒体声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孙中山开创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先河,他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观点为后人提供了借鉴。关键词:
档案与建设 2023年4期2023-07-06
- 试论孙中山对旧道德的继承与发展
摘要:孙中山在传统道德思想遭遇新旧交替的困境时,从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四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思想进行了重释,并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以此重新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恢复中华民族的民族地位。孙中山肯定了对新文化的积极发展与宣扬,但反对绝对否定和全盘抨击旧道德的偏激行为;主张辩证地、有选择地继承传统道德观念,秉持开放的态度,将传统文化中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道德思想与西方文化中的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相比较,糅合并创新。关键词:孙中山;道德;传统文化中
西部学刊 2022年10期2022-06-12
- 新见熊佛西集外书信考释
集外书信 《孙中山》 梁实秋《铁花》熊佛西是杰出的戏剧教育家和剧作家,中国话剧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与田汉并称“南田北熊”。他一生创作了27部多幕剧和16部独幕剧,有7种戏剧集出版,著有长篇小说《铁苗》《铁花》,戏剧剧本集《佛西戏剧》(4册)、《佛西抗战戏剧集》《赛金花》《上海滩的春天》,戏剧理论集《佛西论剧》《写剧原理》《戏剧大众化的实验》等。熊佛西先后任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主任、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校长、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校长、中央戏剧学院华
名作欣赏 2022年5期2022-05-11
- 孙中山和梁启超的一段恩怨
孙中山和梁启超,一为革命,一为改良。两者的政治主张虽迥然不同,但其目标都是为振兴中华,强国富民。他们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为了和孙中山进行两党重组,梁启超更是劝告恩师康有为不要过问政事,“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孙中山和梁启超,一为革命,一为改良。两者的政治主张虽迥然不同,但其目标都是为振兴中华,强国富民。两人有着一段曲折的交往经历。相见恨晚:梁启超排除万难与孙中山共商两党重组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受清廷通缉而流亡日本。此时,孙中山等人也在日本
新传奇 2022年9期2022-03-22
- 孙中山的绰号
孙中山绰号“孙大炮”。一次,胡适去拜访孙中山,见屋里满架的书,心中疑惑孙中山是否翻过。过了一会儿,孙中山有事走开,胡适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几乎每一页上都有重點画线和批注。他又抽了好几本看,发现每一本都是这样。胡适很惭愧地对人说:“孙先生可是一门不可轻视的实炮。”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10期2021-10-26
- “话虽投机,远非知心”: 孙中山初会袁世凯
王凯孙中山和袁世凯是民國历史上两个绕不过去的大人物。民国成立后,为促使清室退位,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继任。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袁世凯以元首之礼相待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并没有得到片刻的清闲,先后去了上海、武昌和广东等地,广会各界人物。孙中山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与党人联络感情,扩大自己在全国特别是南中国的影响,直到接到袁氏邀请四个多月后,才从上海北上。孙中山原计划与黄兴联袂进京,但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武昌首义
领导文萃 2020年7期2020-05-15
- 智慧树
其实这一天也是孙中山先生的紀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因为三月份栽种树木容易成活;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倡导植树造林的功绩。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已满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8年3期2018-04-17
- 千万不可小看书生
光绪年间,孙中山有一次路过武昌总督府,想会见两广总督张之洞,便写了一张便条,让守门人传了进去。张之洞见条子上写的是“学者孙中山求见张之洞兄”,便问孙中山是什么人。听说是一个书生,張之洞不大高兴,提笔在便条上写道:“持三字帖,见一品官,白衣尚敢称兄弟?”并让守门人把条子交给孙中山。孙中山一看,也在便条上写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也可傲王侯。”守门人又把条子传了进去,张之洞一看,“啊”了一声,连忙把孙中山请了进来。endprint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8年1期2018-01-03
- 孙中山嗜书如命
孙中山嗜书如命孙中山在燕居之暇或办公之余,总是能静下心读书,每每手不释卷。不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能潜心阅读。在指挥作战的时候带着书,旅行时行囊里最多的也是书。孙中山嗜书如命。当年,有人给孙中山起了个绰号“孙大炮”,谓只会吹牛之意。比如胡适,一直认为孙中山能说会道,但肚里未必真有学问。有一次,胡适去拜访孙中山,两人茶叙座谈,胡适见屋里满架的书,心中疑惑孙中山是否翻过。一会儿孙中山有事走开,胡适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打开一看,书里圈圈点点,几乎每一页上,孙
支部建设 2017年12期2017-11-24
- 特点鲜明的百年孙中山邮票
特点鲜明的百年孙中山邮票文/刘庆田1912年发行的孙中山邮票苏联发行的孙中山邮票1942年孙中山第一次出现在外国邮票上我国两次发行孙中山邮票小型张我国两次发行孙中山邮票小型张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一百多年来,我国历届邮政部门和一些外国邮政局发行了大量邮票,歌颂他不平凡的一生。我国第一套歌颂孙中山的邮票,发行于1912年,当年辛亥革命刚刚成功,当局发行了一套“中华民国光复纪念”邮票,共12枚。邮票中部为孙中
藏天下 2017年3期2017-09-03
- 千万不可小看书生
光绪年间,孙中山有一次路过武昌总督府,想会见两广总督张之洞,便写了一张便条,让守门人传了进去。张之洞见条子上写的是“學者孙中山求见张之洞兄”,便问孙中山是什么人。听说是一个书生,张之洞不大高兴,提笔在便条上写:“持三字贴,见一品官,白衣尚敢称兄弟?”并让守门人把条子交给孙中山。孙中山一看,也在便条上写:“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也可傲王侯。”守门人又把条子传了进去,张之洞一看,“啊”了一声,连忙把孙中山请了进来。endprint
百家讲坛 2017年15期2017-08-30
- 中西医都没救得了孙中山
西医都没救得了孙中山袁 凤孙中山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夫人宋庆龄等人陪同下离开广州,之后经上海至日本神户访问。次月4日,一行人抵达天津。在津期间,孙中山因风寒而肝病复发,在疗养20余日后,仍坚持于12月底前往北京。3个月后,也就是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京病逝。在明知自己重病缠身的情况下,孙中山为何要执意赴京?其生命中的最后岁月,又是如何度过的?抱病北上1924年的中国并不太平。这一年9月,南方爆发江浙战争;10月,北方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
文史博览 2017年4期2017-04-22
- 孙中山“钟情”阳春面
孙中山“钟情”阳春面孙中山1905年到1910年曾多次前往新加坡,宣传革命思想。为节省饭钱,孙中山一日两餐皆以阳春面充饥。他常光顾一家华侨开的面馆,掌柜见他每次只吃一碗清汤寡水的阳春面,顿生恻隐之心,便往碗里添了几片肉,说:“这肉是我送给您的,没点营养可不行啊!”1909年,孙中山在旧金山创办了国民党的机关报(时称“机构报”)《大同日报》,报馆从业人员皆为当地支持他的华侨,唐琼昌任经理,主编是蒋梦麟、刘成禺。孙中山住在离报馆不远的小旅店。1911年10月的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9期2017-04-06
- 孙中山“不服中药”识中医
县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早年学西医毕业,曾在澳门和广州行医,后来才放弃医务投身革命事业。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他对中医是什么态度呢?“予平生有癖,不服中药。”这是孙中山曾对著名中医葛廉夫说的一句话。1925年元旦刚过不久,孙中山先生病情加剧,中外医生诊治之后,认为必须手术。但是此时孙中山先生年已六十,家属和部下都担心他体力不支,不能决定。1月24日,孙中山与葛廉夫见面,说了上面那句话。但这句话,并不表明孙中山厌恶中医。他开门见山向葛廉夫表明自己“不服中药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12期2017-04-06
- 能飘白发说微时
刘兴雨一般提起孙中山的异性伴侣,人们往往只提早年的原配夫人卢慕贞和晚年的宋庆龄,而不知道这中间还有一位重要的女性——陈粹芬。从19世纪90年代初一直到孙中山当上临时大总统的1912年,整整20年的时间,陈粹芬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而这20年正是孙中山四处奔波,为革命奔走呼号艰苦备尝的时期,也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1891年,孙中山26岁,在香港学医。初次见面,孙中山就对陈粹芬说要决心推翻满清,率志士收复河山。一个19岁的姑娘听一个热血青年侃侃而谈,她怎能不
爱你 2017年8期2017-03-21
- 孙中山嗜书如命
秦德君孙中山在燕居之暇或办公之余,总是能静下心来读书,每每手不释卷。不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能潜心阅读。在指挥作战的时候带着书,旅行时行囊里最多的也是书。孙中山嗜书如命。当年,有人给孙中山起了个绰号“孙大炮”,谓只会吹牛之意。比如胡适,一直认为孙中山能说会道,但肚里未必真有学问。有一次,胡适去拜访孙中山,两人茶叙座谈,胡适见屋里满架的书,心中疑惑孙中山是否翻過。一会儿,孙中山有事走开,胡适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打开一看,书里圈圈点点,几乎每一页上,孙中山
党建文汇·上 2017年1期2017-02-27
- 孙中山待人有求必应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任海陆军大元帅时,一些人仰仗他的声望,想请他写推荐信求差事。搞接待的工作人员每次都会仔细检查来者的相关证件,他们担心,如果来者证书有假,却得了孙中山的推荐信,接收单位一问起来,就会坏了孙中山的名声。孙中山却认为,有的人实在找不到门路,可能会去走一些旁门左道,所以跟证书比较起来,关键还是看来者有没有真才实学。听了孙中山的话,工作人员仍有担心,但孙中山总是乐意满足前来求差事的人的要求。有一次,一位搞民军的人来拜访孙中山,开口就对工作人员
红岩春秋 2016年11期2016-12-07
- 孙中山彰显气度
刚刚抵达北京的孙中山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前往后海边的醇王府看望载沣(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在醇王府里,细心的人会发现孙中山和袁世凯的照片,照片上的眼睛全被抠去,载沣忧愤的心境,顯露无余。但他没想到,有一天孙中山会出现在他家中。下午3点,一辆马车停在醇王府前。从车上走下来的人,正是曾经被载沣视为仇人的孙中山。载沣后来在回忆这次会面时说,他原以为孙中山是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勇武之夫,没想到他如此谦逊、和蔼和开朗。孙中山称赞载沣,在大革命爆发后自动退让,承认共和
少年文摘 2016年8期2016-08-13
- “孙中山”名字的由来
“孙中山”名字的由来“孙中山”这个名字,虽然家喻户晓,但奇怪的是他本人从来没有用过,而且在档案中都没有出现过这个名字。在孙家的族谱上,孙中山是“德”字辈,叫孙德明。孙文之名是他10岁上私塾时老师为他取的,他17岁在香港拔萃书屋上学时,取号“日新”。出自《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粤语中,日新的读音为逸仙,后来他的老师区凤墀就干脆给他改成了孙逸仙。至于应用最广泛的“孙中山”,其实是因误译得来的。当年,孙文流亡日本,他的日本朋友准备把他安排在东京银
共产党员(辽宁) 2016年8期2016-05-13
- “孙中山”名字的由来
“孙中山”这个名字,虽然家喻户晓,但奇怪的是他本人从来没有用过,而且在档案中都没有出现过这个名字。在孙家的族谱上,孙中山是“德”字辈,叫孙德明。孙文之名是他10岁上私塾时老师为他取的,他17岁在香港拔萃书屋上学时,取号“日新”。出自《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粤语中,日新的读音为逸仙,后来他的老师区凤墀就干脆给他改成了孙逸仙。至于应用最广泛的“孙中山”,其实是因误译得来的。当年,孙文流亡日本,他的日本朋友准备把他安排在东京银座的对鹤旅馆暂住。为了
共产党员·下 2016年4期2016-05-04
- 爱看书的孙中山
爱看书的孙中山孙中山先生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一生都喜欢读书。在英国留学的时候,他的生活非常艰苦,经常饿着肚子去上课。有一次他生病没去上课,同班的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望他。临走前,他们还特意凑了40英镑,交代孙中山给自己买点吃的补一补。过了几天,他们再次来看望孙中山,敲了半天门,都没见有人应答。“也许他出门去了吧,要不,我们下次再来?”一个姑娘说。“不会是病晕在里面了吧?我来敲敲。”另一个男生说。他又用力地敲了一会儿,门终于开了。孙中山不好意思地
快乐语文 2016年32期2016-04-10
- 广告成就名医孙中山
2年,26岁的孙中山(1866-1925)从香港雅丽士医学校毕业,赴澳门行医,被澳门镜湖医院“破例”聘用,孙中山由此成为澳门第一位华人西医。但当地的华人并不认可西医,很少有人愿意找孙中山治病。此时,一位患者的鸣谢广告帮助了孙中山。孙中山曾接诊过一位重症病人魏某,他久患痔疮,每天早晨大解后,都要卧床休息数小时,十分痛苦。四处求医问药,依旧毫无起色。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西医孙中山。在孙中山的精心治疗下,魏某在七天之内就痊愈了。魏某十分感激孙中山,连续在《镜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6年3期2016-04-06
- 孙中山借钱抵押自己
文 欧政芳孙中山借钱抵押自己文 欧政芳在漫长的革命道路上,孙中山为准备起义购买运输所需要的军火、雇佣敢死队员、抚恤烈士家属等均要筹措各种项目的经费,借钱是家常便饭的事情。有一次,为了解决革命遗属的生活困难,孙中山亲自写了一张借条交给侍卫官,让他前往上海四川路金星人寿保险公司向同乡唐绍仪借款2万元。恰巧唐绍仪不在,又因为公司章程明文规定“凡无抵押品者概不垫借”,负责人陈总经理不敢擅自做主,只好打电话给孙中山,问:“此项借款以何物作担保?”孙中山借款心切,就对
老友 2016年11期2016-02-09
- 孙中山忒缺钱
◎ 丁振宇孙中山忒缺钱◎ 丁振宇孙中山一生支持革命。曾经有人到东京跟孙中山说要在山东革命,一切完备,可惜钱不够,孙中山就把自己仅有的1200元给了那人。过了几天,有朋友说:“那个人把钱乱花了,你为什么要轻信他们,老是被骗呢?”孙中山说:“革命不怕被骗,不怕失败,一百件革命事业只要有一件成功,革命就能胜利。”孙中山从海外回国,许多人听说他带回来好多华侨捐款,把他当成了财神爷,天天盼着他回到上海。等到孙中山一下轮船,还在老远的地方人们就看见了他,跑过去围着他很
爱你 2015年11期2015-11-17
- 蒋介石首称孙中山为“国父”
尊孙中山为“国父”,是蒋介石1925年3月30日在东征途中兴宁城提出的。当时,他在兴宁城北门外召开了追悼孙中山及东征阵亡将士大会。会上,蒋发表演说,尊孙中山为“国父”。他说:“我们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蒋在孙中山死后,自称是孙中山的忠诚门徒和弟子,并尊称孙中山为“国父”,这是一种尊上隆礼的表现。由于这个称呼既亲切又富有人情味,故广为民众所接受,至1940年4月1日终于成为定制。1940年3月21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本党总理为国父
晚报文萃 2015年5期2015-10-22
- 孙中山忒缺钱
丁振宇孙中山一生支持革命。曾经有人到东京跟孙中山说要在山东革命,一切完备,可惜钱不够,孙中山就把自己仅有的1200元给了那人。过了几天,有朋友说:“那个人把钱乱花了,你为什么要轻信他们,老是被骗呢?”孙中山说:“革命不怕被骗,不怕失败,一百件革命事业只要有一件成功,革命就能胜利。”孫中山从海外回国,许多人听说他带回来好多华侨捐款,把他当成了财神爷,天天盼着他回到上海。等到孙中山一下轮船,还在老远的地方人们就看见了他,跑过去围着他很直接地问:“这次回国带了多
爱你·心灵读本 2015年6期2015-07-06
- 对孙中山活动地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年来,学界对于孙中山研究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水平之高在近代史人物研究中首屈一指,而丰硕的研究成果又“清楚地显示出孙中山研究正朝一个独立的史学分支—— ‘孙学’发展的趋向”[1],并且“‘孙学’成为一门‘显学’,这在人物研究中恐不多见”[2]。历史的探究总是在不断回顾与反思中前进并且深入发展的,对于孙中山的研究前人已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综述,但目前从宏观层面对其活动区域研究的综论性文章尚未出现。有鉴于此,笔者对近30年来大陆对孙中山活动地域研究相关专著和重要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04-07
- 国父孙中山的平民生活
冉冉曾长期担任孙中山秘书和顾问的美国人林百克对孙中山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印象:一个是容貌英威,目光清澈照人,“无微不烛,凝眸注视时最有吸引力,火灼灼地摄人如狮,见他的人都觉他眉宇间威棱逼人,就要说‘这里是一个你可以信托的人”;另一个是孙中山“望之蔼若春风”,长期持有宽缓、自持、从容,意志如铁却心肠柔软。结合孙中山长期从事的革命活动,我们很容易认同孙中山给林百克留下的第一个印象,然而要感知第二个印象,如果对生活中的孙中山毫无所知,则是很难理解的。兴趣爱好孙中山毕
文史博览·文史 2012年11期2012-02-11
- 冯玉祥赠孙中山丝质绣品
敏(作者为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研究室助理馆员)在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藏文物中,有一件文物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冯玉祥将军赠送孙中山先生的丝质绣品。此物是冯玉祥派人手绣的,绣品连框纵51厘米,横97厘米,绣品上款为:“中山先生”,下款为“冯玉祥敬赠”,中央以一本翻开的书籍为图案,书页上绣有:“你们是世上的光”,下方绣有:“中华民国十四年二月二十八日”。该绣品是孙中山北上期间,冯玉祥将军特别赠送孙中山先生的。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总
世纪 2011年5期2011-07-26
- 台湾想拍
“孙中山到台湾”
故事的角度筹拍孙中山纪录片,还考虑邀请李安执导或监制,拍出一部“具台湾味的孙中山传”。据台湾《联合报》27日报道,马英九是在本月上旬主动表示希望用纪录片的方式呈现孙中山几次到台湾的故事。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当场建议倘若经费、剧本有着落,甚至可以拍成电影。由于近期上映的电影《十月围城》在台湾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和讨论,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前后历史和传闻也受到了电影人的注意。邵铭煌表示,他不确定马英九是否看过《十月围城》,但可以确定的是“马英九对孙中山极为推崇”。在
环球时报 2010-01-282010-01-28
- 孙中山:一生正气的民主革命先驱
出,铁骨風流。孙中山一向清廉,被民众誉为“平民总统”。总统府工作人员膳食每餐3元左右的菜式,而大总统却是4角钱左右的豆腐、豆芽、猪血、青菜之类。一次,高官唐绍仪前来拜访。中午,孙中山留他用膳,以小肥鸡款待。唐一下子就把小肥鸡吃光,孙中山命人把平日吃的菜式端上,唐绍仪说自己一餐可食一只肥鹅。孙中山说:“我一家人每天菜金只用2元。”一天,有名的侨商上海永安公司经理郭乐,拜访孙中山,恰是严冬。郭先生见孙中山衣服陈旧、单薄,身为大总统,没一件像样的礼服,很不相称,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09年6期200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