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和梁启超,一为革命,一为改良。两者的政治主张虽迥然不同,但其目标都是为振兴中华,强国富民。他们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为了和孙中山进行两党重组,梁启超更是劝告恩师康有为不要过问政事,“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
孙中山和梁启超,一为革命,一为改良。两者的政治主张虽迥然不同,但其目标都是为振兴中华,强国富民。两人有着一段曲折的交往经历。
相见恨晚:梁启超排除万难与孙中山共商两党重组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受清廷通缉而流亡日本。此时,孙中山等人也在日本流亡。孙中山认为,既然同是朝廷通缉的逃亡者,就该风雨同舟、同仇敌忾,便主动托日本友人宫峙等人向康有为表示拜访的意愿。可康有为却将孙中山拒之门外,并表示自己有所谓的清廷密诏,以示与革命党泾渭分明的政治分野。
梁启超比孙中山小7岁,当他崭露头角时,孙中山已是家喻户晓的革命党人了。梁启超对孙中山及其追随者有所研究,非常期待与孙中山见面。然而在日本,康有為、梁启超的追随者们与孙中山等人打起了口水战,极不友好。梁启超为此忧虑不已,而他又与孙中山疏于来往。此时,他想起了他们共同的朋友犬养毅,便拜托其施以援手。不久,宫峙又在康有为、孙中山之间撮合,康有为拗不过情面,只好派梁启超与孙中山见面。于是,在早稻田大学犬养毅的家中,孙中山、梁启超有了第一次见面。
梁启超自会晤孙中山后,便对其颇有好感。他建言康有为应与孙中山见面,可康有为却居高临下,拒绝与孙中山合作。梁启超虽谨遵师命,可心里已有了与孙中山合作的意愿。这年夏秋间,康有为离开日本游历美洲。远隔千山万水的康有为对梁启超已是鞭长莫及了,梁启超开始与孙中山频繁接触,二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他们相约共同创办《中华秘史》二期,以宋、明亡国的教训揭露列强亡我之野心,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
达成共识后,他们还把两党合作重组的事提上了日程。梁启超受孙中山的影响开始告别改良,赞成革命。同时,他身边的同学也极力拥护革命,态度坚定,毫无保留地支持梁启超。他们议定,这个新成立的组织以孙中山为首(主),梁启超为副。梁启超觉得似有不妥,怎么没有老师康有为的位置?他问孙中山:“如此则将置康先生于何地?”孙中山回答:“弟子为会长,为师者,其地位岂不更尊?”
当组党之事日见眉目时,梁启超的决心更坚定了。他料定康有为决不会安于“师尊”的虚位,而会竭力阻挠。他告诉孙中山,若康有为不答应,那么“唯有请康先生闭门读书,由我们出来做去”。除此之外,他还和周围的同志联名给康有为去书,劝告康有为不要过问政事,“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
背道而驰:孙中山指责梁启超失信背约
康有为本是碍于日本友人的一再撮合才让梁启超出来敷衍孙中山,谁知梁启超竟真搞起了合作,这是他不愿看到的。于是,他勒令梁启超立即前往檀香山办理保皇事务。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尽管梁启超心有怨气,但还是悄然打点行装准备出发。临行前,他与孙中山多次会谈,双方仍表示要“合作到底,至死不渝”。孙中山对梁启超的檀香山之行充分同情和谅解,并特意给哥哥孙眉和檀香山兴中会写信,希望他们接待和帮助梁启超。持有这样的介绍信,梁启超自然受到华侨的热情接待。孙眉更是对其待若上宾,将其留在家中居住,并令儿子阿昌和侄子孙科拜其为师。梁启超在诸事安顿妥帖后,便给孙中山去信,表明会采用变通的办法处理师命,还望孙中山不要见怪。他的允诺得到了孙中山的理解和支持,孙中山盼望他能尽快拿出两党合作的“调停之善法”。
不料,梁启超开始以孙中山的名义在华侨中游说,宣称他与孙中山已建立协作关系,“双方殊途同归,名为保皇,实则革命”。兴中会会员因为他的言论,不少人加入保皇会,就连孙眉也加入其中。孙中山知道后极为气愤,立即给当地兴中会写信,希望他们不要上当受骗,并对梁启超的所作所为提出严厉批评,认为他“失信背约”。
惺惺相惜:梁启超向孙中山伸出橄榄枝
孙中山、梁启超的合作注定夭折,这是因为梁启超只反慈禧而不反光绪。就在他最激进愤慨时,锋芒所指也仅是慈禧和奸臣,即他所切齿的“逆后贼臣”,而对光绪仍有“忠主”思想。他理想中的“大中华民主国”,是要让光绪当总统,而不是像孙中山那样“倾覆清廷,创建民国”。
孙中山出于联合的需要和考虑,一开始并没有过多深究,这就为他们日后的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后来,梁启超已是回避和惧怕革命,不谈“共和”理想,孜孜以求的是“开明专制”。从1902年起,他就革命话题发表了诸多文章,专门阐述自己的意见,指出革命必乱,革命会带来恐怖,中国不能走革命的路,挑起了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的论战。不过,梁启超不愿将矛盾公开化,仍想影响孙中山。1903年冬,孙中山特意来到檀香山澄清事实,并宣布与梁启超绝交。之后,他们再也没有直接的交往。
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高举反清革命的旗帜。梁启超又回到原点,坚守改良主义立场,鼓吹开明专制。孙中山、梁启超二人,一个主张民主共和,一个主张君主立宪。他们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阵地,视对方为政敌,唇枪舌剑,打起了旷日持久的笔墨官司。“中华民国”成立后,梁启超从海外归来,受到各派政治势力的欢迎。梁启超也因势而变,提出“慰革”的口号,再次向孙中山伸出橄榄枝,希望得到孙中山的谅解。孙中山对此作出积极反应,国民党本部决定再也不攻击梁启超。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梁启超得知后十分悲痛,专程去孙中山行馆吊唁,向孙中山遗体告别致哀,又向守候在旁的汪精卫了解孙中山病逝时的情形。当汪精卫告诉他,孙中山弥留之际仍在呼喊“和平,奋斗,救中国”时,他的心情极为沉痛,深情地说:“此足抵一部著作。”他对孙中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由衷地钦佩和感动。
(水云间荐自《名人传记》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