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新一轮课程改革演化成另一种“课业负担”

2016-02-25 04:47李志欣陈新红
江西教育A 2016年1期
关键词:评书课业负担校本

李志欣 陈新红

课程改革,已然在中国基础教育各中小学校内深得民心,大家已基本达成共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三级课程体系的构建已为多数人所理解与认同。三级课程的整合、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开始在各中小学大力实验推广。有的学校开发了上百种校本课程,有的学校视所有教育行为皆为课程,国家课程变了脸,校园里出现了课程超市。课程整合的概念应运而生,课程校本化成了学校的热点词,是课程改革而非教学改革的观念变得流行起来。

但是,笔者在看到教育本质的回归欣喜之余,心中却油然而生一种潜在的担忧。在大家还没有来得及真正清晰理解课程的内涵与意义的时候,在还没有彻底抛弃过去异化了的不良教育现象的同时,是不是因为过于渴望课程改革的热度,去追寻课程改革的高度,会促使大家纷纷效仿他人课程改革的经验,而使得学校、教师和学生又增加了一类新型的课业负担,其现象是书包越发沉重,作业越发繁多,自主时间越发减少。有些地方或学校并没有真正静下心来去慢慢地体验和探索课程改革,而又是在追求热闹,不断地做着一道道现成的加法。在打着为了满足孩子们多样化和个性化成长的幌子下,一些做法却不知不觉地脱离了教育规律。看来,不少家长对学校一阵风式的开发校本教材、开设名目繁多的校本课程产生质疑是不无道理的。孩子们的精力和时间不是无限多的,他们有时承受不了这么多眼花缭乱的课程与活动,他们还缺乏准确的有主见的选择能力。

教材编写不是任何教师都有能力或应该去做的事情,国家课程是不能随意弱化的,校本课程是不能因一人或几个人的意见就随便开设的。过于强化外在价值的课程改革,花样不断翻新的课程与教材,却让我们的课堂远离了课程意义,让我们的教师误解为课程改革就是课程整合与开发校本课程,不再有精力和心情去研究课堂中鲜活的生命个体,研究应对来自课堂中生成的问题的策略,发现与创造在教学生活中因生命相遇而灵光乍现的课程。

“课程”这一概念,中外专家都有对它的科学阐释。但当问及一些教育者“教育是什么”这一命题时,很多人立即就会作出回答:是课程,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嘛。名目繁多的课程改革,不断涌现的创新课程,会不会挤掉了支持教师和学生内在生命价值展现的空间?会不会演化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功利性表层化的短暂运动?会不会让我们忽视了传统与常识、人成长的规律和学校的育人使命?

当我们的价值观世界里,有一种“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情结时,如何把国家课程整合校本化,如何把地方、校本课程打通,如何开发各种校本课程,如何脱离国家课程自编课程等这些举动,有些地方的做法是不是显得仓促和粗糙?是不是违背了国家政策精神?是不是与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内在生命相背?但愿是杞人忧天。

有一线教师如是说:“不管你有多么先进的教育理念,多么好的教学模式,教育的落实最终取决于站在讲台上的这个人。只有教师有强大的内驱力,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干,那么他才自信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才敢大胆地在前进的道路上进行创造。我参加过很多课程改革现场会,公开课或优质课听课观摩。但是现在都变得非常模糊。为什么?因为有太多的东西不属于自己。一次包装了的课程展示看起来很漂亮,但当你回归教室,回归常规,卸下所有的包装,课程会是什么样子呢?如今,多数课改,并不是自下而上的,而是自上而下的。也许是出于引领,认为教师不明白怎么改革,但是他们却更加找不到北了。他们变得不够自信,变得沉默了。很多地方仍然倡导一刀裁式的课改,使得大家就会去遵从这个模子,自己的空间没有了,丧失了创造力,丧失了风格。即使有些所谓的表白,是尊重教师的思想和权力的,但我并不相信。”

美国帕克·帕尔默撰写的《教学勇气》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在完整的、不分裂的自我中,编制一张如此具有凝聚力量的网,用于把学生、学科和自我统统编制到一起,使每个人生活经历的每个重要线索都得到尊重。这样一种内部整合的自我,才能够建立优秀教学所依赖的外部联系。比如,让教师们进行以教材整合为手段的课程改革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它是仅仅以教材内容作为整合目的。”我的理解是,课程改革应该是教师生活、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与教材的多面有机整合,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成功的课程应该能够触及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内核,教师和学生会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课程,从而能与真实的生活相遇。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在他的论著《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改变》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具体说来,就是把与对象物的接触与对话、与学生的接触与对话、和自我的接触与对话作为单元而加以组织。不论是学科学习还是综合学习,都是把“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作为一个一个的单元加以组织的,可以说,这就是创造课程。

一次与我的几个同事谈起课程改革,其中一个老师说,在一次上课时,我选择了说一段“评书”作为课程的引入,学生听得非常投入,兴趣盎然。1970年代的这群人,都是听着《三国演义》《岳飞传》等评书长大的,那时,放学后听评书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当然那时没有多少家庭作业。是啊,“听书”不就是一门课程吗?那时,类似这样的课程与我们的生命相遇,构成了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部分。现在的孩子过多地接触视觉的东西,他们也需要以倾听的方式进行思考与成长。建立评书馆,对,大家异口同声。评书课程材料有现成的,也不贵。评书馆的建设,建议学校一室多用,稍微布置一下,感觉温馨平静就可以了。

第二天,我们一起会见校长,说明来意。校长说,“好创意,我也有同感,我们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的生命经历、社会的文化元素等来创造课程,这样的课程最有价值”。

听说有一位老教授,讲同一门课程20多年了,但每每讲到动情处,仍然会热泪盈眶。这才是我们需要的课程改革结果,课程并不需要多多益善,也不需要标新立异,课程需要传承与坚守,需要用复杂的生命历程来解读其丰富的课程价值。

让学生的生命、教师的生命与社会文化元素建立联系,与课堂活动形成对话,尊重每个人生命中的重要经历,创造自下而上、触发人的生命内核的课程,创造自我认同和完整、以学为中心的基于合作与生命相遇的课程。这样的课程来自生活,能走进人的生命里,它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兴趣。

猜你喜欢
评书课业负担校本
减负背景下学困生课业负担问题反思
浅谈评书的艺术特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蒙养山房评书法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过重课业负担”是概念,还是判断?——针对“过负”概念及其直接目的的探讨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课业负担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