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老城故事多

2016-02-25 15:52李菲
商周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市北区青岛

李菲

策划前言

这是一个百年老区在破茧成蝶的征途上一次高歌猛进的进发,是一个青岛老城区转型求变、砥砺前行的生动案例,也是城市中国行进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参照与借鉴。

经历时代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世界上绝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着发展不均衡的难题。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形成了纷繁复杂的形象,老城区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也不免在历史沿革中褪去吸引力,面临着城市功能弱化、建筑老旧、活力下滑等诸多问题。

城市的更新,不仅有新建,也包括了改造、保留和维护。当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城区的转型升级也成为发展的应有之义。

从主宰着城市的旋律与脉动的城市心脏,到生机消退的尴尬境遇,再到摸索出与现代发展的连接路径,青岛市市北区审视自身,持续用包含了乡愁情感、技术和经济的创新手段,诠释转型升级之于城市发展的意义,演进着新旧共存的城市记忆。

在巨大的历史变动面前,一个老城区能否获得重生,生活在这里的人民能否重新寻找到自己的生活之路,市北区在迷惘困惑中找寻着答案。

胶州湾大桥、海底隧道联通黄岛,胶宁快速路、杭鞍快速路连接东西,环湾大道、山东路、重庆南路、308国道纵贯南北,这就是青岛市版图上四通八达的市北区。这个曾经由传统商贸与老工业构建的区域,也一度深陷于经济体制转型的迷途中。

当前,中国逐步进入了经济增速减缓、促进消费与服务转型的“新常态”时期,“十三五”规划建议已经在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获得通过。不论是对当下转型中的现状,还是对未来转型前景的期待,改革仍是市北对发展最好的注解。

时间倏忽而过,无数个日夜的承续与创新,戏剧性的轮回,整个老城区的肌理“新生”、民意回归,不仅再焕老城区发展的新动力,也让生于斯长于斯的街坊重拾希望。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改革越深入,就越面临重重险阻、种种挑战。市北区的2015年被定义为“落实推进年”,以抓改革激发活力,积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升级、城市管理精耕细作、社会治理创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在进行中,改革红利也在持续释放。

演绎“城变”之路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行走在市北区,如同阅读一本意味绵长的书。这本书,有编年,时间跨越百年,诉说着城市崛起的艰辛与艰难,写尽工商业文明的灿烂辉煌,涵蕴鲁韵文化的绵延悠长……

当代文学家冯骥才曾经提到,天津有两个不同的文化入口:一个是传统入口,即老城文化入口;另一个则是近代入口,那里有天津现代化最夺目的风光。就像冯骥才说的,市北区似乎也有两个入口:作为青岛历史的缘起之地,市北区拥有着对城市长久的记忆,承载了太多过去的辉煌,也寄托了深刻的市民情结;同时,在过去的这些年,市北区一直在试图进行着诸多的新尝试,努力提升自身经济的地位,追寻新的崛起。不同的是,这两个入口在同一片土地上互相交融,共同推进城区的成长。

当青岛这座日新月异的现代城市迸发出对未来的畅想,也由此撬动一个老城区在复苏中萌动。

65.4平方公里的面积,18公里的海岸线,优越的商贸商务、现代物流、蓝色经济等产业发展条件,强大的城区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让市北区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与此同时,占市内三区33.8%的面积聚集了市内三区50.2%的常住人口,棚户区改造任务占到全市的70%左右,老企业老厂房扎堆,让市北的步伐又显沉重。一手沧桑,一手繁荣,步履沉重又充满希望,这片老城沃土期待一次华丽的“转身”。

作为青岛主城区之一的市北区,是青岛市“三城联动”战略的重要一极,也是建设“大青岛”的重要节点之一。对于市北区来说,城区的改造兼具着城市更新与区域发展的特性,停留在物质形态改善层面的改造是远远不够的,完善城市功能,寻求整体利益的更新计划更为重要。

于是,我们看到,一幅崭新的蓝图在6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徐徐展开:“一带突破、双核引领、三区集聚、四轴展开、多园支撑”的布局缓缓铺就,一种“包容、创新、激情、超越”的新市北精神渐透人心,历史久远的台东商贸圈、老工业区也渐变为商务中心、创新高地、文化客厅、蓝色新岸、宜居家园,一个高品质宜居幸福城区触手可及。

市北区政府弹奏着深化改革乐章,在跳动中实现一步步的规划。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8项,编制完成了区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区政府工作部门由27个精简为24个,这是政府活动起点处的改革悸动;区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成立,区城管执法、食药、工商、文化执法、房产管理等部门联合执法,这是政府高效运行的缩影;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创新搭建专利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大众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这是对市场、对改革的呼应;开展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在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推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新转变,这是对民生不变的关注……

城者,安民也

《说文解字》对“城”的解释为:“城者,所以安民也。”城市因人而生,为人服务。对于现代城市来说,“安民”也是形成集聚力和辐射力最核心的要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安民”意味着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意味着发掘城市的潜力,提升城市价值,提高群众幸福指数。2015年,被市北区定义为“落实推进年”。它所落实与推进的,正是一项又一项的“安民”之举。

镜头回到过去,陈旧的房屋,曲折的小道,空间狭隘的小区,老城“血管”堵塞、肌理破碎,仿佛被隔离在快速发展的时空之外,刺激着民众脆弱的神经,许多年轻的住户陆续搬离,那些坚守的老年住户只能默默回忆昔日的荣光。

时间流转至今,老旧的居民楼下水道堵塞,网格管理员迅速上报社区,5天后,下水道改造工程启动;一栋居民楼上的失业人员超过设定的正常比例时,数据库进行警示,社区立刻安排工作人员到该楼调查并联系相关部门提供合适就业岗位;一位老人上午提交了老年证的申报资料,下午就获通知取证……不足一年的时间,市北区135个社区被划分为1053个网格,畅通民意、为民排忧的联系网络遍布全区,大大小小的新老社区的百姓,共同见证并渐渐习惯于现代化的社区服务方式带来的便利。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市北区2015年全面推进的“三化三进”工程。“居民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已然刻印在每一个网格员、每一个网格警、每一支治安巡逻队、每一支志愿服务队的心中,在多方联动、各类组织互通融合新模式中,生活在此的老街坊们仿佛一晃进入了“新天地”,于街道社区切身体会改革的香气,感受幸福指数的提升。

对于每一个老城区来说,亟待解决的民生难题当然还有很多。就市北来讲,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既是每个家庭所面临的责任,也是发展中必须完成的“后院防火”课题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号角越吹越响,市北区养老模式也与之擦出了新火花。鼠标一点,足不出户,满足不同需求的各类养老服务跃然眼前;一个电话,服务人员登门入户,提供专门服务。这些都是“市北e家”养老院服务的真实写照。与传统的居家养老服务不同,“市北e家”养老院智能化的服务管理系统从接单、派单、服务、回访整个流程全部实现网上流转,以“智慧”提高了服务效能。同样的,市北区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也不容小觑,覆盖100%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让社区老人就近享受到专业便捷的社区养老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市北区在社会组织建设创新发展方面的措施,也让人眼前一亮。以“公益为民,和谐市北”为主题的市北区首届“公益月”活动,在台东三路步行街主会场和19个街道分会场同步启动。一场场公益服务体验,一个个爱心善举,一名名忙碌志愿者,传递着温暖,播撒着温情,让整个城区流淌着一片祥和之息。

事实上,作为2015年青岛市唯一一家成功入围“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的城区,市北区在社区治理、社会养老服务、社会优抚等方面所投注的精力,远不止如此。但不管是模式的创新,还是服务的深化,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要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

打通的发展经络

在市北区,有个地方叫台东,店铺林立、人流如织,几乎伴随着青岛建置,走过了百年历程;在市北区,有些集体铭记的回忆,是“上青天”的荣耀。在“老青岛”人的记忆中,以前如果说自己在这些地方工作过,那真是一件值得诉诸后代的骄傲纪事。然而,随着时光飞逝,这些褪色的金字招牌只能将岁月掩藏入墙体斑驳的缝隙,让人唏嘘喟叹。在剧烈的时代变化中,这个曾经深植繁荣气质老城区,必然面临着产业布局上的转变。

在推进“安民”之举的同时,市北区也徐徐地在自己版图上铺开“一带突破、双核引领、三区集聚、四轴展开、多园支撑”的总体布局。腾挪转移、升级改造是路,智慧创新、创意开发也是道,颓废的旧工业符号正被勃兴的商贸活力、现代工业的进发高速抹去,惊艳了时光。仅仅留存于几年前的时代影像,却仿佛间隔了漫长的岁月光影。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每一个规划聚点,才会让人觉得熟悉又陌生。橡胶谷、纺织谷、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百洋健康科技园、海尔智能产业园、生物科技产业园、建筑创意产业园、工业设计产业园、协信(青岛)总部城组成的现代产业园区,正是这样一个个令人心动、寄托遐思的地方。因为在这里,你所能看到的不仅有传统产业的提升,还有新兴产业的崛起,以及创意产业的集聚。其中,专注于健康产业的百洋健康科技园,利用原青岛制药厂及周边地块搭建平台,将青岛市乃至国内外的知名医药物流及生产研发企业汇集到园区中来,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打造云健康医药交易服务平台。就像现代园区规划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刘旭说的那样,“每一个园区都是一个载体,通过品牌影响力聚集一个产业的上下游,带动周边区域的升级与创新。”

同样被时光磨砺的还有经历着新老交替的新都心。自2009年“新都心”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以来,区域内楼宇拔地而起,万科、和达、青建等房企大鳄的入驻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置业安家。尤其是随着地铁M3试运营后,这里更显炙手可热。当记者经过麦凯乐新都购物广场时,也不禁为熙攘的人群吃惊。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明年15.7万平方米的凯德广场、直通地铁三号线美思佰乐超市的陆续开业,将会为这个大青岛的黄金腹地更添人气,成为青岛又一新兴商圈。也难怪新都心开发建设办公室综合科张伟会自豪地说,“等到商务商业规划全部建成之后,新都心内的商业体量可以和市南商圈比肩。”

一直以来,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青岛,都在海洋中汲取着发展养分。对于追求国际化的青岛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怎能忽视眼前这片海湾。站在小港湾区域的双塔楼顶俯瞰小港湾,昔日繁忙嘈杂的货运码头已经归于宁静,一座风帆形的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刚建成的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从1979年开始接待国际到港邮轮,到2015年建成邮轮母港,青岛正将与之相关的元素一点点添加到此处。不难发现,邮轮母港将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数以万计的游客走下邮轮,在港区周边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旅游;邮轮在母港添加补给、油料、淡水,处置废品,接受港口服务、邮轮的维护与修理……母港的精彩正在上演。

当文化遇见转型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印记。只要你愿意,总可以听到来自老城文化深处从未间断过的喧嚣。

城市改造,是一桩拿“现代”置换“过去”的买卖。许多老城区一经改造,较为幸运的也不过是保存了建筑风貌,而市北区却不止于此。它似乎更为幸运,较为完整地保存了老城的历史文脉,甚至继承了一些古老的民俗与生活方式,并不断延续与发展着城市文化。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城区的久远的记忆,也看到了市民内心的文化情结。在这里,商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相辅相成。然而,不管是以何种面目呈现,它们总有一种文化魅力让人着迷,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些人和事。

在这样的市北区,特色街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因为,在它们繁荣的深处,存放着各自不同的性格与灵魂,既要从城市的文化资源之中汲取养料,也在传承一种城市文化精神。其中,啤酒街最为人们熟知。

在青岛,啤酒跟这座城市几乎同龄。夏日的傍晚,街道上拎着一袋袋新鲜扎啤的市民与游客,是青岛一道独特的风景。有趣的是,许多外国游客喜欢在袋装啤酒中插入吸管,边走边喝,认为这样才是最青岛的喝法,其实不然。作为青岛啤酒的发源地,登州路啤酒街的崛起似乎应在意料之内,只欠“东风”。

终于在2005年,登州路迎来了自己新的生命周期。背靠百年青啤的名牌,啤酒厂的德式建筑风格被延续到整条登州路,在原有各式建筑的基础上修旧出新,并新建了标志性景观和文化小品,青岛啤酒街应运而生,成为国内外游客到青岛的必到之处。特别是在每年6月份开街后,地道的青岛烧烤配上一扎最正宗青岛啤酒,让市民与游客们更是欲罢不能。据啤酒街管理中心主任陈宁介绍,近年来,啤酒街年平均客流量达500万人次,销售啤酒5000余吨。可以说不足千米的距离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借鉴啤酒街的成功经验,青岛市市北区充分发掘历史街区的工业遗产价值,又打造出了颇具特色青岛婚纱街、青岛天幕城、德国风情街等17条特色街区。

对此,曾经参与多条特色街建设的陈宁感触颇深。他坦言,特色街建设并非只是一种简单的经济行动,它们植根于城市中,以此为点,辐射周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对周边环境的优化,提升着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事实上,发展与改造一直是一座城市永恒的话题。对于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一个好的现代城市,大多新旧共存,承续城市的历史精华,并与新建筑和谐共处。无论是新城的扩张,还是老城的改造,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每一个愿景都需要改革的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来完成。

链接

国内外老城的“前世今生”

德国鲁尔区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在1860年后的100多年里,鲁尔区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直到1960年,鲁尔区还是一派欣欣向荣。随着石油的开采利用,煤炭在能源中的地位大大被削弱,鲁尔区开始经历它的低谷期。由于鲁尔区的煤炭工业迅速萎缩,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经过三个阶段、近40年的艰苦实践,鲁尔区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已初见成效:经济步入正轨,就业压力缓解,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健康成长,服务业蓬勃发展,环境得以改善。鲁尔区的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成为世界公认的成功案例。

伦敦码头区

伦敦码头区位于伦敦东部,始建于1802年,在随后的120年里,码头区成为伦敦港口贸易和相关加工产业的聚集地区,是整个伦敦的工业中心和就业中心。而从1961年开始,由于受到英国运输行业和制造行业衰落的影响,码头区开始走向衰落。1981年,码头区最后一个也是最大一个码头“皇家码头”正式宣告关闭。

从1981年开始,码头区开始了三个阶段的改造重建工作,先后对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筑布局等进行改造,这一过程持续了17年。最终,码头区成为一个全新的金融、商业、商务区。

上海杨浦区

杨浦区是上海最大的中心城区,也是一个老工业城区,拥有“百年大学、百年工业、百年市政”,科教人才资源集聚。但是人口多、密度大、土地成本高是制约其发展的短板。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和上海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杨浦区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开始弱化,大量工业企业被迫实施关、停、并、转、迁。

2003年,杨浦区迈上由“传统工业杨浦”向“创新知识杨浦”转变的征程。在自主创新的核心之下,通过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成功实现了发展方式的转变,把一个传统老工业区建设成为先进创业城区,成为上海最重要的创新基地之一。

沈阳铁西区

铁西区是东北工业重镇沈阳市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集中区,已有百年工业发展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赢得了“铁西装备,装备中国”的称誉。上世纪90年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铁西区曾经陷入重重困境,成为“东北现象”的典型代表,当时被喻为中国最大的“工人度假村”。

以2003年10月中央作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为标志,铁西的改造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十几年间通过推动城市功能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不管是经济水平还是生态环境,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实现了由“东北现象”到“铁西奇迹”的转变。

(本刊记者张洪明整理)

猜你喜欢
市北区青岛
青岛市市北区招商引资工作历程及成就探究
山东:青岛市市北区总工会“2+3”特色联动模式助职工维权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开启空中看青岛航线
青岛东方影都落成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城市“互联社区”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再见,“筒子楼”
瑚琏
青岛明月申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