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辟中国的“大制造”新时代

2016-02-25 15:42管益忻
商周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信息加工层面产业链

管益忻

我们的制造业要实现由大变强这种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平移过程,实则为提高加工信息、思维之根本变革。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经济问题而言,最重要的仍是继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而在实体经济中,最为核心的仍是制造业。可以说,无论产业结构如何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处于何种形态,制造业始终都是其他行业的母行业,是其他产业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制造业的内涵随之扩大。现实表明,除传统加工物质的行业外,还有两个行业也应纳入制造业的范畴:一是加工信息的行业,这是指与宽带、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加工和处理有关的行业;二是加工价值观的行业,即近些年来迅速崛起的文化创意产业。所以这里讨论的“制造业”已绝非原来的概念,这是涵盖了“三个加工”的“大制造业”。不仅如此,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化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企业生产经营基础,日益使边际成本下降、交易成本几乎趋近于零,社会分工更趋多元化等等,以致整个宏观经济社会生态架构发生了空前深刻的大变革。这种背景下,迈向未来“大制造”业之运行与战略发展,应抓住如下几个要点。

颠覆过去的“两无”经济假设。既往的经济是“两无”经济:第一是没有头脑,就是不讲价值观层面的事情,也就更谈不上关于价值观的“加工”了;第二是无“信息制造”,这与古典经济学时期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不无关联。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动漫等文创产业的大繁荣,信息制造、价值观行业的发展规模已经越来越大。“两无”假设与现实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出来。

颠覆效率唯一的思维定势。只讲效率不讲价值理念的经济学至今仍严重地束缚着我们的视野,导致经济发展过度追求物质财富。近年来,虽然同时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渐受重视,但还远远不够。未来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正大幅度拓展着人们的思维空间,唯其如此必将形成以人文价值为主导、以信息价值为主体、以物质价值为载体的这样一个大的理念与实务架构。

颠覆单一物质加工业产业链。多年来囿于“单一”物质加工之思维藩篱,人们对信息加工业的产业链定位,一直是模糊和含混不清的,往往是将信息加工行业与三次产业从横向进行匹配,更多将其作为三次产业的附属。如果我们从信息加工业制造业的角度看,就会发现,信息加工贯穿微观、中现和宏观所有层面,以至其所有链条节点。因此关于信息加工业在产业链中的定位,也应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进行界定。三个基本定位是:一个是企业层面的价值链,这大致与通常说的物质化产业链相通;二是中观层面,这是产业园、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产业链;三是国家层面的产业链,或者全球化的产业链,即同时关照到国家产业政策及其在全球化信息加工产业链中的定位。

颠覆既往核心竞争力打造机制。中国的制造业如何实现从OEM到OBM过渡?关键是要看在信息加工、价值观加工方面采取了哪些重要的举措,取得了哪些新的突破,以及生产出了哪些具有原创性的信息、价值产品。

颠覆传统的“营销”观。生产的完成在于用户的消费,而不在于企业的销售。准确抓住消费者原始生态的消费信息,进而将企业的生产信息与用户的需求信息无缝对接,并通过企业和用户间的无数次沟通和互动,增强“黏合度”,真正实现相互间的“零距离”“无缝隙”对接,使用户通过产品价值实现,体现到O(用户价值追求)2(交易)O(用户价值实现)的魅力。这里的关键在于用户成为企业和客户价值链的中心一环,二者借助信息实现高度融合。

颠覆传统的“加工”观。新型的“大制造”业亟须人本素质的更新换代。在从加工物质为主向加工信息为主的过渡中,在以物质产业化能力为主向以思维产业化能力为主的过渡中,未来的制造业企业的工艺流程、产品品质,将更加注重强调匠人精神、匠人素质和工人的技术资产。这一方面可以说我们多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也吃过不少亏。我们的制造业要实现由大变强这种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平移过程,实则为提高加工信息、思维之根本变革。而这也必须对我们的教育体系、教育体制变革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颠覆价值缺失品牌观。传统制造业的一个重要路径依然停留在物质层面,品牌建设往往难达预期效果。从企业设计到产品生产,真正价值高低以至价值有无,必需用户价值体验说了算。随着消费、大众需求的日益碎片化、个性化、多元化,如何以用户千变万化的生活需求信息为导向,动态柔性地定位品牌发展规划,是一个非常需要亟待深入再探讨的课题。

猜你喜欢
信息加工层面产业链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认知信息加工的协同影响
产业链春之奏鸣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面向煤化工产业的专利信息加工与应用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物理教学中的学习风格探究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