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群众自治意识逐渐觉醒,传统的社区治理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依托互联网探索建立联动各方、服务民生、解决问题的社区治理新模式成为时代需要。本文介绍和评述了青岛市市北区建设“互联社区”的项目运作方式,通过引导居民自发参与,创新出线上线下互动模式,为城市“互联社区”信息平台建设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城市;互联社区;青岛市;市北区
青岛市市北区面积65.4平方公里,辖19个街道、135个社区,常住人口105万余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大区,民生保障任务重、社区治理难题多。该区适应新形势需要,在山东省率先创新建设“互联社区”信息平台,力求在服务保障民生、实现民主自治、畅通诉求渠道、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社区居民满意度和社区治理水平双提升。
一、“互联社区”的由来及实践
中国社科院社区信息化研究中心王颖教授最早提出“互联社区”的概念,所谓“互联社区”,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一个由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参与的、联通社会服务的基础公共平台,以实现邻里沟通、社区对话、协商解决公共事务、共同规划社区发展,通过有组织的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促使公共决策更趋合理、促使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更人性化、便利、实用、安全,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强社会凝聚力。
基于以上理念,(北京)中社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08年研发了“互联社区网”,该网的基本功能是专为城市社区或居民小区建设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互动平台,在居委会和所辖居民之间建立起一种星型的辐射关系,实现联通街道、社区、居民等各类用户,共享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社区志愿服务资源、便民利民服务资源功能,以信息化手段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早在“互联社区网”上“安家”的是宁波市,2008年其“互联社区”被确立为社区信息化行业国家标准;2013年北京市依托“互联社区网”建设了“智慧社区”。目前,“互联社区”信息平台已在北京、海南等10余个省市的4000余个社区得到实践应用,取得一定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青岛市市北区的项目运作模式
(一)以居民自发参与为主,更加具有凝聚力
为避免平台建设过多地体现行政干预,充分激发居民参与热情,该区借鉴了其他地区建设经验和教训,引导居民自发参与“互联社区”建设和运行。平台建设前期,利用各小区已经建立并运行成熟的居民QQ群、微信朋友圈等对“互联社区”进行推广,广泛征求居民对平台建设的意见建议。平台运行期间,随时根据运行情况和居民的反映,对栏目设置、内容更新等做出调整,使居民真正感觉到“互联社区”是自己的网站,激发居民参与平台建设与线上交流的积极性。以合肥路街道品阁小区为例,小区540户居民已有252户在网站进行了实名注册,参与率达到47%,每天都有居民在网上互动交流,提升了网站黏度和活跃度。
(二)以小区为建设单位,更加具有亲和力
一般来说,一个社区通常由几个小区构成。与多数城市以社区为平台建设单位不同,市北区在平台建设理念上以居民小区为基本单位,目前试点的9个小区都有自己的“互联社区”信息平台,各平台都以优美的小区风景图片作为首页展示,使来访网民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小区为单位的平台建设.使得居民诉求更加集中,为民办事更加便捷。如合肥路街道品阁小区“互联社区”信息平台运行以来,共为小区居民解答咨询、解决问题3133件次,既满足小区居民的部分日常生活需求,又增强小区居民对该信息平台的依赖感。
(三)以线下服务为支撑,更加具有生命力
上网管用、办事有效,是“互联社区”长久生命力所在。市北区在平台运行模式上采取了线上互动与线下服务保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使信息平台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如合肥路街道同德路社区集中打造了以便民公益配送中心、残疾人日间托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助老公益大食堂为主体的“三中心一食堂”,作为“互联社区”的线下服务支撑,运行60天提供网上订菜服务1000余份,日间托管照料残障群众10余人,并解决了40多名老年群众午餐问题,真正发挥了“互联社区”的办事作用,受到居民好评。
(四)多类终端接入,更加具有便捷性
考虑到社区居民在年龄、文化、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市北区开发了“互联社區”多终端系统。居民可以通过电脑上网进入信息平台,也可以通过手机APP、12349民生电话热线、有线数字电视接入平台,充分体现平台使用的便捷性。目前网络平台开发了主题墙、小区大喇叭、通知公告、便民服务、民情民意投票、你说我办、友邻互助、公益风采展示、公共服务、周边商家、拉呱、社区e家服务平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等13个基本功能版块,能够实现互动交流、风采展示、民主自治、政务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五大功能。
三、开展城市“互联社区”建设的几点启示
建设“互联社区”既是青岛市市北区探索社区信息化发展之路的尝试之举,同时也是有效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加强社区协商、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之举,为我国城市“互联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党政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是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前提
地方党委、政府在社区信息化的规划设计、标准制定和建设推广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整合各类社区资源,最大限度做到资源共享、节俭实用和安全可控,既要防止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又要防止技术上无法互联互通。
(二)实用化项目研发是社区信息平台化长效运行的关键
与时俱进、创新开展各种应用项目开发和推广是让居民信任互联社区、依赖互联社区的长远之计。政府各部门、街道及居委会、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应积极推动新应用项目的研发,制定新项目应用的推广使用计划,并持续关注“互联社区”的热点项目和访问数据。
(三)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是社区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在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理念上要突显社区居民的自发性,应用项目要注重居民的实际需求,使用终端要多样便捷,切实做到上网管用、办事有效、应用便捷,只有这样信息化平台才能够持续长久的被广大社区居民所接受和使用。
(四)大数据信息的分析应用是社区信息化平台的优势
社区信息是党委、政府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做好社区治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信息分析的基础。通过居民的广泛参与,可以形成大数据,对居民反映强烈和集中的问题,可作为各级领导决策、为民办的实事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