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综合题破障的通法及应对策略
福建省邵武市第四中学(354000)刘会彪
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中重要一章,圆锥曲线综合题集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向量等众多的知识点,是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的重要载体.形数连结,关系错杂,变量众多,计算繁琐,有思路没出路,有想法没办法,有的考生解此类题畏缩不前,退避三舍或避重就轻.如何打通圆锥曲线综合题解题障碍的“任督”二脉?波利亚在《怎样解题》给出解题四个步骤: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考纲提出 “淡化特技,强调通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基于圆锥曲线的特点,寻求常规下‘自然地’‘清楚地’解决这一问题‘细化’的方法和策略,从模型化、系统化、算法化地角度思考,笔者提出——突破圆锥曲线综合题解题障碍的通性通法:阅读理解→数形结合→选择变量→寻求关系→消参转化→解题反思.以及解题过程中产生相应策略:数形策略、动静策略、特殊一般策略、整体局部策略、转化代换策略、主元策略、反思策略.现以2015年课标Ⅱ卷理数第20题为例,加以说明.
问题已知椭圆C:9x2+y2=m2(m>0),直线l不过原点O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与C有两个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M.
(Ⅰ)证明:直线OM的斜率与l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一、审题闯关,全方理解,以形助数
解析几何核心思想应是数形结合思想.美国科学家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从画图入手,图文并茂,培养学生基本画图能力,以形助数;学会观察图形,深入分析图形中几何特征,把解题动态情境过程形象化,寻求解题的突破口.
障碍1方程含参,形动不定,怎么画图?
破障1策略:以静制动,特殊代一般.可令m=3,作出图形1.
障碍2问题(Ⅱ)隐性的条件直线l的斜率k范围怎么挖掘?
图1 图2
二、局部入手,几何审视,动静搭配
所谓解析几何,就是‘几何’解析,也就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圆锥曲线综合题应遵循‘代数化’的思路,从局部几何元素入手,把几何条件‘翻译’成代数方程处理,再构建解题思路.
几何条件几何问题代数化元素分析代数分析关系分析椭圆C直线l两个交点A,B线段AB的中点M点(m3,m)线段OM与C交于点P四边形OAPB为平行四边形C:9x2+y2=m2(m>0)l:y=kx+b(k≠0,b≠0)A(x1,y1)、B(x2,y2)M(xM,yM)k>0,k≠3xM=XP+XO2yM=yP+yO2ìîíïïïïy=kx+b9x2+y2=m2,△>0{x1+x2=-2kbk2+9xM=x1+x22,yM=kxM+bkOM=yMxMy=-9kx9x2+y2=m2{xP=2xM
分析以上已知条件,设计解题思路,思维导路图如下表:
三、整体思维,突破运算,设而不求
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的运算能力.有的考生生搬硬套公式不能灵活地对式子结构进行合理变形;有的考生‘只顾埋头拉车’——盲目地推理演算,‘不抬头看路’—— 缺乏运算目标和方向;有的考生运算过程繁琐,不会选择合理、简洁的计算方法或规避繁琐讨论,大部分考生对整理、及时化简、讨论能力较差,暴露出考生运算能力差,特别是含有字母的运算变形不过关的现象.有待于训练强化,突破‘瓶颈’.
障碍3直线方程多样,变量众多,如何选择?
破障3策略:选择方向,主元策略,减元消参.
障碍4‘设而不求’带来的困惑.
破障4策略:寻求目标、整体代换,消参转化.
四、解题反思、一题多解、变式拓展
波利亚说过:“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回顾就是反思.反思什么?怎么反思?能否把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地探究?能否把‘孤立的点’拓展到‘系统的面’? 能否拓展推广?能否一题多解?是否优解?是否简解?考虑问题是否严密?条件有否缺失?多角度、多途径展开思维.前面的上述问题限于篇幅,请读者不妨打开思路,也可用点差法试一试.
(Ⅰ)直线OM的斜率与l的斜率的乘积是否为定值?
题后话波利亚认为:解题活动‘决心’和‘情绪’所起作用很重要.匈菲尔德强调数学解题需考虑四个要素:知识基础、解题策略、自我控制、信念基础.在解题过程中要坚定信心、敢于尝试、迎难而上,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调整心态,调动非智力因素,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圆锥曲线有险阻,攻题破障不畏难.圆锥曲线综合题破障的 ‘通法’只是解决某一模式数学问题的方法,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方法,也不是‘剑走偏锋’的特技,应了解解题方法的来龙去脉,理解更一般性的数学思想和策略,这样,在考试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白雪.落实三个抓手突破直线和圆锥曲线综合题[J].《高考》理科版,2010,12,26-28.
[2]张益红.例谈解析几何综合题的解题策略[J].中学数学教学,2010,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