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孝欣,葛 霜,董逢威
(1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广东省青少年体育竞技学校,广东 广州 510000;
3.华南农业大学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642)
女子南拳竞赛套路难度动作编排规律的研究
阮孝欣1,葛霜2,董逢威3
(1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广东省青少年体育竞技学校,广东 广州 510000;
3.华南农业大学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642)
摘要:长拳、太极拳、南拳构成了竞技武术包含的三大拳种,简称为长太南。其中,南拳又称为南方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汉族拳种的总称。以广东南拳、福建南拳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11、2012、2013、2014、2015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前8名女子竞技南拳运动员参赛套路的动作难度、连接难度、难度动作组合等方面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做到及时了解、掌握当前女子南拳的发展现状以及今后的技术走向。以期为今后的女子南拳套路科学、合理的编排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南拳;动作难度;连接难度;难度组合
0前言
随着西方体育的传入,中国的体育竞技化也逐步形成,经过20世纪20~30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之后,中国便开始形成传统体育与竞技体育并存的局面。南拳作为竞技武术中的三大拳种(长、太、南)之一,凭借自己短小精悍、稳马硬桥、手法丰富、刚劲有力等独特的技术风格在武术竞赛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竞技体育是是以“高、难、美、新”为技术发展导向,竞技武术也是如此。因此,难度动作的编排在南拳竞赛套路的比赛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难度动作编排的合理与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所以,对南拳竞赛套路难度动作的编排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笔者通过对2011、2012、2013、2014、2015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前8名女子竞技南拳运动员参赛套路的动作难度、连接难度、难度动作组合等方面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做到及时了解、掌握当前女子南拳的发展现状以及今后的技术走向,以期为今后的女子南拳套路科学、合理的编排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为今后南拳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女子南拳前8名运动员参赛套路中的难度动作及编排。
1.2.1文献资料法。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等方式查阅了大量关于南拳的资料和专著,在此基础上对南拳竞赛套路难度动作的编排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综合,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2.2录像观察法。通过观察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40名女子南拳比赛视频,记录整理动作难度、连接难度动作、难度动作组合的选用情况及编排顺序,逐一进行统计,以获得准确有效的数据。
1.2.3数理统计法。利用WPS OFFICE软件对观察获得的数据进行保存、整理并分析,得出相应的表格和图示。
1.2.4逻辑分析法。采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和处理,最终得出结论。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003年《武术竞赛规则[1]》和前几年的相比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竞技武术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突破了传统的武术规则,设置了难度系数分值,使难度动作的数量和连接形式都较以前增加了许多,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增强了可比性和区分度。评分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次采用了切块打分的方法,实现了竞技体育评分的量化、操作化,使南拳竞赛变得更加公平合理。规则的变化决定着竞赛套路难度动作的形式与内容,不同时期不同的技术倾向,武术竞赛规则的不断演进与完善,促使了南拳不同风格、不同动作内容、不同动作连接形式的出现,促进了南拳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加稳固的屹立在竞技武术的舞台。
根据录像观察,发现南拳运动员的参赛套路中的难度动作选用只有两种,即跳跃类和跌扑类,而规则中的腿法——直身前扫类则没有出现,并且跳跃类多集中于B级难度,如表1中:2011、2012、2013、2014、2015年选择的40名女子运动员难度总个数为211个,B级142个,占总数的67.3%;C级43个,占总数的20.4%;A级虽有选择,但出现只有12次,占总数的5.7%;至于跌扑类运动员均选择的是腾空盘腿360°侧扑423A,出现14个,占总数的6.6%。
表1 女子南拳运动员动作难度选用次数统计表
通过对以上五年难度动作的选用对比表明:女子南拳运动员在难度动作种类选编上正在向内容更加丰富、难度要求更高的方向发展。但是,在难度动作的选用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难度动作的使用率参差不齐,在15种难度动作中只有9种被选用,并且在这9种中又相对集中在5种难度上,324A和423A在选用中越来越少,几近消失。在腿法直身前扫上没有体现,运动员难度动作的雷同率比较高。
成套动作中难度动作的类型、级别、数量、连接难度动作的类型及难易程度是衡量女子长拳自选成套动作价值的依据。然而,难度动作的内容、结构和布局是通过难度动作的编排展现出来的,故编排既反映了该项目所要达到的技术水平,有突出了对自选套路动作的规格化要求[2]。这段话意味着难度动作的编排对成套动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陈欢在《女子竞技南拳类运动员制胜因素的统计学分析[3]》一文中,通过对2010年、2011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及2010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前16名女子南拳运动员竞赛的最后得分、动作质量分、演练分及难度动作得分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后得分与难度动作分、演练水平分、动作质量分的相关系数呈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
由此可见,连接难度与动作难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连接难度动作选用类型的多与少,不仅影响动作难度的完成情况,而且对套路的观赏性也有一定的影响。现将近五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女子南拳运动员连接难度动作的选用情况统计见表2。
表2 女子南拳运动员连接难度动作统计表
表2中关于连接难度种类和级别方面显示: 2011年共有5种连接难度,其中3种是B级难度,一种为A级(2012年以前324A+3属于A级连接难度,从2012年开始324A+3属于B级连接难度),一种为D级;2012年共有8种连接难度,5种为B级,2种为D级,还有一种是动+动+静连接;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均共有7种连接难度,4种为B级,2种为D级,还有一种是动+动+静连接的C级连接难度。323A+346B+2“动+动+静”连接的出现并日益增多,显示了女子南拳的进步。
在连接难度数量方面: 2011年比2010年多出了一个324A+3外摆360°接提膝独立,有4人选用;2012年则有8种连接难度,除了出现323A+346B+2“动+动+静”连接,其它动作虽然集中于B级,但是,B级使用了5种不同的连接动作,D级也增加了324C+1组合,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均有7种难度连接,近三年在各种连接难度的使用频率上打破了像2011年那样集中的局面,开始分散到以前那些不常用的连接难度上,特别是323A+346B+2“动+动+静”连接,使用的次数在逐年增加。在连接+3独立的选择上,2011年2人选用324A+3,而2012年减少了324A+3的使用量,增加了322B+3。
总的来讲:在连接难度种类上是逐年增加的;在级别选择上主要集中于B级或D级,且以B级占据主要部分;在连接难度动作数量变化上,346B+2、323B+2、、323C+1、这四组连接相对来说较稳定。整体上,除了324B+1在近五年都被选编,其他三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最明显的是323A+346B+2“动+动+静”连接,使用的次数在逐年增加。
表3 2011年难度动作组合的内容与顺序
根据表3显示统计得出:346B+2、323C+1、324B+1、323B+2、324A+3及423A,共计6种。324A+3这个难度动作所占比例较少外,其余5种所占比例基本相同。2011年女子南拳参赛套路总的难度动作组合排置规律可以总结为:346B+2→323C+1→324B+1→323B+2→423A的排列形式。C级难度动作有6个是放在了第二个动作,2个放在了第三个动作。
2012年套路冠军赛前8名女子南拳运动员选用的难度动作组合为:346B+2、323C+1、324C+1、324B+1、323B+2、324A+3、322B+3、323A+346B+2及423A,共计9种。2012年女子南拳参赛套路总的难度动作组合排置规律可以总结为:346B+2→323C+1→324B+1→322B+3→323B+2→423A。其中出现了一个运动员打两个C级难度动作,一个C级难度和一个动动静连接323A+346B+2的情况。C级难度2个处于第一个动作,5个处于第二个动作,还有1个处于第四个动作。
2013年套路冠军赛前8名女子南拳运动员选用的难度动作组合为:346B+2、323C+1、324C+1、324B+1、323B+2、322B+3、323A+346B+2及423A,共计8种。2013年女子南拳参赛套路总的难度动作组合排置规律可以总结为:346B+2→323C+1→324B+1→322B+3→323B+2→423A。出现了2名运动员采用一个C级难度和一个动动静连接323A+346B+2的情况。C级难度2个处于第一个动作,6个处于第二个动作。
2014年套路冠军赛前8名女子南拳运动员选用的难度动作组合为:346B+2、323C+1、324C+1、324B+1、323B+2、322B+3、323A+346B+2及423A,共计8种。2014年女子南拳参赛套路总的难度动作组合排置规律可以总结为:346B+2→323C+1→324B+1→322B+3→323B+2→423A。出现了1名运动员打两个C级难度动作,3名运动员采用一个C级难度和一个动动静连接323A+346B+2的情况。C级难度4个处于第一个动作,5个处于第二个动作。
表4 2015年难度动作组合的内容与顺序
根据表4统计得出:2015年套路冠军赛前8名女子南拳运动员选用的难度动作组合有:346B+2、323C+1、324C+1、324B+1、323B+2、322B+3、323A+346B+2及423A,共计8种。2015年女子南拳参赛套路总的难度动作组合排置规律可以总结为:346B+2→323C+1→324B+1→322B+3→323B+2→423A。出现了1名运动员打两个C级难度动作,3名运动员采用一个C级难度和一个动动静连接323A+346B+2的情况。C级难度4个处于第一个动作,5个处于第二个动作。
从目前所有比赛来看,难度动作是高水平运动员整套技术动作演练的关键, 是获得优异比赛成绩的保障。在武术套路竞技比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竞赛规则对所有南拳难度动作的技术规格、完成质量、难度是否确认都有明确的扣分标准。因此难度动作首先是规格达到高标准[4]。那么C级难度和动动静连接在套路中是否选用对比赛的成绩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2011年的套路编排中C级难度动作只有一个被选编,没有出现两个C级难度在一个套路中,2012年显示出了不同,两个C级难度同时出现在了第二名运动员的套路中,2013年两个C级难度动作同时出现的现象又消失了,2014年和2015年都又出现了一个套路中有两个C级难度。可见两个C级难度是否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套路中会受到其它难度动作选编的影响。
而一个C级难度动作和一个动动静连接同时出现在一个套路中则有不同的情况,2011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2012年有一名运动员选用了这种连接,2013年有两名运动员选用,2014年和2015年均有三名运动员选用。单从近五年来看,这种连接越来越受运动员们的欢迎,选用的次数越来越多。
不但套路中动作规格高低的设置对比赛成绩有重要作用,而且动作完成的质量对比赛成绩也有直接的影响。动作规格相对较高的C级难度在演练中完成的好坏对比赛的结果有决定作用,那么C级难度放到哪个位置完成的成功率最高呢?
从统计中看出:C级难度出现在第一个动作有29%,出现在第二个动作的有64%,出现在第三个动作有5%,出现在第四个动作有2%。由此,可以推测:C级难度一般运动员会选择放到第二个动作来完成。谢飞在《2011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女子太极剑难度动作编排分析[5]》中认为“C级难度动作排在前三位的原因与运动员的体力有很大的关系,运动员往往会把最高难度动作组合安排在自己体力最充沛的时候,以提高动作的成功率,从而顺利的完成比赛。”当套路中只有一个C级难度时,并且放到第一个动作来完成,就会使整个套路显得头重脚轻,使后面的动作失去看点,变得枯燥乏味;但是,如果套路中安排两个C级难度,那么第一个动作编排C级难度的可能性就很大。然而,C级难度放到后面的情况很少的原因是:运动员在完成第一、二个难度之后,体力就会有所下降,放到后面会因体力不支而降低动作完成的成功率,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而放到第二个动作完成的话,不但头重脚轻的感觉会减轻,而且时间上正处于运动员体力最充沛的时期,状态正兴奋的阶段。因此,当套路中只有一个C级难度时,C级难度放到第二个动作来完成是最合理的,也是最常见的;当套路中有两个C级难度或一个C级难度和一个动动静连接时,第一个动作一般会编排C级难度。
合理的难度动作组合编排顺序不仅有助于运动员体力的合理支配,而且能使运动员的竞赛套路更具有艺术观赏性。对套路编排的合理性及其优越性进行分析,能够为套路难度的训练及重新规划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表5 难度动作排置类型统计表
据统计:近五年难度动作组合排置加起来共有17种,从难度动作分值资源利用率来看,存在1.5+0.7、1.7+0.9、1.5+0.9、1.4+0.8、1.6+0.85、1.8+0.85、1.7+0.65、1.6+0.8、1.5+0.65九种。按照武术竞赛规则规定,难度动作分值加起来超过1.4分的仍按1.4分计算,连接难度总分0.6分,超过0.6分仍按0.6分计算。近几年不论在难度动作上,还是在连接难度上,都实现了难度动作起评分2分的分值。
从套路的观赏性来看可以把上表17种排置类型简单的归为5类。第1类是组合包含1组C级、3组B级和1组A级,这种组合方式只有在2011年有出现,近四年都没有采用过,故对此不作过多分析。第2类是第6种组合,此种组合只选用了4组动作,包括2个C级和2个B级难度动作组合,优点是减少了难度动作组合的数量,能够突出运动员的个人能力,以提高南拳项目的特点,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技术水平和风格特点。从裁判的角度看,难度系数大,视觉效果好,演练分数自然会提高。此类组合的缺点是难度系数大,失误率会比较高,相应的扣分点也会很高,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第3类是第7、8、9、10种的4B和1C型,这种组合属于大众型,优点是稳定性较高,在力求保稳的竞技场上,运动员往往会选择这种类型,缺点是正是由于大众、普通型而缺少创新性,即使获得了较好的演练成绩,也会给观众和裁判带来视觉疲劳,不利于今后的发展。第4类是第2和11种都有6种组合,这种组合存在过多的难度堆积,会影响南拳项目特点的展现,失误率会比较高。第5类是第12、14、15、16种排列,动动静组合出现在套路中,使套路难度较大、新颖,有创新性和代表性,但是失误率会比较高。
综合集中排列,存在一个共性的缺点:高难度动作组合基本都在前三个动作完成,从视觉上难以起到“推波助澜、与裁判员和观众达到共鸣之效果”。
3结论与建议
3.1.1综合以上数据得出: 2011年难度动作组合共有6种,2012年难度动作组合共有9种,2013年、2014年和2015年难度动作组均有8种,但是,难度连接动作组合使用得却比较集中,重复率过高,没有大的创新,容易给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这也是造成近年来竞技武术比赛观众稀少的原因之一。
3.1.2综合以上几个表:可以总结出编排规律大致为:346B+2→323C+1→324B+1→322B+3→323B+2→423A。参赛运动员编排套路时难度的选择没有大的变化,况且顺序的改动也不明显,形成了一个惯有的模式,缺乏大胆的尝试。不能给观众和裁判焕然一新的感觉。
3.1.3一般情况下,套路中的C级难度放到第二个位置来完成的比较多,放到第一个位置的次之,放到其他位置的较少。若套路中出现两个C级难度或者是一个C级难度和一个动动静难度的情况,一般会有一个C级难度动作放到第一个位置,另外一个C级或动动静难度要么放到第二个或第三个位置,很少出现在第四个位置。因为无论是C级难度,还是“动+动+静”组合都需要充沛的体力,若在套路末尾后安排C级难度或是“动+动+静”组合,就会使动作的质量大打折扣,而影响运动员的成绩。
3.1.4连接组合“动作难度+提膝独立”的出现并不断增加,显示女子南拳技术水平的进步。324C+1(外摆腿720°+马步)和323A+346B+2 (“动+动+静”)连接难度的出现,表明运动员们都在尝试着更大的难度,挑战自己身体的极限,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从一定角度也表明了女子难度动作连接有男性化发展的趋势。
3.2.1保持难度水平上升趋势,严格要求质量与演练。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制定的评分标准,将套路影响因素划分为动作质量、动作演练、难度动作。缺乏动作规格的要求,就会降低一般动作的技术水平;降低演练水平的要求,将会缺失项目的风格特点与运动员自身的特点;降低难度动作水准,将会引起项目的整套技术水平的下降。因此,只有三个一起抓,一起练,做到三管齐下,才能创造出漂亮完美的套路。
3.2.2加强引导动作难度选用,丰富动作难度类型。女子南拳运动员在难度动作种类选编上趋于更加丰富,并且敢于追求高难度动作,技术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整体使用率并不高,创新动作未曾出现,难度动作的雷同率比较高。从裁判和观众角度考虑,不变的难度动作只会使得整场比赛索然无味,缺乏了竞技体育应有的激情与冲动。笔者建议,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要加大难度动作创新的力度,增加套路中难度动作的类型选择,使套路趋于丰富多变,精彩纷呈。
3.2.3加大连接难度创新力度,减少连接动作雷同率。近几年连接难度动作类型不断增加,显示了女子南拳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但是,连接种类依然欠缺,雷同率比较高。“创新”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只有创新,才能保持永久活力。这与竞技体育散发出来的拼搏进取、赶超第一的精神并行不悖,而竞技武术要想留在竞技舞台,就必须保持活力,保持创新动力。故加大连接难度的创新力度,减少动作之间的雷同率,对竞技南拳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2.4丰富难度动作组合,提升审美情趣。难度动作组合的内容及编排顺序影响着整个套路的审美价值,合理丰富的编排能给裁判和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升华。加大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动作创新力度,丰富难度动作组合内容,科学排置高难度动作组合顺序,使得比赛与表演融为一体,在充满视觉享受的情境下,拓宽女子南拳发展市场,保持南拳的久盛不衰。
参考文献
[1]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套路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张忠新,贾福驰.我国高水平女子长拳自选套路难度动作编排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2):88.
[3]陈欢.女子竞技南拳类运动员制胜因素的统计学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2,26(2):142.
[4]田勇,陈燕萍,覃明路.现代竞技南拳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5(8):46.
·武术·
Research on Arrangement Rules of Difficult Movements in Women Nanquan Boxing Competition
RUAN Xiao-xin1,GE Shuang2,DONG Feng-wei3
(1.Physical Training Institute in South-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2.Guangdong Provincial Sports School of Youth Sports, Guangzhou 510000, China;
3. South-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Changquan, Taichi and Nanquan, simply “Chang-Tai-Nan” for short, form the three boxing schools of competitive Wushu. Among them, Nanquan boxing, also known as the southern boxing, is the general name for ethnic Han boxing schools, which had been popular in the south of China since Ming dynasty. It, centered on Nanquan boxing in Guangdong and Fujian, spread widely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ed on comparison and statically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y in movement, connection and combination, the author,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video observ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are able to grasp timely the current developmental situation of women Nanquan boxing and its technology trend in the future. The survey is expected to play a catalytic role in the coming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layout of women Nanquan boxing.
Key words:Nanquan boxing; difficulty in movements; difficulty in connection; combination of difficulty
中图分类号:G85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624(2016)01-0107-06
作者简介:阮孝欣(1986-),男,河南周口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民族传统体育.
收稿日期:201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