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竞技体育发展异化:一种批判性考察

2016-02-25 06:26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200241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女性竞技体育发展异化:一种批判性考察

Alienation of Female Competitive Sports Development:A Critical Inquisition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200241

汪琴

1竞技体育发展异化概念的界定

伴随着竞技体育的政治化、职业化和商业化, 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与奥林匹克宗旨,即促进人的协调发展, 维护人类尊严与和平相违背的异化现象。竞技体育异化现象主要人的因素,主要是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相对自身的对立客体,而这个客体又成为一种外在异己力量转过来反对自身。异化是一个哲学术语,在德国古典哲学是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 分离出它的对立面, 变成外在的异己力量,也是社会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黑格尔认为“异化”是一切精神的或物质的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转化,是纯粹概念向外转化到同自己相异的反对方面。竞技运动的异化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在与社会发生联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非理性的价值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女性竞技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异化,这种异化会阻碍竞技体育的发展,即 发展异化。所谓“发展异化”,就是将发展的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将发展的目的与手段颠倒过来,割裂发展的本意,扭曲发展的本质,最后将发展变成“无发展的增长”或“恶性发展”。发展异化其实就是自身活动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分离了另外一面,这一面会限制其发展,这其实就是事物的两面性。随着女性与男性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的平等地位,女性的体育权利逐渐扩大。女性的竞技体育权利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其权利地位对于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肯定这些成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女性的竞技体育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与改革初衷相悖的异化问题,而由此产生的异化现象对我国竞技体育权利又起到了控制和抑制作用,因此,在哲学背景下用马克思异化理论对女性竞技体育权利的异化现象进行探讨,这是对女性竞技体育权利进行理论研究、学术思考和扬弃其中异化现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1.1 女性参与奥运会权利的发展

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对女子参与奥运会持反对态度,说:“女子参加奥运会不切实际,毫无趣味,没有美感。”他同时宣称:“女人的荣耀来自她生孩子的数量和质量。在体育方面,她们最大的贡献应该是鼓励自己的儿子创造好成绩,而不是自己去破纪录。”为了争取在现代奥运会地位上的平等,女性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女性主义运动者与国际奥委会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斗争, 迫使国际奥委会不得不做出退步, 现代奥运会的大门逐步地向女性敞开。19 世纪以后,西方兴起的女性主义思潮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妇女解放运动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革。表现为女性开始进入一直被男性占据的领域;接受教育机会的增多;同时女性强烈要求拥有在所有领域的权利;并将拥有的权利扩大到与个人生活相关的休闲领域和体育运动领域。从此,一些有思想的女性开始改变现状,走出家庭,走向户外,进入公共领域观看男性竞技运动比赛。奥运会在女性参与比赛的问题上,并未像古代奥运会那样将女性完全排斥在外,其中女性的觉醒以及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了对抗国际奥委会对女性运动员的歧视,以艾利斯·米利亚特为首的国际女子体育联合会(FSFI)于1921 年正式成立,并于1922 年在蒙特卡洛举行了第一届“女子奥运会”。虽然国际奥委会向比赛组织者提出了抗议,最后将比赛重新命名为“世界女子运动会”。这是女性主义运动者第一次挑战奥运会。女性参加奥运会的合法地位直到1924 年国际奥委会第22次会议上才正式通过。从此女性以合法的身份进入了奥林匹克运动大家庭中。从此以后,女性在国际奥运会上大放光彩,尤其在中国,不管是比赛项目,还是比赛人数都得到了体现。

1.1.1女运动员人数增加

从1900 年妇女首次登上奥运赛场至今,女运动员人数、女子参赛项目数、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自1979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后,中国的竞技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女运动员的数量逐渐增加。1984年第23届奥运会225名中国选手中,女运动员有87位占中国运动员总数39%,远远高于其它国家女运动员的参赛比例。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中国共派出309名运动员,女运动员199名,占64%,大大超过当届奥运会参赛女运动员人数和占总数35%的比例。2012年第30届奥运会,中国队的396名运动员中,男运动员171人,女运动员225人,占比例的56.8%,明显超过男性运动员。

1.1.2女运动员获得金牌情况

1896 年, 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时, 没有设立女子项目。二战之后,女性参加奥运会的权利逐渐得到重视。在1900 年举行的第2 届奥运会上,高尔夫球和草地网球被列为非正式的女子比赛项目,有11名女子运动员参加了表演。在1904年的奥运会上,草地网球和射箭被列为非正式的女子比赛项目,有8名女子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在1908年的奥运会上,妇女终于首次被正式允许参加比赛,有36 名女子运动员参加了比赛。1900年,奥运会向妇女开放的比赛种类只有2大项,共3个小项目;1980年增加到12个大项, 50个小项。1980~1984年4年间,奥运会女子项目从50个小项猛增到61个小项,并首次出现了花样游泳和艺术体操等纯女子项目。女子参赛的项目逐渐增加,已经增加到20多个体育项目。与此同时,运动成绩也显著提高。在1984年,中国女子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连续创造了光辉业绩,女排实现了“三连冠”,吴小旋为祖国夺得第一枚奥运会女子金牌。第23至第26届奥运会中国共获得52枚金牌,其中女运动员共获得29枚,占56%,总数超过男运动员获得的金牌数量。特别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共获得28个奥运会冠军,其中女运动员获得16.5个,占奥运金牌总数的59%,超出男运动员夺金数量近十分之一。具体金牌情况见表1 。

表1 我国女子运动员在近5届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数及所占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

2女性损失的权利

女性的体育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但是过于广泛的体育权利,相当于女性在深度和特性上等量的损失。深度上的体育权利包括享受文化学习的权利和健康权,特性上的体育权利就是女性在运动训练期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建立家庭、生儿育女,这是女性的特性,也只有女性才能完成的使命。

2.1 文化学习

每个公民都有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是中国女性为争夺更多的竞技体育权利时,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利。在中国,参与奥运会这种国际型大赛的女性运动员,大多数都是从小开始训练的,大强度、大负荷的训练会使得她们没有美好的童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训练场上度过的。如果要求运动员兼顾文化学习,那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运动训练,比赛就没有现实意义,同时,也展现出更高、更快、更强的视觉感受。而且,现在的运动员在快退役或者退役之后,去高校就读的现象。四年之后就获得了一纸文凭。但是,运动员们真的有学习到专业知识吗?以往至今所谓“体教结合”、所谓“运动员学生化”等种种做法,充其量也不过是给就学的运动员下发一纸文凭,其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根本就没考虑过知识基础、时间窗口等可接受性问题,结果是运动员徒有学历证书,却无法适应退役后所面对的职场需求。

2.2 健康权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到体育的真义,即“我们搞体育运动,不是为了当选手,出风头,而是为了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但是现在的竞技体育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挑战身体的极限,充分发挥人类自身的潜能,但超越极限的同时机会造成机能与竞技能力之间的失调,使人的机体和心理发生紊乱。所以竞技体育这种极限运动都无可避免地损伤运动员们的身体。女性在竞技体育中获得了充分的体育权利,为国家争得荣誉而艰苦训练,但是在其过程中女性在深度上有等量的损失,那就是健康权。女性竞技体育权利的异化使得女性身心受到损伤。竞技体育运动员群体的损伤程度虽说相当严重却并非最大。如果害怕健康受损而设置种种禁忌,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就不会进步。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损伤。对于女性而言,损伤会加重身体负担。因为女性心理和生理问题,竞技体育对女性造成的损伤会更大。而且,在竞技体育训练和比赛中,受伤的女运动不计其数。但是,代表性人物是桑兰。桑兰,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 1998年7月22日,参加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对于一个高位截瘫的女性来说,这为她生活带来莫大的不便。不能自然行走,有时候出门也不是很方便。这是一个女性竞技体育运动员受伤的例子,也也是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痛苦,看不到的损伤是时有发生的。

2.3 女性的特权

女性参与竞技体育的优势有:1.具有“早熟”特点。2.在相对力量发展上具有很大潜力。3.具有良好的“保温能力、体温调节能力和浮力”。4.关节灵活性、柔韧性和协调性好。5.具有良好的平衡能力。6.具有良好的局部肌肉耐力和有氧耐力。女性这些生理特点,使得过去一直被视为女子运动生理禁区的项目,如举重、拳击、摔跤等项目成为了中国容易获得金牌的项目,所以中国也着重发展这些奥运会项目。但是,随着中国女性参与奥运会的人数增加,对女性的身心都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过于广泛的权利使得女性在特性上的损失,这个特性就是女性的生儿育女的权利。这个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有且仅有女性拥有生儿育女的特权。但是,当女性开始走上竞技体育这条道路上的时候,她的生活里只有训练,吃饭、睡觉这种规范训练式的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更不用说建立家庭,生儿育女。虽然女性在退役之后也是可以建立家庭、生儿育女,但是女性的青春已经在竞技体育场上了,没有社会生活能力,开始重新面对社会的种种压力。这完全违背了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就是突出人,以人为中心和准则,对人本身的存在与人的生活的尊重与享受。人道主义不外乎是这样一种主张,即认为人生只有一次,人们应该充分利用它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和追求幸福。但是,女性在参与竞技体育的时候,没有享受生活和追求幸福。

3女性竞技体育异化的原因

3.1 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异化

“举国体制”是我国女子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基础。我国所实行的“奥运战略机制”,使国家不得不突出那些预计可获得奖牌的项目,放松或放弃一大批人民群众已经或正在开展的运动项目,减弱了丰富性和普遍性。使竞技体育脱离了社会经济、文化的活动基础,变成了社会超前的产物,从而在社会上失去活力。例如:在我国的优势项目(举重、柔道、跳水、乒乓球等)中,除乒乓球外,其他项目在群众当中普及率大部分都很低,虽然,成绩的差距不能排除种族的影响因素,但是体制对项目的取舍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快速发展体育经济、政治、文化,首先必须发展体育。同时,发展对我国公民的身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所以,我国在不遗余力的发展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就是在国际型比赛中获得更多的金牌。但是,异化的发展战略反过来会制约竞技体育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大球,如足球、排球、篮球等发展滞后。相反,一些冷门项目,如乒乓球、举重等项目发展良好。女性运动员在这些体育项目上更容易获得成功,所以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势头进而转向了女子项目,如女子举重、柔道等。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体育冠军具有极高的吸引力和荣耀,所有的竞技体育女运动员的目标都是朝着体育金牌方向去的,十几年,甚至是20几年的训练生涯导致了女运动员身体变形,进而出现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但是,体育强国不是用奥运会金牌来衡量的。这样的发展形势会阻碍我国的体育发展,与体育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2 竞技体育作用和功能的异化

在奥运会上拿到金牌的女性运动员,身上有了巨大的光环和荣耀,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改变以往的生活状况。历年俩,国家会给奥运冠军高额的奖励,以及日后源源不断的广告代言等,这种冠军待遇势必会改变人们参与竞技运动的目的,增强参与者的“物化”心理。这样的荣耀使得所有的人趋之若鹜,女性运动员也不例外。而且,运动员自我价值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与举国体制核心目标一元化的矛盾,使得女性寄予竞技体育很高的期望。这也是夸大了竞技体育的作用和功能。现在的竞技体育所带来的荣耀感和名族使命感,促使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竞技体育。但是,看到运动员光鲜的一面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背后的汗水和艰辛,痛苦和伤痛。这是个人层面上的夸大竞技体育的作用和功能。但是,从国家层面上来说,竞技体育的政治和经济功能也是造成女性竞技体育权利广泛的原因。奥运会的举办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这是肯定的。同时各个国家通过体育进行政治外交,这都是竞技体育的作用和功能。但是由于寄予体育的政治和经济功能很高的期望,所以我国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寄予很大的希望,最终导致女性竞技体育权利的宽泛。

4克服女运动员竞技体育异化现象的对策

4.1 认真解读并贯彻落实体育的真义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多次明确指出:“体育者,养生之道也。”“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以及“故夫体育非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这就是毛泽东从体育本质出发,对体育真义的理解。毛泽东所理解的体育不是指少数人参加的“精英”体育,即所谓的竞技体育,而是指如何增强广大人民的体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群众体育,这与他在该文严厉批驳那种“率多有形式而无实质的体育”以及后来多次批评体育中锦标主义思想,反对搞“选手制”体育的观点是一致的。他曾说:“我们搞体育运动,不是为了当选手,出风头,而是为了锻炼身体,增进健康”。1952年他为中华体育总会成立大会的著名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反映了他完整而系统的体育思想,也是他对体育内涵和本质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从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可以看出,他反对选手制,反对竞技体育的异化,反对损害人们身心健康。他大力提倡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现在的中国是体育大国,而不是体育强国。要想达到体育前强国的高度,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即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以人们的身心健康为核心,以人体的发展与完善为第一要务。所以,科学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才能从体育大国变成体育强国。

4.2 平衡发展奥运会体育项目

发展奥运会体育项目时,不能发展优势项目,比如举重、柔道、跳水、乒乓球等。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大球,如足球、排球、篮球等发展滞后。在我国的优势项目(举重、柔道、跳水、乒乓球等)中,除乒乓球外,其他项目在群众当中普及率大部分都很低。这样会使得我国的群众体育的发展滞后。竞技体育是可以与我国群众体育同步发展的。这样的发展形势会阻碍我国的体育发展,与体育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竞技体育的发展,应在考虑性别差异性的基础上,针对女性生理心理的需求,为其选择安全性、感性化、舒适性、标示性的体育运动项目。而不是为女性选择容易获得金牌的体育项目。虽然,成绩的差距不能排除种族的影响因素,但是也是与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有关的。比如:中国的女排在1984年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在那时期中国女子排球荣获五连冠,达到排球鼎盛时期。排球的辉煌已经过去了,但是,只要改变发展模式,平衡发展运动项目,普及体育项目,关注群众的兴趣爱好,这也是可以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奥运时期, 应该注重非奥运项目的发展, 促进全民健身开展和扩大体育产业运营空间。

4.3 改变体育发展战略,多渠道选拔后备人才

“举国体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它的运行机制高度依赖政府的行政职能,并且主要依赖政府拨款来维持其运作。由于政府具有所有权,束缚了下级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阻碍了社会办竞技体育的进程,无利于放手发动全社会办体育。同时,在我国的优势项目(举重、柔道、跳水、乒乓球等)中,除乒乓球外,其他项目在群众当中普及率大部分都很低,虽然,成绩的差距不能排除种族的影响因素,但是体制对项目的取舍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时之间改变“举国体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改变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多渠道选拔后备人才是可以办到的事情。有关部门可以在群众中普及的竞技体育项目选拔后备人才,比如篮球、足球等项目。在偌大的10几亿中国人中,完全可以找到在篮球、足球等大众项目中有天赋的天材运动员,然后定向培养,完全可以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

事业。在多渠道选材时,必须重视体育人才的质量,不仅仅是身体方面,还有人才的文化水平。这也是可以解决运动员退役之后的就业问题。“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生存和求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所以从本质上讲,他是能够受教育的。事实上,他总是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注重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基础知识,不仅是为了运动员更好的训练,也是为了运动员退役之后,能够找到工作,提高退役运动员就业率。学习可以是为了获得技术,求生存和发展,但是也是为了完善自己的“未完成性”。

5结论

女性竞技体育异化现象已经危及到竞技体育的本质、过程和结果,使竞技体育比赛完全违背了奥林匹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信条, 违背了人道主义。必须改变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多渠道选择优秀体育人才,同时重视人才的质量,不仅仅是身体方面,还有人才的文化水平,平衡发展奥运会项目,广泛普及奥运会体育项目。解决女性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需要我们每个人对体育的真义进行全新的认识,同时也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赖勇泉.竞技运动异化问题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1).

[2]杨建华.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

[3]曹继红. 女性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参与的历史进程[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 4-7.

[4]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EB/OL]. http://www.olympic.cn/athletes/olympic_champions/.

[5]张洪潭.理想国与奥运意境[J].体育与科学.2008,29(3).

[6]徐本力,胡亦海,李宗浩等. 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7]科利斯·拉蒙特.《人道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3.

[8]郭权、高玉花、田麦久.奥运战略视角下全运会竞赛制度改革的成效与期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5(27).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6-197.

School of Sports and Healt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Wang Qin

摘要:利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中国女性竞技体育的研究,找到异化的根源。在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结合之后,体育的发展不再以健身、娱乐为目的,其背后有了更多的隐形目的,更何况是全球关注的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了许多重大问题,其中就有女性竞技体育的异化。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认真解读并贯彻落实体育的真义;平衡发展奥运会体育项目;改变体育发展战略,多渠道选拔后备人才。

关键词:竞技体育;发展异化;异化理论

Abstract:The paper studies Chinese female competitive sports with Marx's theory of alienation to find the root of alienation. After its integration with elements like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stops taking fitness and entertainment as the purpose, and has more invisible purpose behind; let alone competitive sports that call worldwide attention. In its development, competitive sports reveal many serious problems, including the alienation of female competitive sports. Adopting methods of logical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the paper comes up with its own views and opinions in face of these problems; namely seriously interpre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true meaning of sports; promoting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Olympic sports program; transforming sports development strategy; selecting reserve talents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Key words:competitive sports; alienation of development; alienation theory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2.049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2-0114-4

作者简介:汪琴(1989-),女,湖北咸宁人,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经营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
浅析青少年拳击爱好培养的重要性
兴奋剂对中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影响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研究
探究竞技体育科技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产权困境”下我国运动员培养模式探究
生理学视角下减量训练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