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及应对策略

2016-02-22 13:54:16刘芳
西部皮革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策略

刘芳

(江苏省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谈谈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及应对策略

刘芳

(江苏省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摘要:在我国教育制度不断改革的情况下,英语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学习英语是为了方便与外国友人交谈,是为了能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带入西方国家,让西方国家更好的了解中国。本文将针对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策略

就目前的英语教学来看,学习英语就只是单纯的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学会只会听说读写,却忽视了对母语文化的学习。而高校教师给学生传播的也只是书本上关于外国文化的知识,并没有将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作为重点来教育,在这种情况之下,导致了我国的教师学生对于母语文化的了解是愈来愈少,而对于外国文化的熟悉度却是与日俱增。在此情形之下,就必须完善高校英语教育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才能使我国的文化教育得以在世界传播。

1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分析

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尤其是在跨文化教学上,然而,对于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对于中华文化知识仍旧不能用英语完整的表述出来,反而是在谈论西方文化时却言语流利,这就造成了所谓的“中国文化失语”。中国许多青年,在英语方面具有较高水准,然而在与外国人的交集当中,却无法将中华的传统文化传播给西方人认知,比如硕士博士级别的学士,皆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和英语交流能力,但是处于真实的英语交流环境中,仍会显露出窘态,瞬间引发中国文化失语症。所谓的跨文化交流就只单纯的重视对英语文化的输入,却忽视了将母语文化也带入到教学当中,这就造成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之下,学生对于西方文化了解甚多,却逐渐忘却了母语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在众多高校教育中也普遍存在着这么一个现象,英语课本主要内容是以西方文化为主,而教师也大都是根据课本知识来进行教学,对于教导学生使用英语学习中华文化的例子少之又少,导致了母语文化渐渐落寞而英语文化逐步上位的现象,使得“中国文化失语症”成为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存在的一大难题。

2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

2.1中国文化教学长期被忽视。对于高校英语教学,我国教育部已然下发了关于重视语文化教学的文件,而大多数的英语教学提纲中也明确的提出了对待西方文化应该持以学习和了解的态度去认知。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以介绍西方文化为主,而课本也主要集中介绍了西方风俗人文,却严重忽视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学习。比如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内容,都是以反映英国文化为准,这对于学习英语有其推进作用,但是学生长期处于这种西方文化认知当中,却不能够运用英语来学习中华文化,在此教学之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掉对母语文化的兴趣,对于西方文化却热情高涨。

2.2过分注重英语教学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上,之所以出现“中国失语症”现象,归根究底,我国对于英语教学的过分重视。大到学校,小至学生家长都过分要求学生应当将英语学科作为重中之重,比如当今的课程设置上,英语学科是所有教育学科当中学习时间最长的一门课程,且不管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或是在求职工作者,很多都要求必须要有英语读写能力,于是,在潜移默化当中,英语教学就逐渐成为学科当中的主宰。反观我国母语教学,其课程设置只局限到高中,而大学语文只针对个别专业学生开设。因此,过分的注重英语教学只会过早的将学生扼杀在学习母语的摇篮中,让学生愈发觉得学习母语文化并没有那么重要。

3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应对策略

3.1强化教材编制。当前的英语教材大多是以西方文化为主,而中华文化内容极度缺少。因此,为了减少“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应该对英语教程进行强化编制,不再局限于英国文化的人文介绍,而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英语教材当中,让学生接触到母语文化,并学会在跨文化交流中应对自如的用英语表达出中华文化元素,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课堂教学或是现场体验教学,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全面的了解有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素材,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3.2改革课程教学设置。对于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几乎没有开设关于中国文化的课程,由此就忽视了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在英语四六级上有了明显的改革,对于考试题目就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译英题目,在高考科目中也逐渐降低英语分数比重,反之提高语文分数的比重。因此,随着我国对于母语文化的重视度提高,各大高校也应该逐步开始改革英语课程教学,比如大学英语课程中可增添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学生能够从中学习到中国文化的知识又能够流利地用英语表述出中国文化,增强母语认知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3.3培养中国文化主体意识。学好英语,是为了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好的将中华文化传播世界,因此,不应该只将学习英语局限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高校英语教学应该明确的表明学习的主旨和学生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意识,以客观的眼光去学习英语和母语,学习者不仅要学好英语更不应该忽视母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通过时,增强母语文化的认同感,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谐发展。

4结束语

“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是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教育上的改革,还需要学习者提高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只有让学习者学将英语与母语文化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促进跨文化交流发展。

参考文献:

[1]乔锟华.搞笑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及应对策略[J].语文学刊,2014(04).

[2]王德易.搞笑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黑龙江学院学报,2015(03).

[3]王欣欣.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研究[J].吴丹江学院学报,2014(10).

作者简介:刘芳(1983-),女,汉,江苏宿迁人,讲师,文学硕士,江苏省宿迁学院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0-0175-01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失语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关于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
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研究现状及思考
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09:58
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成因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 13: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