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茹萍 王晓霞
当代职业院校女生婚恋观的误区及引导
□关茹萍王晓霞
摘要:当代职业院校女生的婚恋观陷入了功利化、现实化、理想化的误区。要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需要加强社会性别化过程的引导、社会性别的教育、将“社会性别纳入到主流决策”中。
关键词:职业院校;女生;婚恋观;社会性别;教育
当代职业院校女生的婚恋观既反映了当代职业院校女生对未来爱情和婚姻生活的期许,以及多元化的人生价值和追求,又折射出当代职业院校女生婚恋中普遍存在的误区。由于职业院校女生群体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分析其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婚恋的现实化倾向
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女生选择爱情,不是因为两情相悦和不可抑制的感情,而是因为现实的情感需要,或因校园生活的空虚和落寞,或因情感的孤单,或是满足虚荣心而恋爱。部分女生对爱情的认知存在着误区:对爱情的理解过于浅薄,对爱情的定义过于世俗,对爱情的态度掺杂着表演的成分。实际上,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最高尚的情感。古往今来,爱情的表现形式可能会丰富多彩,但爱情的实质始终如一,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彼此爱慕,渴望成为彼此生活伴侣的一种崇高和真挚的感情。
(二)婚恋的功利化倾向
选择交往或结婚对象时,部分女生认为经济、外形、社会地位等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她们认为“干得好不如嫁的好”,“嫁的好可以少奋斗十年”,对未来伴侣的定位是“高富帅”,有相对丰厚的经济实力,有较高的生活品味,有浪漫的情怀。而对“经济适用男”不屑一顾,认为他们的发展前景不明朗,并不是理想的婚恋对象。这带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看重现实的物质利益和婚姻的物质保证,认为婚姻的安稳与物质的丰厚程度有必然的关系。这种观念带有理想化的成分,对未来生活的理解过于浪漫,对生活的本质、婚姻家庭的认识缺乏应有的深度。
(三)婚恋的拜金主义倾向
少数女生的价值观有扭曲的倾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甚或对“二奶”“小三”赞不绝口。她们选择交往对象的标准过于单一,是否有钱人,是否满足她们的物质欲望。更有个别女生将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定位为“职业小三”。她们对情感的态度是游戏的,对生活的理解是单薄的,对世界的认识是肤浅的。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是盲目拜金、虚荣、攀比等心理产物,碰触了社会的底线,挑战了公众的道德底线,毫无社会责任感、廉耻之心,缺乏基本的良知,对个人及他人极不负责任。
(四)婚恋的理想化倾向
不少女生对恋爱和婚姻的认知带有过多的主观臆想,赋予恋爱和婚姻太多的主观想象,认为恋爱要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缠绵悱恻,浪漫无比;婚姻要美满幸福,对结婚对象的选择,甚至是不切实际的要求,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刻薄。这种观念具有理想化、甚至是空想化的倾向。由于她们对恋爱和婚姻有丰富的想象,怀着美好的愿望,坚守着理想的标准,对现实中的恋爱和婚姻感到越来越失望,甚至开始怀疑爱情和婚姻本身。
(一)社会角色的塑造,重视性别社会化引导
职业院校女生婚恋观的引导需要从性别社会化着手。所谓性别社会化,就是社会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个人在成长中关于性别期望、性别角色和性别认同的过程。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在每天无数的小活动中,我们社会化地再生产着——亦即制造和再制造着——性别。”[1]在受教育过程中,女生不断接受社会关于性别角色的期待,久而久之影响对自身的定位和认识。因此,引导职业院校女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明确自身的定位,就是要帮助她们塑造自身的主体身份和主体意识,引导她们养成完全的人格和培养独立的性格,塑造完整的社会角色。同时,性别社会化过程是引导职业院校女生认识到她们是社会的人,价值的体现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任何依靠或依附他人的想法,以及通过爱情或婚姻逃避自身面临问题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面临的问题。而要引导她们塑造独立、完整的、独立的社会角色,必须认清自己,肯定自身的性别角色,认同自身的价值,认清女生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正视女生自身的劣势和不足,充实自身的头脑,完善自身的各种素质,努力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充满自信心,有正确的爱情观、恋爱观,对人生、社会有积极的态度和思考,自觉在工作和社会中努力实践女性的自我价值的人。
(二)进行爱的启蒙和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很长一段时间,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爱情、婚恋的相关课程并没有进入职业院校教学和研究的视野。高校中爱情、婚姻相关课程的缺失,既无法完全体现职教院校的人文精神,又无法真正实现当代职教教育的最终目标。《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规定:“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中,把社会性别纳入到教师培训课程,在高等教育相关专业中开设妇女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社会性别与发展等课程,增加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因此,让爱情、婚姻走进课堂,将它们纳入大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是十分紧迫而必要的。通过教学和科研,进一步加深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研究其本质、规律、地位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普及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对大学生进行爱的启蒙和教育,认清爱情和婚姻的实质,理解爱情和婚姻的意义,正确看待爱情、婚姻在人的生命中的角色。针对女生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要开设女性学、婚姻学、家庭学、爱情学相关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教学特色,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设立专门章节讨论爱情、婚姻,要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增设讨论环节,对社会上种种不正确的婚恋观进行分析,引导女生分辨形形色色婚恋观,颂扬正确的婚恋观,批判错误的、不道德的婚恋观;在讲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与婚恋相关文化现象,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刻的分析,对女生进行情感启蒙和爱的教育,帮助女生认清自己的情感,能够正确处理情感与理性的关系,帮助她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2]。
(三)社会性别教育,社会性别中存在着宝贵的德育资源
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平等被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男女都一样”的性别话语广泛地实践,表现在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女生的数量稳步增长。虽然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女性撑起半边天的观念深入人心,但男女平等的性别话语却掩盖了性别的不平等,以及当代中国教育中的性别研究的缺位,滋生了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如女性的情感、性别角色、思维方式等都未受到应有的尊重[3]。这是由于我国社会的性别权力结构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男性依然牢牢掌握着话语的主导权,女性在国家和社会中依然处于弱势的地位,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和期待仍承袭着千百年来传统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规定,即传统社会通过儒家思想强化了等级化的性别秩序,对女性身体进行控制,以生育文化来维持统治秩序[4]。这无形中影响着当代职校女生对自身的认识,对自身性别角色的定位,对性别社会化身份的认同,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存在着种种问题和困惑。因此,通过设立性别教育的相关课程,为女生提供一个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视角,明确她们在社会、国家中的地位和角色。通过社会性别教育,引导女大学生认识到她们不仅仅是“女”,性别角色的认识,例如女性应是顺从、温柔、贤惠、大度、善良、贞顺、节烈等品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强加给她们的,带有不同程度的偏见和刻板,误导着她们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和期待。法国学者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在《第二性》中指出:“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命定,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之整体,产生出这居于男性与无性中德所谓‘女性’。”[5]而且,女生更重要的是“人”,本质是“人”的存在,是社会化的人,是“完全的人”[6],生活的世界并不仅仅是家庭,还有更广阔的社会,价值的体现并不仅仅在家庭,还有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社会性别教育,引导女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意识到“唯有自尊,才能承认自我价值,并为实现自我价值树立理想;唯有自信,才能敢于竞争,不懈奋斗;唯有自立,才能克服依赖心理,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唯有自强,才能奋发有为,将理想变为现实”[7]。
(四)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主流决策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提出的“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主流决策”,已经纳入到联合国性别发展指标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原则。对女生的婚恋观进行正确引导,要求高校教育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考虑将社会性别纳入到教育政策中。性别平等是教育现代化、民主化的重要内容,而教育是实现社会性别公平的途径[8]。现行教育政策的制定并没有特别关注社会性别的内容;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利于女生发展的倾向。因此,对女生婚恋观的塑造,必须保证教育政策、管理的公平公正,为她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实践公正的教育理念,让她们享受公平的教育结果。同时,要不断完善学校的就业政策,为女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和机会。“毕婚族”女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而迷失自己;女生看重物质保障,很大程度上是贬低自身价值,没有自信心参与社会竞争所形成的。学校为女生在就业方面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尽量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为她们走入社会提供可能的机会和帮助。
职业院校女生的婚恋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着女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学校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女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政策完善、教育管理、教学研究等种种途径,对她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完整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能够传递社会的正能量,积极地对待人生,过幸福健康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3.
[2][7]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与实践[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
[3]周小李.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7.
[4]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2.
[5][6]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8:23,303.
[8]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56.
责任编辑秦红梅
作者简介:关茹萍(1957-),女,天津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王晓霞(1985-),女,山西运城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讲师,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当前女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实证研究”(编号:VE1004),主持人:关茹萍。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2-00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