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姣平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问题探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观的思考
□肖姣平
摘要: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学生自身对其主体地位的认同危机,根本原因在于“思政课”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皆缺乏针对性,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用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观指导“思政课”教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值得尝试的途径。
关键词:“思政课”;学生主体地位;生活哲学观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 “思政课”)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目前,在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依然不尽如人意,一个突出原因在于课堂教学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彰显,甚至常常被忽略,导致大学生对自己的主体地位产生认同危机,最终影响“思政课”的育人成效。
就高校教学而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普遍接受和认可。但是,在“思政课”教学中,实际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们并不认可或认同其自身的主体地位已经得到了必要的实现或体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年来,高职学生在学业难、就业难的双重压力下,特别关注和重视专业课程学习,轻视人文科学包括“思政课”。他们认为“思政课”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能力提升效果,学不学用处不大,因而在“思政课”的课堂上,大学生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尤为突出,比如做其他专业课程的作业、阅读无关书籍,有的学生直接玩手机、趴在桌上睡觉;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学生逃课现象比较频繁。大多数学生上“思政课”的目的往往与课程教学大纲的宗旨和要求没有太大的相关性,而主要是“为了考勤、拿学分”,他们主要是作为拿学分的主体而存在,任课教师则成了学分分配权意义上的“主导”。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思政课”教师们的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习惯于一言堂、“填鸭式”,并且过分依赖知识灌输。一般而言,知识课教学过程强调的是接受和理解“知识”,作为育人课程的“思政课”不仅要求接受和理解“知识”,而且要注重结合学生专业融入核心能力(职业沟通、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创新创业等)的培养,更要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启发学生思考深层次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有些洋洋洒洒的教学之所以“雨过地皮湿”,而不能春风化雨般润人心田,则是因为放弃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结果只能让学生产生厌烦、躲避等漠然情绪,加剧了学生对该门课的逆反心理、排斥感和疏离感,影响了“思政课”的教育质量与效果。
(三)教师们的权威意识根深蒂固,渗透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思政课”教师常常以教育者、“上级”自居,尤其偏爱以真理代言人的形象现身讲坛,有意无意地取消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一切机会和可能,也取消了“思政课”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可探索性、可商榷性,教学过程变成了复制结论的过程,似乎真理就是亘古不变、终极不易的真理。概言之,在这种师生教学模式下,大学生无疑会产生戒备、对抗或者望而生畏的心理,这种发展趋势与“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大相径庭乃至于背道而驰。
总之,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实现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大学生自身应当是最有发言权的。学生主体地位“认同危机”比较充分地折射出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进行探讨。
从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来看,“思政课”从内容到形式的空洞化、枯燥化,基本上可以作为事实来认定。导致这一现象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在笔者看来:
(一)大学生个体的生活意义被宏大逻辑所遮蔽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宏大叙事”的特点,“总而言之”或“归根结底”之类的讲述习惯给学生造成的就是已经穷尽真理、不需要再行思考的印象。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对个体生活的关照和对生活意义的追问,这种重要性只能是遥远的、模糊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固然重要,这种重要性如果缺乏大学生们的观察、思索、选择和实践,则是虚无缥缈的、玄而又玄的;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固然重要,这种理想和信念的作用和意义只有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生命、一种种现实具体的生活方式才能体现出来。社会整体生活的意义到底能在何种程度上代替个人生活的目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只有以差异性为基础、引入量的思考才能深刻把握的问题,如果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渐行渐远,则无异于在课堂上处心积虑、苦口婆心地建构一座座沙滩上的城堡。
(二)大学日常生活的意义被“唯科学主义”所消解
“思政课”讲授的是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和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和一般知识课程中的数学公式、物理定律具有原则上的不同。真理之为真理,从来都是只有经过商量、充分对话沟通才能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以经验科学的教学模式处理教学内容,实际上是以对待“物”的方式对待人,蜕变为主体改造客体的对象化教育活动,在根本上遗忘了我们的大学生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的“人”这样一个根本事实。这意味着对大学生主体的忽视,进而漠视了大学生的存在状况、价值导引、个性培养、审美导向和情感渗透。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科学只是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科学本质也只是各种本质中的一种本质,而不能取代大学生活的全部意义,后者还应当包括青春的活力、真善美的追求、文化的陶冶、道德精神的确立、法律意识的养成,等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思政课”教学片面地强调了宏观理论的讲授,而对大学生的生活现状漠不关心,缺乏教育和引导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地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一系列的人生课题。“思政课”教学如果不能帮助大学生解答人生的困惑和生活的疑问,如果不能培养大学生正确思考和确立一种合理合德的个体生活方式、生命方式,就注定会被学生所忽视甚至引起学生对“思政课”的排斥和厌倦。一定意义上讲,这正是目前“思政课”教学所面临的困境。诚然,要摆脱这一困境,无疑要求“思政课”教学关注生活,诠释生活意义,导引生活价值。
生活哲学观是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亮点。它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且一定要关注生活、回归生活;只有关注生活、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出哲学本身的存在意义和思想价值。它根本反对的就是哲学对生活意义的漠视与疏离,因为这种漠视与疏离已经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意义受到消解或威胁;换言之,其试图根本改变的,就是流行的或作为主流的各种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系统当中,生活世界的全面隐退,现实生活的逃逸或流失,实即某种程度的理论空洞化。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观不仅突显了生活基础,而且以动态方式把握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换言之,生活就是人的存在的全部内容,除此以外,别无其他。所谓生活,不仅内容丰富,涵盖了人的一切活动和过程,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内在统一;而且与每一个人的存在都直接相关,或者说,就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现实存在,而不是“彼岸世界”或“想象的王国”或“逻辑的阴影”。而生活哲学,既不是生活的技巧或艺术,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某种哲学流派或哲学学说,而首先是一种哲学观,即生活哲学观。就此而言,其所追求的首要目标并非坐在书房里对生活世界指手画脚,而是反思和批判哲学本身,即调整和重建哲学对于哲学本身的态度和看法。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生活哲学追求的不是什么绝对真理,而是对“什么样的生活才值得过”的问题的追问,是对人的存在问题的关照,是对生活价值和意义的思考[3]。根本而言,它是这样一种思考路径,即通过解决哲学自身的问题来解决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使哲学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发挥哲学之为哲学的现实功能。
生活哲学观主张哲学应当关注个人的或群体的或阶层的现实生活过程,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境遇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核心等哲学的基本层面的一些内在规定性。此种哲学观旨在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和透辟分析,提出合理的生活价值导向,为当代人的生活提供一种能够充分表达和确立生活目的和意义的生活理念。正如杨魁森教授所指出:“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生活世界,研究主题是人类的存在方式,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生命意识与生命存在的关系,研究的核心是人类生活的意义。”而“总的研究成果就是对生活理念的系统表达。”[4]因为“哲学对人的研究,过去是重视人的下半截(生存基础、活动方式)、现在则转向上半截(生活的目的、意义);过去是重视人的外在表现(对象化活动及产物,如生产力、物质财富、工具理性等),现在则指向人的内在精神(生活感受、精神状态、价值追求等)。”[5]
(二)“思政课”教学同样离不开生活世界的活水源头
马克思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康德和费希特在太空飞舞,寻觅一个遥远的国度,而我却只想透彻地理解,在街头巷尾遇到的事物。”[6]在笔者看来,生活哲学观更加切合马克思哲学的原意。更重要的是,如果将这种哲学观贯彻到“思政课”教学中,将有可能使得枯燥的课程焕发出触动心灵的活力,变成启迪思考的园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就是对现实生活、现实问题的深层关注,因此,有必要将此种根本特点贯彻到“思政课”教学当中,就能使得“思政课”别开生面,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也能使得“思政课”教学本身摆脱目前的困境。这至少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深刻性与大学生的人生经历、与其内心深处的生活感受乃至各种困惑对接起来,解决入耳入脑又入心的问题,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的“思政课”教学建立在一个差不多是完全错误的假设之上,即大学生的生活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他们所存在的只是认识上、观念上的问题。必须抛弃这一假设,关注大学生的本真生活,让那个马克思所说的“被理性所遮蔽的感性世界”重新进入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当中,从而建构起自觉反思的基本视野。这意味着“思政课”的教学不再只是高居庙堂之上的宏大理论,而是对生存与生活的真诚关切,进而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甄别善恶、区分美丑的能力。“思政课”教师们连篇累牍的高头讲章,课堂上人头济济的正襟危坐,这些可能是难以入脑又入心的,一种值得注意的教学先例就是,孔子的循循善诱和古希腊的逍遥学派都不是像我们目前这样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现实生活实践及其矛盾和问题,心灵当中挥之不去的种种困惑,才是人生思考的真正动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头巷尾和蓝天草地,才是人生思考的存身之所。
2.确立学生本位意识,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意义问题转化为教学对象和教学问题,理论本身的系统性和知识性方面的要求应当退归次要位置,尤其是高职院校理论教学以“精、够用”为度,因而在“思政课”教学中只要突出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价值诉求即可。有论者指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践是存在着某种生活意义危机问题的。因为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人们展示了一个新的生活世界,在这个新的生活世界当中,不仅学生的父母,实际上“思政课”教师们也往往存在无措手足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新的生活世界当中,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被“物化”的现象也日趋明显,他们更多关心的是生命活动的外部表现,如找个好工作、挣多少钱、创造多少财富,而很少关心自身的精神生活问题,理想和超越的维度常常被忽略,甚至丧失了对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当然,作为对此种“物化”现象的本能反应,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可厚非的,同时又是最需要生活哲学层面的引导和理性把握的。需要强调的是,生活哲学是对整个社会生活领域所发生的庸俗化、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的抗争,是积极试图把“人”从唯“物”主义的深渊泥潭中挽救出来的一种努力。“思政课”教学如果没有及时引入生活哲学的话,实际上意味着对此保持失语状态,更意味着生活哲学在他们最为需要的时候退场。当此之际,高职院校“思政课”的首要目的和根本要求并不是强化理论本身的系统性和知识性,而是通过分析生活当中的问题、解决生活世界的困惑来确立生活意义的理性坐标。具体来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要以真实生活为素材,要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有理有据地透辟分析,及时了解和关心学生出现的包括专业和思想在内的各种困惑或问题,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来,“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才真正具有灵气与活力,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境遇的融合,才能挖掘出人间终极价值的重要性。
综上所论,笔者认为:以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观来关照、检视和反思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解决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学当中“主体地位”形同虚设、从而“思政课”教学效果流于空疏、意义甚微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当然,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观具体落实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或主要环节当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实际困难,如目前各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学中班额过大、实际上往往无法“谈心”即无法“入心”——就是一个瓶颈性的制约,这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与时俱进地进行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3]李文阁.我们该怎样生活——论生活哲学的转向[J].学术研究,2010(1):14-24.
[4]杨魁森.哲学就是生活观[J].学习与探索,2004 (3):19-23.
[5]杨魁森,程彪.哲学如何表达生活[J].学习与探索,2006(3):40-44.
[6]彼·费多谢耶夫.卡尔·马克思[M].北京:三联书店,1980:12-13.
责任编辑肖称萍
作者简介:肖姣平(1980-),女,湖南邵阳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美青年精神生活升华机制与优化路径比较研究”(编号:15XKS036),主持人:张燕;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中美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比较研究”(编号:EEA120354),主持人:张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2-0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