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长远 齐珍
论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历程及现实选择
□孙长远齐珍
摘要: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初步探索、20世纪90年代的规范发展和新世纪的规模扩张三个阶段。在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应用技术大学通过“试点”、“升格”和“转型”等方式逐渐发展成为培养本科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高校,对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应用技术大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资源配置不足、缺乏社会认可、专业特色不明显和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应用技术大学的未来发展应该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与应用技术大学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历程;现实选择
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现象。它区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并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产物,其基于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国家技术技能创新积累,立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直接融入区域产业发展,是集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的大学类型。”[1]应用技术大学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近5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研究者多从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本质属性、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和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但是相对忽略了从历史学角度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脉络进行研究。因此,我们认为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是促进应用技术大学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应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至今,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应用技术大学的初步探索阶段;二是20世纪90年代应用技术大学的规范发展阶段;三是新世纪应用技术大学的规模扩张阶段。在这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应用技术大学逐渐发展为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应用技术大学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应用技术大学的初步探索
新中国成立之后,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项事业都亟需兴办。在教育领域整体学习前苏联办学经验的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通过模仿前苏联职业教育模式,经过合并、整顿和改造等方式逐步发展起来。1951年政务院公布实施《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将中等专业学校分成初级技术学校和技术学校两个层次,目的是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行业提供技术人才。同时,此决定也明确了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的地位,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具有高级专门知识的建设人才。1952年新中国仿照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政务院颁布《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强调初级和中级技术人才的培养,目的是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培养中级和初级技术人才和技术干部,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价值并没有凸显,已经退化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形式。1958年刘少奇提出“两种教育制度”思想,即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全日制的工厂、机关工作制度;一种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工厂劳动制度。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有效地促进了各单位办学的积极性,有些省市为了加强对半工(农)半读教育的实施,相继成立了第二教育厅(局)。1965年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陆续召开半农半读和半工半读教育会议,充分肯定“两种教育制度”思想的价值。实践证明,这一教育思想有效地保证了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技术干部。之后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得全国各项教育事业陷入瘫痪,职业教育几乎全部撤销、停办。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决定为职业教育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建设需要大批懂技术、会操作的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一些大中型城市试办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大学应运而生。为适应技工教育发展对师资的要求,1979年教育部批准了两所技工师范学院,即天津技工师范学院和吉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现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和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技工学校培养合格师资。为解决地方应用技术人才匮乏和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1980年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金陵职业大学、合肥职业大学、江汉大学、西安大学等13所我国首批职业大学。这些职业大学率先打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并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主要特点。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根据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大学,一部分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为此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综上所述,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的这段时期内,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实用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使得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各类中专、技工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一度成为学生的首要选择。同时也应当看到,就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发展实际状况而言,国家在制度设计上更多地强调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在8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发展起来,属于专科层次,主要包括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校和电视大学等。
(二)20世纪90年代应用技术大学的规范发展
20世纪90年代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专科教育受到重视,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如1994年“三改一补”、1996年《职业教育法》、1998年“三多一改”等方针和法案,推动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快速发展。“三改一补”的目的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即通过现有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及在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办高职班作为补充。“三多一改”即利用多形式、多模式、多机制和深化改革的方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主体的多样化,通过改革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三改一补”和“三多一改”的方针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规模扩张奠定了基础。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类〉(试行)》中指出:“本专业目录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这一方案的推行,有效推动了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此时,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在学历上仍然囿于专科层次,但是,原国家教委从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入手,在培养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上做了有益探索,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1996年《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高等教育法》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促进了职业教育更深层次的改革。部分本科高校也在这一时期开始了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如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以工科见长的高校在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同时,也开展四年制应用技术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试点工作。
1998年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申:“对于学历高等职业教育,除对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进行改革、改组和改制,并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改办(简称‘三改一补’)之外,部分本科院校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不搞新建。”这是我国政府文件中首次提出本科院校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教育,为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现有的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要通过改革、改组和改制,逐步调整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支持本科高等学校举办或与企业合作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此决定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也为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作了制度性说明和指导。至此,高等职业教育逐渐成为高等学校扩招的主力军,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连年增长,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也是在此时期兴办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升格”而成。
(三)新世纪应用技术大学的规模扩张
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表明,1998年至2004年的7年时间里,我国新增本科院校171所,均由高职高专院校通过“升格”、合并形成。这些本科院校的发展逐渐分化为两种方式:一是升级为综合性大学,高等职业教育褪色并向普通高校靠拢,并未办出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技术大学;二是继续探索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方式,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利用学科和资源优势办出了特色,在规模扩张和内涵发展上都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再次强调:“2010年以前,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至此,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院校的“升格”现象才告一段落。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完善高端技能型人才通过应用本科教育对口培养的制度,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此指导意见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并提出培养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路径,这对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12年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推动应用型本科课程进入职业院校”,“扩大应用型普通本科学校招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规模”。这是对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充分肯定,而且为职普融通做了指导性说明。这标志着构建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未来职业教育努力的方向。应用技术大学或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正是构建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由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技术大学)和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所组成的,与其它各类教育相沟通的独立教育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逐渐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问题。为贯彻落实纲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水平,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已经开始了有益探讨。如2013年在教育部的推动下,国内35所地方本科院校发起并成立了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这为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确定了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举措:“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是我国新世纪以来国家政策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也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应用技术高校是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具有里程碑意义。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由此可见,应用技术大学正式开启了新的篇章,走向稳步发展的道路。当前,应用技术大学的主要问题已经由要不要转型转化为如何转型、如何更好地建设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民办高校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93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指出:“民办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民办高等学校招收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纳入高等教育招生计划”。这一规定为民办高校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各省市也积极创办了许多有地方特色的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在办学之初主要属于高职(高等职业学校)和高专(高等专业学校)层次,但是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发展,民办高校已经成为培养本科层次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据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2013年全国共有民办高等学校718所,其中独立学院292所,而截止2014年6月,全国民办普通高等本科134所[2]。由此可见,民办高校现已成为一支名副其实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力量。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时代,现已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人力支撑。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经济转变,经济转型推动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又需要大量的具备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人才。因此,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应承担起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责任,这不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理性选择。
(一)应用技术大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已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应用技术大学处在发展初期,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应用技术大学资源配置不足。应用技术大学既缺乏老牌本科院校的教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也缺乏本科教育经验。因此,在有限的资源竞争中,应用技术大学处于不利地位。无论在政府资金投入还是生源质量方面,都无法与老牌本科高校竞争。可以说,应用技术大学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因源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我国政府基于延长教育年限延缓就业、拉动部分居民内部消费和激发市场活力的综合考虑,同时它也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的要求。因此,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该在政策制定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在资金投入上继续加强,让应用技术大学在同等的待遇下参与竞争。
2.应用技术大学缺乏社会认可,社会声誉不高。在“重文化、轻技能”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应用技术大学还没有达到学生和家长的期望,社会对应用技术大学的信心依然不足。这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学生和家长怀着强烈的回报心理,不顾学生个人兴趣和禀赋,盲目追求高学历;二是用人单位助长了人才的高消费,不是根据岗位需求选拔人才,而是将高学历作为装饰,从而导致优秀生源向地位较高的院校集中;三是在学位授予上,政府没有明确本科层次的技能型人才的学位名称,依然没有学位授予标准,并附属于相近的一级学科。
3.应用技术大学专业特色不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决定着应用技术大学的生命力。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升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而成,而在应用技术大学的初期发展阶段,它往往不能与市场所需专业相对接,从而导致盲目设置专业、复制低成本专业以及趋同于普通本科院校专业,忽视其特色专业建设。应该说,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快速发展是一个“人为”的过程,它更多地体现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府的行为,而不是高等教育领域自身发展的规律,很多院校无暇顾及特色专业的建设,更来不及对特色专业进行细致而深刻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
4.应用技术大学的师资结构和水平有待提高。应用技术大学办学规模和层次的提升,既需要研究型的教师,也需要经验丰富的技能指导教师。但是资源配置、地域差异和教师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应用技术大学良好的师资队伍的形成。“升格”、“转型”而成的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缺乏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经验,短期内难以融入本科层次技能型人才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未来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素质,具备结合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并有效促进其知识习得和技能养成的素养,因此,建设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现实选择
1.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用技术大学不能再“复制”传统本科教学模式,而是要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大众化”、“应用性”领域里寻求发展空间。我们应该首先明确应用技术大学是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它以适应社会和个体发展需要为目标来进行整体规划,以培养学习者的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技术大学的培养目标也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用技术大学在进行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同时,不但要突出“应用”,而且要强调“高素质”,这也是应用技术大学科学定位和办学的立足点。应用技术大学应继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2.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在准确定位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调整。职业教育对专业教育的过度强调,必然导致其培养的人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所提出的“单向度的人”[3]。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世界,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仅仅精通一门技术而忽略其内涵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应用技术大学必须提高对通识教育的认识,通过通识课程的教学,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继续学习的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识教育不应成为应用技术大学的“点缀”,因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4]。
3.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取得互利共赢的有效手段。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必须深化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因为校企合作是应用技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校企合作顺利展开建立在互利共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但是当前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依然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校企合作的互惠互利机制流于表面,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力不足;同时,在合作中也出现企业缺乏教育性,忽视学生职业道德、责任感、价值观的养成等问题。“合作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企业和学校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鼓励性政策与不履行职业教育义务的惩罚性政策法规化,以此从法律上形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约束力”。[5]除此之外,还应在税收补偿等机制上对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企业以优惠,让企业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4.建设与应用技术大学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应用技术大学的存在必然引起一场教育变革,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调整,而是整个教育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的整体的、系统的、根本性的变革。因此,建设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是应用技术大学顺利开展教育教学的保障。应用技术大学主要由地方本科“转型”和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升格”而成,其师资的建构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要注意对大批引进的海内外毕业的青年博士进行企业锻炼,每三至五年一轮,全职到企业实际上岗工作或研究一年,晋升高级职称必须先取得相关行业的工程师、技师等职称证书或职(执)业资格证书。使青年教师一方面既具备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行业实践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应用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真正达到‘双师型’、‘双技型’、‘双能型’水平。”[6]另一方面,依托顶岗工作的机会,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的课题,在与企业研究人员的交流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互动与交流,为扩大应用技术大学的影响力和提高办学水平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据统计[EB/OL].http:// 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s8493/201412/181715.html.
[3][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刘道玉.中国高校之殇[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209.
[5]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7.
[6]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72.
责任编辑韩云鹏
本栏目由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所协办
作者简介:孙长远(1983-),男,山东滕州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齐珍(1987-),女,山东临淄人,山东省临淄区朱台镇中学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英语)。
基金项目:天津市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监测与评估体系研究”(编号:TJJX13-031),主持人:孙翠香。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4-00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