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丹
(江西省共青城市中学)
谈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开展
◆沈 丹
(江西省共青城市中学)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由于它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团队精神,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逐渐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
初中语文 合作学习 形式 对策
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合作学习,让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
语文合作学习“它讲究的是和谐及共同发展,但合作教育并不排除学生的个性发展,恰恰相反,它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的。”因此,合作教学宜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之上,才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1.合作学习任务的确定。学习任务的设置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重视学生的兴趣需要,宜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老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合作的欲望,借着这股“东风”,老师和学生一起兴意盎然、精心地设计合作学习的子课题、要求和呈现的方式。
2.合作学习过程的舒展。在选定的子课题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自我意愿、不同的兴趣,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生编成小组。然后,引导每个学生尽自己的能力去寻找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和整理,学生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小组之间的团结合作常常会相互受到启发而恍然大悟,豁然贯通,找到新的答案或新的思路,从而激起学习的热情。
3.合作学习成果的评价。组际成果展示的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了组内合作的凝聚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在合作学习、展示成果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在为“夺第一”而努力着,虽然有点乱、有点忙,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合作热情。
1.根据学生的常规固定座位,就近组成学习小组。实际教学中这种小组应用率较高,一般以四人为单位前后结合。
2.教师根据学生男女性别、个性差异、能力水平等方面,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内容等具体情况灵活组织,各组成员在能力、水平方面要大致均衡。可先由一名在学习、能力、组织方面较强的同学暂任小组长,组内其他同学注意学习和借鉴,后由其他同学相继担任,可采用轮换制。采用这种小组合作方式,可以使组内学生的差异进行互补,也是学生自身独立学习的促进、补充、提高,又可以不同小组之间形成竞争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还有一种不常用的,但较受学生欢迎的合作形式。即根据学生的小群体来分,在学生中,有一种不用组织而自然形成的“小群体”,由于小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行为模式,有较强的凝聚力,再加上在这个小组中,学生的精神是自由的,所创造的氛围是宽松的,从而学生的天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成员之间能产生较强的互相促进的力量。这种学习小组的学习伙伴是相对稳定的。但由于需要打乱座位,所以偶尔为之。
1.必须选择好要合作的方式。学生的合作学习通常是通过分组进行的,这种分组是对空间结构和小组组建方式的合理优化。在分组时有时可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或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组合,有时按兴趣、爱好、关系自由组合,每种组合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学习情况、学生个性灵活运用。
2.必须确定好要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宜采用,一般而言教师应选一些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有一些争议、依靠个人力量较难以完成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同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探究欲望强烈的内容,问题的呈现方式应尽可能趣味化、科学化,从而达到了从正面引导的良好效果。
3.必须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合作与竞争是矛盾的统一,合作能力与竞争能力都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备的能力,我们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渗透对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培养。
4.必须拓展好向课外的延伸。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绝不是课堂教学所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合作,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对探索大自然的欲望,享受童年伙伴协作的乐趣。
总之,语文教师运用好合作教学策略,对构建和谐语文教学、和谐教育,将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曹利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王梦茹.浅析语文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安永琴.刍议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