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晓亮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谷晓亮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有关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分析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 心血管内科患者经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6.7%。结论 不断提高法制观念,深入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及护理水平,在护患之间加强沟通,对护理记录加强管理,才能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有效减少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
心血管疾病;患者;内科;护理措施
在医院中,心血管内科的医疗风险较高,具有突发多变的特点,使护理更为特殊,引发护理风险贯穿临床治疗整个过程,有时医患之间还可能产生法律纠纷[1]。所以,只有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认真分析不安全因素,研究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才能使护理人员提高抗风险能力,现将有关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1.1 患者资料
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有关资料,其中有41例男患者,19例女患者,患者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55.2±3.6)岁。有32例患者为高血压冠心病,28例患者为心肌梗死。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入院进行治疗时,护理人员应认真填写涉及患者床号、患者姓名、诊断结果等基础资料的临床路径标准模式表,每天按照患者病情治疗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健康指导。评价教育效果,对患者掌握有关知识加深了解,若患者不能获得理想效果,就要重新对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指导。护士长对患者有关情况进行定期抽查,对护理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检查。每半个月组织相关讨论座谈会,对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行分析,以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归纳有效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技巧,提高护理效果。患者治疗痊愈时,统一收存标准模式表,用于对护理病例的分析总结,引导患者在家中开展有效的自我护理措施,才能获得巩固的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对患者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60例患者经临床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有52例患者获得显著疗效,6例患者症状得到一定程度地改善,2例患者没有效果,总有效率为9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主要有3个方面不安全因素:(1)护理人员因素[2]。因心内科护理人员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大部分都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具有较高的精神紧张度,易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服务态度,甚至产生护理差错事故,而引发护理纠纷。一些护理人员不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其法制观念、安全意识与护理服务质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人缺乏有效的沟通,也导致产生一些护理纠纷。另外,作为司法鉴定重要法律依据的护理记录,其书写规范性也属于一种风险因素且较为突出。
(2)患者因素[3]。心内科患者普遍具有比较复杂的疾病,如急性心衰、心梗等很多疾病迅速变化,随时有可能产生生命危险。因护理工作需要护患双方共同参与以及患者及家人的支持与配合,但一些患者在实际中不能严格执行医嘱,以及一些外界因素影响都容易引发患者病情发作。而且,一些患者及家人对疾病认识不足,对治疗结果具有过高期望,若病情发生恶化,将责任归咎于医护人员,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3)其它因素[4]。心血管内科诊疗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一些护理人员不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新技术及新护理方法不能及时掌握,在对患者抢救过程中,除颤仪、监护仪等设备产生故障或护理人员不熟悉仪器操作、不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等都影响对患者的抢救,甚至产生严重后果而危及患者生命,这都将产生护
患纠纷。以及医院环境因素,如地面湿滑,较大的医源性噪音等因素也容易产生护患纠纷。
(1)护理人员应提高法制观念。护理人员加强学习《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5]等有关法规,提高法制观念和职业责任感,并采用法律武器在产生医患纠纷时能够捍卫权利,护士长应对护理人员加强医疗安全教育,使其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才能有效避免可能产生的护患纠纷。
(2)护理人员应提高护理水平[6]。技术、责任心、观察力、处理果断等是提高患者信任理解护理人员的重要因素,为有效控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使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水平。制定相应培训计划,特别是对新上岗护理人员加强培训业务知识,使其对疾病护理知识熟练掌握,提高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基本功加强训练,技术操作规程及仪器设备使用应熟练掌握,才能在对患者抢救护理时更加规范,从而有效避免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3)护患之间加强沟通交流[7]。语言交流技巧在护理中也比较重要,护理人员应注意语言艺术,采用诚恳态度、文明语言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向患者解释,才能避免可能产生的纠纷。
(4)护理记录应加强规范管理[8]。在患者文件记录中,护理记录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注意规范书写护理记录,使护士能有预见性地观察患者病情,若产生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在医护记录中才能避免产生矛盾。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与医院形象、经济效益等具有直接关系,护患双方的目标就是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法制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护理水平,护患之间加强沟通,书写规范的护理记录,对护理各环节不断完善,严格落实各项护理制度,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才能有效避免护患之间产生的各种护理纠纷。
[1] 周柳嫦.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197,200.
[2] 叶小红,陈伟琼,黄惠香.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 临床医学工程,2013,20(6):2868-2869.
[3] 刘少玲,李薇,李小红.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135-136.
[4] 孙立复. 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的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8):3614-3615.
[5] 刘宝咸,李宏燕,杨雪利. 肝病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和解决思路构建[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3):14-15.
[6] 焦建林. 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探析[J]. 现代养生,2016(8):288.
[7] 刘小梅. 基层医院急诊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研究[J]. 现代养生,2016(8):289.
[8] 乌兰高娃. 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全面质量管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6):268-269.
The Unsafe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in Clinical Nursing of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GU Xiaoliang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Mishan People's Hospital, Mishan Heilongjiang 158300,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and put forwar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against the unsafe factors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60 cases of cardiovascular medical department during October 2013~October 2015. The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7%. Conclusion To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in-depth learning new knowledge, so tha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nursing staff and nursing level continues to improve,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record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unsafe factors of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measures
R473.5
A
1674-9308(2016)33-0240-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3.139
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黑龙江 密山 158300